司法部調查「提早錄取」運作是否違法

【大紀元2018年04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田磊綜合報導)通過「提早錄取」(Early Decision)的路線申請大學,是很多想進入理想名校的學生們採用的一個可以說是行之有效的辦法。而且學生們也都知道其中的潛規則:一旦被錄取,就不能拒絕,而且即使再申請其他學校也會被拒絕,因為很多名校之間彼此分享這些學生的錄取信息。

這也許在很多學生中已經被接受了——因為現實就是這樣。但是,最近美國司法部正在對一些高校的「提早錄取」運作進行調查,以判斷這種互通信息影響錄取的行為是否違背了美國的反壟斷法。

據最早對此進行報導的《高等教育內線》(Inside Higher Ed),司法部4月5日至6日已經向多家「菁英學校」致信,要求他們不要刪除與任何其他學校之間的有關學生提早錄取的通訊,以備調查用。該信指明,調查將與學校之間關於「提早錄取」的協議相關。

據《華爾街時報》等多家媒體報導,目前尚不知究竟有多少高校收到司法部的信,司法部也拒絕評論。但是至少包括衛斯理大學( Wesleyan University),維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米德爾伯里學院(Middlebury College)和加州的波莫納學院(Pomona College)等數所精英學院都收到了這封信。

據《高等教育內線》,該信詳細列舉了一些關於學校之間交換學生信息的可能渠道,並要求學校:保持一切正式和非正式的、關於與其他學校分享錄取決定和被錄取學生信息的文檔和郵件。

《高等教育內線》說,2016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發表的一篇文章就勸告學生們不要拒絕「提早錄取」學校的錄取,因為某高校入學主任就明確承認,該校和其他30多所學校分享學生錄取信息,如果學生又申請其他學校,這家學校是會知道的。

《高等教育內線》說,一些學校負責錄取的官員表示,他們並不擔心可能的違法指控,因為在申請資料上,學校都已經向學生明確說明,他們的資訊將被與其他學校分享,學生、家長和學生們的高中輔導員都被要求在類似協議上簽名。

美國高等教育委員會資深副總裁Terry Hartle對《高等教育內線》說,很難清楚司法部為什麼對「提早錄取」運作進行調查。但是,「提早錄取」是學生和學校雙方的互相承諾,也是自願的。

也有報導說,很多學校不僅分享「提早錄取」學生的錄取信息,也分享其他學生的獎學金或助學金信息,以保證每個學校提供相當的資助,讓學生無法以資助多少來決定接受那家學校。

美國頂尖大學申請專家秦俊傑教授曾說,提早錄取其實就是「簽約申請」。他介紹,一般有「提早錄取」政策的學校,有很大比例的新生是從這個路線錄取的,比如2016年很多常春藤學校通過「提前錄取」錄取了半數的學生,有的甚至更高。而走普通申請路線的學生,人數遠遠超過走「提早錄取」路線的學生,所以「提早錄取」的錄取率通常至少是普通錄取的兩倍到五倍。但是,走「提早錄取」路線的學生,需要有好的成績,而且要提早準備好申請。

責任編輯:白槿

相關新聞
升大學管道多元 1/3高中生提早錄取
西北大學2016年新生 超半數提前錄取
申報美國大學之「提前錄取」
申請「早期錄取」更容易入讀常春藤名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