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和1月供應吃緊 中國豆商代表團訪美

人氣 10038

【大紀元2018年08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編譯報導)一名中國商業代表團成員表示,12月和1月中國大豆供應吃緊,預計屆時將從美國採購至少1,300萬噸的大豆。還有一名成員說,雖不確定貿易戰會拖延多久,但因巴西大豆供應量不足且價格上漲,中國買家將重返美國市場。

路透社週三(8月29日)報導,一個中國大豆進口商代表團在週二(28日)參觀了美國密蘇裡州的一個農場,近距離看到大批接近成熟的大豆。

據悉,這個商業代表團包括許多中國的頭號大豆加工商,比如中糧集團和吉海嘉裡,以及美國公司嘉吉(Cargill)和邦吉(BG.N)的中國代表,他們準備參加本週美國大豆出口委員會(USSEC)召開的年度全球貿易交流會議。

中美貿易衝突升級以來,7月6日起,美國大豆被中共加徵報復性25%的關稅,此後美國大豆幾乎沒有多少能順利進入中國市場。

「本週很難完成任何交易,但我們可以談論市場並交換意見,」一位名列中國國內前五名的壓榨企業買家表示,他拒絕透露姓名。「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完成交易。」

「我們在11月之前可以覆蓋(大豆)需求。但12月和1月,我們還是短缺大豆,」他說。他預計,中國12月和1月的美國採購總量至少要到1,300萬噸。

南美洲大豆價格上漲 美國價格下跌

中國作為美國大豆的最大進口國,去年共購買超過120億美元美國大豆,約占美國大豆出口的60%。為填補美國大豆的空白,中國企業改從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購買大豆。

一名中方代表團成員來自一家中國前十名壓榨企業。他說,雖然不確定貿易戰會拖延多久,但因為巴西供應量不足且價格不斷上漲,反過來中國買家將重返美國市場。

「自上週五以來,(南美)銷售基價開始上漲約20美分/蒲式耳。這意味著商業存量變得越來越緊,」這名代表也拒絕透露姓名。

而受中共關稅威脅影響,美國大豆單價在過去三個月已下跌約18%。迄今為止,大豆成為中美兩國貿易戰中最大的農業犧牲品。

8月28日,芝加哥期貨市場的大豆價格為1蒲式耳8.30美元左右,逼近7月創下的約9年來的最低值。美國今年天氣狀況良好,預計有望實現連續5年大豐收。

美國農業部8月10日發布的8月穀物供需報告上調了美國大豆的產量預期。據稱,民間的實地調查也得出了證實大豆將豐收的結果。

每年的10月是美國大豆集中上市期,正好跟南美洲巴西與阿根廷的大豆上市期差半年。伊藤忠商社旗下的Food Management Support Corporation的本部長服部秀城表示,「中美貿易戰不見進展,當前利空因素較多。大豆價格可能跌破8美元」。

阿根廷乾旱歉收 或進口美豆再轉賣給中國

中國通常從國外進口大豆,然後在國內壓榨成豆油和飼料用豆粕。在中美貿易爭端背景下,中國企業正努力增加大豆庫存,同時希望從南美洲購進相關產品。

路透社週二另一篇報導說,阿根廷農業部發布聲明,該國三年來將首次向中國出口豆油;還有一位阿根廷政府的官員本月表示,希望在下個收穫季的5月大豆收割完畢後,開始向中國出口大量豆粕。

不過,報導指,阿根廷因潘帕斯農業地帶的乾旱天氣導致大豆收成受損,其國內的豆油和豆粕壓榨商不得不從巴西、巴拉圭和美國進口大豆,再把豆油和豆粕賣給中國。

專業雜誌《油世界》之前的研究指出,就算中國加大購買阿根廷豆粕,因阿根廷本地大豆產量不足,仍需購買美國大豆壓榨,才能滿足中國的需求;因此即便向阿根廷採購,也避不開美國大豆,只是換了一條路,間接進口美國大豆。

美農業官員:樂觀看待中美農產品貿易走勢

「我們希望與中方達成協議,但須是公平和互惠的條款,」美國農業部外國農業服務局局長伊斯利(Ken Isley)週三(29日)說。

對未來中美農產品貿易的走勢,他表示很樂觀,但「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解決。

美國農業部週一(27日)宣布,將從9月4日開始,向農民兌現直接支付47億美元的農業援助,以幫助抵消本季度美國出口農產品遭受報復性關稅的損失。

據悉,約36億美元將直接補償大豆種植農戶,相當於每蒲式耳大豆1.65美元的價格乘以產量的50%。

賓州大豆種植農民里納爾迪(Anthony Rinaldi)曾表示,如果大豆價格低於8.50美元,他就沒法收回成本。

如按照現在的市場價(8.30美元/蒲式耳)加上直接補貼估算,已出售大豆價格可維持在9.65美元/蒲式耳左右,已可短期保證豆農的基本收益。#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贊同川普貿易目標 美國農民發聲支持
貿易戰打大豆牌難奏效 外媒曝中共多個軟肋
中共對美國大豆加稅後 飼料被迫改配方
中共打大豆牌砸自己腳 中國大豆王申請破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