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稱大陸20%大一新生開學裝備花費過萬

人氣 4564

【大紀元2018年09月01日訊】又到開學季,大一新生需要添置開學裝備,還需要籌備高額學費等。由於開學季花費不菲,往往被學生家長稱為「燒錢季」。

大學生就業調查機構麥可思研究(MyCOS_research)8月31日發布的一份入學裝備消費調查顯示,20%的非農村生源受訪大學生入學裝備花費過萬。

數據顯示,受訪大學生當年大一入學前購買「電子數碼產品(如手機、電腦、平板電腦、遊戲機等)」花費最多,占比46%,其次是「衣帽鞋包等服裝配飾」,占比25%。

72%的受訪大學生大一入學前購買了新的「電子數碼產品」。其中購買最多的是「手機」(82%),其次是「電腦」(70%)。

相比較而言,男生更愛買電子數碼產品,女生愛買日用化妝品。56%的受訪男生表示在電子數碼產品方面花費最高,而22%的受訪女生在「日用品和日化品(護膚化妝品除外)」方面花費最高。

在對「入學裝備」的功能、質量、價格、個人喜好等方面的考慮,農村生源和非農村生源相差不是很多。在關注「價格」和「性價比/當時的促銷優惠活動」時,農村生源僅分別高出10個百分點和7個百分點。

但實際花費中,購買入學裝備花費為「0~2000元」的農村生源受訪大學生達近半數(43%),非農村生源受訪大學生該比例僅為26%。其餘人数比例在數千元不等。

調查發現,大學生在外觀設計、品牌和檔次上的關注度並不高。對於「品牌、檔次」,農村生源的關注度僅為17%,非農村生源是26%;對於「外觀設計」,農村生源的關注度是31%,非農村生源是36%。

但仍有48%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周圍同學在購買入學裝備時「存在攀比情況」。

有網友表示,花費萬元很正常。「現在的大學生啊。手機,電腦,充電寶。一個都不能少!」「一部手機就得過萬。」

@費呀費小凡:正常啊,電腦5000+,手機3000+,買幾件衣服,包包,鞋子,差不多了……

@葭葭豬:現在女大學生個個化妝品保養品,我一個學妹一次就晒了從韓國買的導入儀什麼的。這次暑假又晒了很多牌子的口紅。更別說手機新款一出就換。一年去好幾個地方旅遊,晒點美食,家裡沒點錢都上不了學的感覺。

@先生_小純潔:一個學生有必要買上萬的電腦?說到手機,我一個工作了幾年的都是用著一千多塊錢的手機。明明是虛榮心作祟,攀比而已,殊不知父母掙錢不易,還過萬很正常。加學費一起還差不多。當然,家裡有礦的當我沒說。

還有網友注意到,@心靈的港灣便是家:唯獨沒有買書嗎?

@懶惰的野貓子:多少錢其實都不重要,不啃老就好。

曾有陸媒說,「教育,準備多少錢都不嫌多」。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大二學生小陳的教育帳單裡,以上開學裝備只能算是雜費。他大學四年的花費:學費2萬元;住宿費6,000元;校內生活費800元×12×4=38,400元;書費:學校要求每年交書費700元,自己課外買的書一年約300元,4年4,000元;雜費:買衣服、CD、筆記本電腦、手機等3萬元;大學四年總共花費10萬元。

這是在本地上大學的費用,如果去香港上大學,四年至少40萬元,去美國讀大學則每年要15萬到60萬元。如果孩子在本科之後要繼續深造,那麼家長還得準備10-80萬元。

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對2157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4.7%的人感覺教育支出已是城鄉普通家庭的極大負擔。36.2%的人每年教育花費占家庭收入的10%至30%,29.5%的人達到30%至50%,12.8%的人達到50%至80%,8.4%的人甚至達到了80%以上。

責任編輯:李新安

相關新聞
美大學生徒步7小時上班 獲老闆贈車警察買飯
維州教育新舉措 學生12歲開始職業規劃
維州女孩留級復讀請求遭拒 獲教育廳賠償
深圳佳士工人維權被捕 北大學生發起聲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