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我航太業潛力大 專家:3點可再提升

人氣: 41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8年09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綜合報導)台灣航太產業2年前已突破千億元大關,未來20年間民航機市場預估可達6.1兆美元,去年由國際知名財務機構普華(PwC)所公布的〈航太製造業吸引力評比報告〉中,針對製造成本、勞動素質、基礎建設水準、產業規模、地緣政治風險、經濟實力和賦稅優惠等,共7大類別作評比,台灣不僅首次入榜,全球排名第六,這也間接突顯台灣航太產業的發展潛力。

「eMIO機器人控制器平台」可有效提升機器手臂絕對精度達20倍以上。
「eMIO機器人控制器平台」可有效提升機器手臂絕對精度達20倍以上。(工研院提供)

漢翔董事長廖榮鑫表示,在去年的評比上以勞動素質和製造成本分數最高,這是台灣的優勢,如果能夠在優勢上發揮更大的價值,將會帶動台灣航太產業的發展,但現在的整體航太產業上,「我認為首先就是要創新,從設計開始到最後產品,必須要有創新的概念;再來就是要結合自動、智慧化,就是智慧製造;最後就是進行供應鏈整合,以創造更大的價值。」

現今台灣航太產業發展困境仍然存在毛利率低、訂單流失量高的問題,廖榮鑫指出,關鍵在於成本還有交期,再加上現在的少子化問題,及願意從事相關產業的人少等等問題,因此航太產業需要導入智慧製造,才能夠生存下去。

產業異業聯盟 航太產業升級

為提升航太科技的創新發展,及解決人才問題,漢翔、盟立及工研院共同合作研發eMIO機器人控制器平台,希望製作精度在±0.25mm以內。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所副所長蔡禎輝說,新開發的「eMIO機器人控制器平台」,可有效提升機器手臂絕對精度達20倍以上,只要教一次,就能讓所有的機器人,在精度都能夠達到航太等級要求。

廖榮鑫表示,過去漢翔採用的高階五軸加工機製作,但一台售價要4千~5千萬元,如今使用航太高精度機器人進行加工,只要500~600萬元,預期會減少60%以上的加工設備成本,將有助於提升航太產業的競爭力。

AI導入製鞋產業 仍缺乏產業人才

金屬工業研究中心精密機電組專案經理楊駿明表示,未來因應產業需求,將會協助廠商開發智慧型機械手臂,導入到塗膠和打樣的製程上,可在調機換樣時間從20小時縮短至2小時內,提升製鞋產能。

政府積極推動智慧機械、智慧自動化相關領域人才,但依據這幾年輔導的製鞋產業,發現國內的製鞋產業也面臨到人才承接的問題,經驗老道的專業師傅年事已高,但年輕人因為工作環境的問題,加上大環境的渲染,也讓人力在銜接上產生斷層,這方面也需要政府大力的支持。◇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