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暴增 數百地方政府被列失信被執行人

人氣 5847

【大紀元2019年1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玉潔綜合報導)今年前10個月,中共地方政府債務違約訴訟暴增,達831件。這些地方政府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不過業內人士對此處罰效果不抱希望,當今中共政權下的法律無法令債權人拿到政府還款。

《金融時報》消息,中共地方政府拖欠承包商款項的訴訟數量暴增,去年為100件,而今年前10個月高達831件,拖欠金額從去年末的41億(人民幣,下同)增至69億,增幅超過50%。

按照法律程序,地方政府如未能按照法院判決向債權人支付債務,造成違約,將會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共產黨控下 地方債債權人討債沒指望

報導說,讓地方政府還債很難,官方並沒有規定將政府資產用於清算債務。在中國,黨(共產黨)「優先」管控法律法規,地方政府即使不支付債務,也不會有什麼後果。

山東省紅河鎮政府拖欠當地一家房地產開發商2600萬人民幣,今年5月份接到法院的支付判決,但是政府並不計劃支付。一位官員說,要有更多資金才能還債。

一些大城市的地方政府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中共江西南昌市政府因拖欠1.61億元違約,於10月份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北京一位為承包商代理拖欠案件的律師表示,當你成為政府的承包商時,你不要指望完工後拿到款項,你只能拿到欠條和一個不確定的還款日期。

他認為,即使地方政府不給承包商還債,也不會受到懲罰,他們是凌駕於法律之上的。

經濟下行 財政惡化

據報導,中共地方政府債務違約激增,可見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正在惡化。下行的經濟又給地方政府更大壓力,今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6%,跌至30年最低;今年前三個季度地方財政收入增長下降3.1%,為11年來最低。

另外,上述地方政府拖欠的69億,不包括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由地方政府操作的公司等隱性債務,其中已經有1000個地方政府在過去三年中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據悉,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在2008年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中,獲得了相當數量的國有銀行資金。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聶建中在《中國大陸隱性地方債務風險評析》中表示,中國的隱性債務規模大、底數不清,但債務違約潮發生時,就存在銀行受債務違約破產的風險,地方政府的還款意願低,如果政府通過印鈔或讓貨幣貶值來控制,則會引發國內通貨膨脹,同時也難以控制資金外流。

另有分析表示,在經濟下行之際,中共是否有能力接盤也是個問題。就在11月12日,中國銀保監會城市商業銀行副主任劉榮稱,金融機構出現風險「首先要自救」。#

責任編輯:李穹

相關新聞
上半年 大陸信用債違約668億
格列茲曼交違約金加盟巴薩 馬競不服提告
因經濟下行違約增多 大陸信託融資市場受壓
中原證券2.4億元資管計劃違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