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鼓勵二胎 上班族女性陷困境

人氣 4855

【大紀元2019年1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編譯報導)外媒報導說,中共一方面把生孩子上升到「國家大事」,另一方面卻對產婦或孕婦的勞工待遇置若罔聞,婦女權益不應該只是宣傳,法律也不該是擺設。

在中國網絡上,孕婦或產婦遭遇雇主不同待遇的指控時有出現。比如:位於北京的一家中國大型物流公司中鐵物流的三名女員工指控,她們的雇主在其懷孕後解僱了她們或削減了她們的工資。

在其中一個案子中,中鐵物流沒有派公司代表參加仲裁程序,仲裁委裁決當事人獲得5,000美元的賠償。但隨後,中鐵物流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當事人退回賠償。但在中國國內媒體關注過去後,這個案子也不再被人提及。

中鐵物流的律師曾對一家中共國有報紙的記者說:「為這麼點錢(訴訟)浪費時間不值得。」

最終,這三名女子共贏得中鐵物流約17,000美元的賠償。她們的代理律師黃沙(Huang Sha,音譯)說,如此少的賠償讓中國公司沒有動力去守法。

「婦女權利不應該只是宣傳。」黃沙說。他表示,一方面政府偏袒公司,另一方面又希望鼓勵婦女多生育孩子,「這裡存在矛盾」。

中共當局已經出台了反對性別歧視以及歧視生育婦女的法律,還制定了98天帶薪休假的產婦政策,但執行力度卻很弱。而遭受歧視或差別對待後,尋求法律援助措施的婦女更是少之又少。因為她們擔心訴訟會讓她們更難找到其它工作,而且一旦她們公開說了什麼,都會令她們遭到公司的報復。

表面上,對中國的職業母親來說,官方政策貌似前所未有的利好。面對人口老齡化,中共官方取消了一胎化政策,一些地方政府更延長產假或考慮減稅以鼓勵婦女生育第二胎。

但專家指出,中共官方的做法存在悖論。作為世界的人口第二大國,同時也是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因人口老齡化,中共官方希望更多的新生兒出生,同時也希望婦女工作,但是它卻沒有給在職母親任何激勵措施。自1990年代以來,女性就業人數就一直在下降,同時男女之間的工資差距也在擴大。

對公司而言,如果有女員工休產假就等同於收入損失。如果解聘或剋扣女雇員報酬,通常也很少會被投訴或被地方當局進行調查或曝光,儘管相關法律一個接一個出台。

「有法律但沒有法制」,「人權觀察」研究機構的中國研究員王亞秋告訴《紐約時報》說。「如果您要進行勞動仲裁,那麼你要看看委員會的組成:一個是公司代表,一個是工會代表,第三個是政府代表。」言外之意,勞動仲裁的三個代表全部都是當局的,或聽命於公司的,怎麼可能對員工有利。

如今,生孩子已不是添雙筷子的事。雖然生孩子花的不算多,但養孩子卻是一筆巨款。在福利制度不完備、醫療和教育需要大額支出的預期下,中共政府想要百姓願意生二胎,除了動嘴宣傳、更得拿出切實的行動,解決老百姓的關切才行。#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一胎不行三胎罰款 中國人必須生兩個?
程曉容:荒誕轉身 宜昌二胎紅頭文件引眾怒
陳思敏:貿易戰高燒中共卻大談生二胎
中共以國家為名鼓動生二胎 民眾顧忌不接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