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者揭中共固守「國進民退」原因

人氣 11976

【大紀元2019年02月09日訊】中共一直以來固守國營企業在中國各行業中的統治地位,即使這樣造成為大陸經濟做出巨大貢獻的民企陷入困境也不為所動,有大陸學者日前揭示了中共死守「國進民退」的原因。

大陸民營企業在去年大量倒閉,大量農民工失業回鄉。據美國之音消息,中共當局沒有發布2018年中國倒閉的民營企業的數字,但有一些研究中國經濟的人士認為這個數字大約為500萬,占3000萬民營企業總數的六分之一。也有研究者認為,2018年中國民營企業倒閉數大約為100萬。而中國農業部官員去年11月上旬報告說,截至當時,2018年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人員達740萬(實際就是失業回家了)。

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2018年10月中旬表述了民營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性:「民營經濟在整個經濟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企業數量。」

而民企在2018年大量倒閉之際,中共官方媒體報道說,中國國有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2.9%。顯示出中共依舊在推行「國進民退」的政策,即使這樣做令中國經濟遭到重創也在所不惜。

《華爾街日報》2月7日在《中國國企如何擠壓民企》的報導中表示,中國國有企業不僅在獲得銀行融資上享有優勢,還憑藉支配性的市場地位擠壓民企供貨商,國企雖然效率低下,卻表現出掠奪行為,中國民營企業日益受到衝擊,即經濟學家所稱的擠出效應變得日益明顯。

中國民間學者、前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江棋生認為《華爾街日報》有關中國國有企業擠壓民營企業的說法大致不錯。他在解釋這種現象時表示,中國是一個黨國,黨就是國家,國有企業就是中共的黨企,在國有企業的問題上,中共的思路一直很清楚,且中共反覆強調要加強而不是削弱國企,對國企不能進行市場化改革。

江棋生表示,中共當局始終認為國有企業的生死存亡關係中共政權的生死存亡。

據中共官方媒體報道,中共領導層早在2015年就說要把國有企業做大。近年來又不斷發布指令,要求「堅定不移」地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如果把國有企業搞小了、搞垮了、搞沒了,公有制主體地位、國有經濟主導作用還怎麼堅持?共產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還怎麼鞏固?

中國民間人士對此持續抱怨說,因為毫無監督機制,國企早就成了中共權貴的提款機,多數國企以銀行輸血或財政撥款度日,壟斷的高利潤行業(石油、電信等)竟然也能做成虧損。

報導說,自美中貿易戰去年7月開始以來,華盛頓方面強調中共必須改革和糾正扭曲市場的結構性問題,而中國的國有企業是中國現有經濟結構的一部分。中共面對美國方面堅持提出的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明確表示,不能改的堅決不改。中國國內外的觀察家們普遍認為,由中共掌控的中國國有企業屬於北京所說的堅決不改的範疇。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國進民退 陸股今年26家民企變國企
新型國進民退 50上市公司賣股權給中共政府
馬雲被曝是黨員 揭國進民退下的私企困境
「國進民退」政策不改 美中貿易摩擦不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