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貿易順差收窄 中國急需吸引外資

人氣 1766

【大紀元2019年03月19日訊】數年來,中國無疑是全球最主要的出口商。但專家表示,隨著中國貿易順差收窄,中國急需加大開放力度,吸引更多外資流入。

摩根斯坦利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預測,由於中國經濟的經常帳戶長期處於下滑狀態,未來的經濟增長可能會變得更加依賴外資。

中國對世界的出口大於進口,在過去25年來一直保持經常帳戶盈餘(貿易差額和跨境投資收益之和)。但去年中國的經常帳戶盈餘收窄70%至491億美元,僅占GDP的0.4%。摩根斯坦利的經濟學家預測,中國在2019年可能會出現1993年以來首次年度經常帳戶逆差。

這家投資銀行將中國經常帳戶的萎縮歸咎於商品出口市場份額趨於穩定和人口老齡化等因素。

隨著商品貿易順差的縮小和服務貿易的擴大,中國的貿易順差一直在收窄。在中國出口商遭遇貿易戰等阻力之際,中國消費者從海外購買了更多商品。服務貿易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出境旅遊的增長。2018年,中國旅遊業創下破紀錄的2400億美元赤字。

更深層次的力量也在發揮作用。中國人口老齡化導致國民儲蓄率進一步下降,因為更多的退休人員將儲蓄取出來,總體消費水平增加,這將對進出口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勞動力數量下降造成勞動力成本提升,將削弱一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赤字意味著一個國家的支出大於收入。如果中國的國民儲蓄率正在下降,將不得不吸引更多外國資本來滿足要求。世界銀行估計,從2019年到2020年,中國的資金缺口最初將在500億至900億美元之間,但到2020年將逐步擴大至2,000億美元。

在某種程度上,中國近年來開闢了更多吸引外資的渠道。中國放寬了外國人直接購買債券和股票的配額,上週還通過了新的外商投資法,試圖為外國公司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

但由於中國(中共)政府對其資本帳戶和匯率都保持嚴格控制,其改革能走多遠還有待觀察。許多外國投資者質疑中國市場的流動性,即他們能否做到將資金隨時撤出中國,這一不確定性將影響他們的投資決定。

「外國投資者需要對中國市場以及其開放性和透明度有高度的信任,這對許多投資者來說可能仍是一個挑戰」,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的經濟學家馬格努斯(George Magnus)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可能歡迎資本流入,但在資本流出方面,情況正好相反。這種情況不太可能改變。」#

轉自美國之音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民企倒閉外資撤離 中共新政難減失業壓力
中共盯上30兆海外資產 有錢人急尋信託
大陸稱放寬外資准入 Visa、萬事達卡卻遭擋逾一年
外資審查委員會:中私企入澳投資均需審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