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舉辦首屆台灣影展

六部紀錄片參展 含「金馬獎」得主 台灣喜劇新星博恩現場脫口秀

人氣 105

【大紀元2019年06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景燁劍橋市報導)5月26日到27日,首屆「波士頓台灣影展」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放映廳舉辦。數百觀眾在此觀看6部台灣紀錄片,並與導演交流。台灣喜劇明星曾博恩也到場表演1小時的脫口秀。

首日播放的作品有楊佈新執導的「疾風魅影—黑貓中隊」,講述60年代高空偵查中國大陸的中華民國飛行員們的故事;陳惟揚的「後勁:王建民」,展現台裔大聯盟棒球員王建民的艱苦付出;楊力州的「紅盒子」,回顧已故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長子陳錫煌傳承國寶的人生。

第二天播放的影片有陳志漢的「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講述一名丈夫捐贈去世妻子遺體給醫學院的複雜情感;林明謙的「看不見的台灣」探索台灣人的信仰世界;傅榆的「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記錄學運參與者陳為廷、蔡博藝的青春與失落。

其中,「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是2018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得主;楊力州也曾在2006年獲同一獎項。

記者會上,導演、嘉賓與志願者團隊合影。(劉景燁/大紀元)

在5月27日的記者會中,4位導演楊佈新、陳惟揚、林明謙、傅榆到場,談到拍紀錄片的過程為他們帶來的感觸。

林明謙笑言:「拍一部紀錄片就像脫一層皮。」他還說,在拍片之前,他本以為這些拜神的台灣人「迷信」。但在深入了解他們之後,他才明白真正「迷信」的是自己;因為自己什麼都不懂,卻批判別人迷信。

陳惟揚則說,他本以為拍紀錄片要進入對方的生活,後來才發現,其實是「讓對方進入我的生活」。他與王建民成為了好朋友,不僅講述了王建民的棒球生涯,更展現了他作為旅美華人的生活與心境。陳惟揚說,王建民的故事聯結了陳惟揚自己乃至更多人的人生。

本屆影展新聞發言人蕭明華表示,本屆影展選取的紀錄片各自代表了台灣社會對各種習以為常的偏見的反思。她在記者會中還提到,籌備組主席康麗雪在吃飯時萌生了想看台灣電影的想法,最終促成了這次影展。康麗雪把影展的成功歸功於志願者團隊的付出,並展望明年的第2屆「波士頓台灣影展」。

參加閉幕酒會的嘉賓們。(劉景燁/大紀元)
主辦單位在閉幕酒會上準備了精緻豐盛的食物。(劉景燁/大紀元)

25日,「疾風魅影—黑貓中隊」的核心團隊來到紐英崙中華公所,與僑胞們分享他們拍攝此片的感觸。27日下午,主辦方還在MIT傳媒實驗室大樓舉辦閉幕酒會,參與者包括參展導演、經文處處長徐佑典、僑教中心主任歐宏偉、作家張鳳、榮光會會長石家孝等眾多嘉賓、僑領和影展觀眾。◇

責任編輯:馮文鸞

相關新聞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起跑 55部經典巡迴扎根
兩臺灣電影參加「亞洲躍動影展」 導演及主角分享創作歷程
張大川高空攝影展 鳥瞰屏東人文地貌之美
首屆英國台灣影展在倫敦舉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