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芳:不買早期預警雷達 無礙美台軍事合作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7日訊】針對台灣正重新檢討是否向美採購高達十億美金的「早期預警雷達」,來台訪問的「美中安全檢查會」成員之一的美國邁阿密大學教授金德芳博士受訪時指出,先前柯林頓政府宣佈出售,本就極不尋常,如果台灣最後決定不買,她也覺得相當合理,而這並不會影響台美之間既有的軍事合作關係。

 上週抵台訪問的美中安檢會,為美國國會授權、做為評估美中關係的重要組織,部份成員才剛訪問過中國,訪問團今日將晉見陳水扁總統,並預計明日離台;對於台灣可能取消向美採購早期預警雷達,以軍事研究見長的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博士,也就此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您在美是否聽聞過台灣可能延後購買早期預警雷達?您的反應如何?

柯林頓時決定要賣
令人感到極不尋常

答:其實我是在上週二抵台時,才首次聽聞此事,但我最大的興趣在了解為何前任的柯林頓政府會決定要售台雷達。如同大家所了解的,柯林頓政府是相當親中的,尤其有些不法的競選獻金是來自於中國大陸時,柯林頓對於軍售台灣的任何武器都會非常「小心翼翼」。

 雖然柯林頓任內對台軍售的金額極大,不過,許多軍售項目都是在更早的老布希政府時代就已經決定了;所以,當柯林頓宣佈將對台出售早期預警雷達時,我個人是感到「極不尋常」。

 當然,真正重要的問題是台灣政府是否準備延後或取消這項軍售,我曾與你們的國防部官員談及此事,他們說台灣方面尚未決定是否取消,但的確有許多立法委員質疑此事,認為這項軍售不僅金額過高,而且因必須建築於高地上,反而易受中國飛彈的攻擊;況且當台灣真要購買時,早已停產的美國,也必須重開生產線,如此將更為曠日廢時。

問:既然如此,以您的軍事專業意見來看,台灣是否真需要購買呢?

答:當你們面對是否要購買昂貴、易遭攻擊、且無法即時取得的裝備時,就像你們立委所質疑的一樣,未必對台灣是最好的系統,在我看來,如果台灣最後不買,「似乎也是很合理的決定」。不論是布希政府或是安檢會的成員,我相信不會有人要台灣去買一個對其防衛毫無助益的裝備。

問:若不買,是否會影響台美軍事合作關係?

軍購不該三軍角力
阻敵應以海空優先

答:我不認為台灣取消這項軍購,會影響台美之間既定的軍事合作關係,事實上,美國軍方已有人對這項軍售感到「不安」,台灣軍方也有相同的訊息,認為這項軍售決定並非全然理性,甚至僅是反映台灣三個軍種之間的角力。

 傳統上台灣的三軍中屬陸軍規模最大,但台灣真正的需求,應是強化海軍與空軍,在我看來,等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登陸台灣後,台灣無異已戰敗,可宣佈戰爭結束,所以,對台灣來說,應要強化海、空兩軍來阻卻共軍登台,由於三軍彼此資源衝突,所以,台美都希望能讓軍售過程更為理性,不希望看到軍售決定有任何扭曲的過程。
 
 更何況布希政府要較前任的柯林頓政府對台更為友善,所以,台灣應可以此為議題,向美方要求更現代化、或是較不易成為中國導彈鎖定目標的裝備。

問:您似乎意味台灣可以在這項軍購案借力使力,這方面是否能說得更為明確?

利用本案借力使力
向美要最好的雷達

 答:的確如此,由於台美關係在布希政府裡獲得較大改善,加上布希政府已經取消年度軍售會議,改為不定期的諮商方式,將可迴避因年度軍售宣佈的大張旗鼓,而使彼此的溝通更為隱密與平和,當然也能防止中國在旁的擾亂。
所以,此時的確是台灣軍方仔細評估是否將購買早期預警雷達,或是借此向美要求取得最好的預警雷達裝備,當面臨對岸導彈威脅時,提早十秒鐘與五秒鐘的預警時間,結果會有很大不同。

問:有人認為台美間在情報分享上,早已行之有年,台灣自購早期預警雷達,似嫌不夠實際?

答:這是好問題,假設台美之間真能分享情報,但美軍若發生看不仔細的情況,台灣要怎麼辦?當自己不能掌握情報時,總是一項問題吧;如果美軍能在第一時間向台灣釋出正確的情報,當然最好,台灣不買早期預警雷達,也可省下一筆錢,但關鍵是台美之間並無真正直接的軍事合作關係,雖然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有協助台灣防衛的義務,但因條文定義模糊,總有程度之別。

 如果美國真要防衛台灣,台美之間應加強軍事交流、訓練,也包括聯合演習等;雖然台灣的軍官曾到美國西點軍校、空軍學院等地受訓,但這多是教授有關戰略或戰術的課程,對於已經五十年未有實戰經驗的台灣軍方來說,台灣軍官最重要的訓練是去維持戰備能力等,紙上談兵的交流顯然還不夠。

問:美中安檢會這次分別到兩岸訪問,其中重要目的也在觀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的情勢發展,您的觀察為何?

入會衝擊北京政權
三通不利台灣安全

 答:若非中國的干擾,台灣本就應該早幾年進入WTO,對台灣而言,入會有得有失,對農民而言當然是受害,但相較於大陸農民的受害程度,台灣農民不致餓死,不過大陸就很難說,所以現在很多中國的農民已經怒不可抑,這對北京政府來說或許不是好事;但就像中國古代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一樣,北京政權若因此瓦解,對大陸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至於兩岸加入WTO後,因更為頻密的交往,對台灣是正面或負面,目前還很難說,如果台灣的經濟因此被大陸所吸納吃掉,就絕對不利。另一方面,台灣是一個透明的社會,但台灣人去大陸可能就無法發現什麼,所以,如果兩岸交往更容易些,對台灣的國家安全傷害,應會大於中國大陸。

──原載《自由電子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台灣擬棄購美長程預警雷達 (1/4/2002)    
  • 對美軍購 監委建議在美方籌資 (12/25/2001)    
  • 買阿帕契 明年實現有望 (11/3/2001)    
  • 柯恩﹕希望美商在台軍購過程中被公平對待 (11/1/2001)    
  • 對台軍售「新模式」﹕美許台隨時提出軍購 (9/8/2001)    
  • 朱高正透露涂太太九月返台並出書談尹清楓案 (8/8/2001)    
  • 李慶華:拉法葉艦辦案有「三不」 (7/18/2001)    
  • 李慶華公佈軍購弊案洗錢另一版本  (7/18/2001)    
  • 南非軍購幣案涉嫌人登廣告辯護 (7/16/2001)    
  • 江澤民親俄政策遭打擊﹕俄中反NMD陣線 瀕臨解體 (7/14/2001)    
  • 軍購弊案/監委調查:秘密帳戶曝光 (7/10/2001)    
  • 監委調查佣金 查出拉法葉艦洗錢管道 (7/10/2001)    
  • 南非軍購弊案外國廠商代表被停職 (7/6/2001)    
  • 雷學明之女指盧仁發為秦檜 (7/5/2001)    
  • 軍購弊案/海總內部激烈反彈 (7/5/2001)    
  • 南非﹕政商名流所購折扣車可能涉軍購弊案 (7/2/2001)    
  • 南非軍購弊案聽證會不准電視轉播遭譴責 (6/29/2001)    
  • 南非涉及軍購弊案的“大佬”浮出檯面 (6/25/2001)    
  • 中共去年軍購高達20億美金 世界第一 (6/15/2001)
  • 相關新聞
    南非涉及軍購弊案的“大佬”浮出檯面
    南非軍購弊案聽證會不准電視轉播遭譴責
    南非﹕政商名流所購折扣車可能涉軍購弊案
    軍購弊案/海總內部激烈反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