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農:中國-資本外逃的”天堂”

程曉農/美普林斯頓大學中國問題專家

人氣 135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0月24日訊】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地吸引了數千億美元的外資。當人們把眼光放在大批外資企業為中國提供了新的技術和就業机會,并大幅度增加了中國的出口時,卻很少有人指出,如果不是外商送來了數千億美元的外資,中國的大量資本外逃足以動搖經濟穩定。

最近,海外和國內媒體相繼開始討論中國的資本外逃現象,其實,這從九十年代就開始了,而且已經持續多年。這個問題現在終于引起了輿論的注意,雖然晚了一些,但畢竟還是啟發國人反思一個問題,如果”改革”的結果是一方面造成越來越多的中低階層收入萎縮、生活困窘,另一方面卻為權貴們向國外轉移數百億美元的資產開辟了通道,這到底是為誰謀利?

資本外逃之所以值得重視,除了道義層面的評价之外,還有几個重要的原因。首先,外逃的資本多數是經濟和政治精英非法地將財富轉移海外,這不但涉及非法行為,而且反映出這些精英對中國前途的擔心,由此折射出那些位于權貴地位的掌權者對局勢的真實判斷。從精英們”用錢選擇”的意向,可以看出這些人究竟對中國的未來有多大的信心。

其次,資本外逃關系到中國經濟未來能否穩定。權貴們在國內利用各种制度漏洞,非法謀取大量財富,然后轉運到國外,作為他們日后到國外當”寓公”的本錢,此舉勢必掏空中國的國力,最終必然使普通民眾今后的經濟處境日益艱難。

再次,當外商逐漸意識到,他們投入中國的投資存到國家銀行后,其中相當大的部分最后又被中國的權貴重新轉移到國外,這必然嚴重影響外商對中國的信心,迫使他們不得不關心一個問題,有朝一日他們想把外資企業的利潤匯出中國時,中國還會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嗎?

事實上,兩年前就有國內的經濟學家提出了警告,今后几年內,外商每年在中國的利潤將達到上万億人民幣,那時將出現一個嚴峻的挑戰:外商如果不能每年將利潤換成外匯匯出中國,他們的投資活動就會被迫中止。

兩种標准

中國是一個嚴格管制外匯的國家,所有外匯的交易都由國家銀行控制,按道理政府應該比實行自由經濟的國家更能掌握外匯的流向。然而,在中國卻出現了相反的現象,政府的外匯管制措施只能限制普通百姓,而對權貴們卻并無作用,因此權貴們得以上下其手,每年將上百億的外匯非法轉移國外。政府其實對此完全心中有數,卻十几年來听之任之,似乎毫無作為。

相對于政府在輿論和信息管制上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防止資本外逃這個事關中國經濟命脈的大事好象從來就沒有成為政府真正關注之事。

下面就用國家外匯管理局每年公布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來分析過去過去二十年中資本外逃的動向。”國際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個國家所有外匯的進出,由于涉及中國与世界各國的資金往來,其數字不可能由中國的政府机构自行操縱,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机构很容易通過交叉核查發現一個國家”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數字的錯誤,所以,官方公布的這個表格中的數字基本上是可以信任的。”

國際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個國家在外貿、旅游、投資等各方面的跨國資金流動數量,由于統計中難以避免的遺漏或小額誤差,一個國家的外匯收入和外匯支出之間難免會有差額,所以專門設有一個欄目,稱作”誤差与遺漏”。

在正常情況下,這個數字可能是正數,也可能是負數,但應該維持在很小的范圍內,在中國這樣嚴格管制外匯的國家,就更應當如此。如果出現了大量的資本外逃,那么這個”誤差与遺漏”的數字就會反常地明顯增加,而且一定是負數。

從1982年到2000年,中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誤差与遺漏”項一直是正數与負數交替,有3年為正數,5年為負數,每年”誤差与遺漏”的數額都很小,這8年平均的”誤差与遺漏”占外匯支出總額的比率僅為1.49%,可以認為屬于正常范圍。這种情況与世界各國的情形基本相似,說明在1989年以前,中國還未出現明顯的大規模資本外逃。

六四“以后中國的國際收支就出現了反常情況,從1990年開始,每年的”誤差与遺漏”項都是負數,而且數額急劇上升,很明顯,有巨額外匯原因不明地”失蹤”了。這就是中國的資本外逃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留下的痕跡。逐年來看,1990年”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誤差与遺漏”比率突然躍升到5.7%,是前8年這一比率平均值的4倍;1991年該比率又翻了一番,達到10.9%的超高水平,也就是說,相當于中國當年外匯支出十分之一的外匯”失蹤”了;此后從1992年到1997年,這個比率一直徘徊在7.5%上下。

由此可見,中國的資本外逃始于1990年,在國內泡沫經濟的高峰時期,資本外逃恰恰處于最猖狂的階段,權貴們把利用泡沫經濟和以權謀私摟來的財產大筆轉移到國外。這證實了一些國內學者關于權力資本化后果的判斷。

“触目惊心“

東亞金融危机發生后的1998年,資本外逃突然剎車,該年”誤差与遺漏”的數額出奇地小,這顯然是因為權貴們不愿意在國際性金融危机期間把資本轉移到國外去承受風險。從1999年開始,資本外逃又重新恢复,1999年的”誤差与遺漏”比率再次跳升到4.9%,2000年該比率仍高達3.6%。由于1998年以后國內經濟陷入持續性衰退,權貴們”發橫財”的門路變窄了,資本外逃的數額比泡沫經濟時期略有下降。

多年來究竟有多少資本被權貴們非法轉移到國外?國內外學者對此數額有各种各樣的估計。如果把上述正常情況下國際收支中”誤差与遺漏”項平均占1.49%這個比率看做是中國外匯統計中正常的誤差率,并据此將超出這一比率的”失蹤外匯”視為資本外逃的數量,可以推算出從1990年到2000年,中國的資本外逃數額總計達到880億美元左右,占同期外商直接投資數額的四分之一。

這還只是根据”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失蹤”外匯所做的推算,必然大大低于實際的資本外逃數,因為有許多人還利用假貿易結算、假投資等种种手段把資本轉移到國外,這种類型的資本外逃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混在正常的外匯支出項目中,無法單獨區分。所以這里所做的估計只能算是中國資本外逃的最低估算額,但即便是這個數額也夠触目惊心的了。

有人說,中國是外國投資者的”天堂”,其實,中國也是本國權貴外逃資本的”天堂”,前者支撐著后者,才使中國的經濟暫時免于災難。但是,這种局面能否持久呢?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權貴們向國外轉移資產的速度又加快了,如今小留學生出國留學也成了資本外逃的手段,而政府則在政策上為此提供了便利,把個人向國外匯款的限額一下子從2千美元擴大到2万美元。可以預期,今后中國的資本外逃還會加快,由此帶來的嚴重經濟后果不久將顯示出來。(BBC10月23日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每年200億美元資本外逃
中國經濟運行「黑箱」: 外逃資金達一千三百億美元
中國成為全球第4大資本外逃國
中國每天外逃資本超過1億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