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鋒:從”夫人外交”看執著和寬容

凌鋒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0月3日訊】 中華民國第一夫人吳淑珍女士在訪問美國前夕接受美聯社的訪問時﹐提及先總統蔣介石是”獨裁者”﹐蔣宋美齡則是英文比中國好﹐引起一些爭議﹐特別是海外一些同國民黨關係較深的僑社領袖和僑民反應比較大﹐有的還杯葛和抗議。對此﹐吳淑珍解釋自己並無惡意。據台灣媒體的報導﹐美聯社訪問時﹐吳淑珍用的中文指蔣是”威權政治”﹐但是翻譯成英文時﹐不是用authoritarian,而是dictatorship,因此再翻成中文時成了”獨裁政治”。而在紐約僑界歡宴吳淑珍女士的宴會上﹐她還是比較民選總統和威權總統的區別﹐說當年蔣氏夫婦高高在上﹐不如現在可以隨便罵總統。

吳淑珍女士對蔣介石的評論其實也是事實的陳述。蔣帶兵出身﹐也是”槍桿子出政權”﹐而且在世期間都是威權統治。抗戰勝利後雖然意圖實行”憲政”﹐但形式多過實際﹐因為中共的叛亂而必須戒嚴勘亂。到蔣經國晚年時取消戒嚴令﹐李登輝擔任總統時才廢除臨時勘亂條款。

最近台灣披露了雷震案中蔣介石所起的作用﹐因此吳淑珍在提到蔣介石時﹐比較負面的評價可能與此有關。但是更重要的﹐我以為是﹐這次”第一夫人”的出訪﹐是外交的突破﹐要爭取國際的同情和支持﹐因此必須大打”民主牌”﹐於是要縱向同台灣當年的威權政治比較﹐也要橫向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專制統治比較﹔同宋美齡比較﹐也同王冶坪比較。

對蔣介石”威權”的批判﹐不只是吳淑珍一人﹐可以說是代表民進黨和以前”黨外”的看法。如果不是這種看法﹐台灣的民主運動豈不是失去了合理性和正當性﹖而對中共專制和人治的評價﹐也是台灣拒絕統一的最正當理由。但是”造反派”在剛取得政權的同時﹐因為”揚眉吐氣”而可能失去某些分寸﹐作為理性的政治家﹐應該防止這一點。尤其台灣面對中共強敵壓境﹐更須加強內部團結﹐避免被中共分化瓦解﹐就更需要以廣闊和寬容的胸懷團結以前曾經反對過自己的人﹐實現全民和解﹐克服政治﹑經濟難關。即使對中共﹐有時也不妨以”哀兵”博取國際更多的同情和支持。

特別是蔣介石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也不是”威權”和”獨裁”兩個字可以簡單概括的。他曾經為抗日戰爭作過重大貢獻。對台灣來說﹐他不全是”過”。因為如果不是他堅持反共立場﹐在美國援助下以軍事力量同中共對抗﹐並且為台灣的經濟發展打下基礎﹐台灣就不是現在的台灣﹐而是海南島第二,也要歷經大躍進和文革的劫難,對人命的漠視和賤踏以及全民族道德的淪喪。問題是他的威權統治也極大傷害了台灣的民主運動。幸好﹐蔣經國在最後啟動了民主化和本土化﹐也為後來政權的和平輪替準備了條件。因為如此﹐對蔣家的歷史評價不妨寬容一些﹐這也有利於台灣內部的團結﹐共同對付中共的威脅。曾經經歷國民黨和共產黨統治的人來看國共兩黨﹐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同共產黨的”一黨專政”相比較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至於蔣夫人的歷史地位﹐也不能脫離當年的環境。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抗德日法西斯期間中華民國是美國的盟國﹐宋美齡的”夫人外交”曾經風靡美國﹐那是1942到1943年間﹐她在國會發表演說﹐呼籲美國增加對中國的援助﹔但是1948年11月同1965年8月對美國的訪問﹐中國和世界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年風采已不能再現﹐尤以1948年那一次﹐到1950年1月才回台灣﹐更被中共挖苦為”哭秦庭”。

對總統不必求全﹐對第一夫人也不必求全﹔因此對蔣介石夫婦也不需當圖騰崇拜。而即使執政黨或吳淑珍女士對蔣介石夫婦是多麼不敬﹐總還不如中共稱呼的”蔣匪幫”﹐而中共御用文人對蔣氏夫婦的醜化也是空前絕後﹐一本《金陵春夢》流毒至深﹐不但對蔣﹐對宋美齡也有不堪的描寫。

現在中共代替了當年德日法西斯的地位﹐而且更加陰險無賴﹐期望吳淑珍女士的”夫人外交”﹐也可以為台灣中華民國的生存、發展和自由世界的精誠合作作出貢獻。

《民意論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三總統過境美國 待遇各不同
臺灣準備接受與馬其頓斷交的可能
臺灣對諾魯下斷交最后通牒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