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分析:美西封港尚無解套跡象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4日訊】(中央社記者褚盧生洛杉磯特稿)美國西岸封港事件的兩造雙方–太平洋海運協會(PMA)與國際碼頭工人暨倉儲工會(ILWU)今天雖然在聯邦仲裁人員介入下,繼續展開談判,但是各界期待早日恢復正常的碼頭作業,卻毫無令人樂觀的跡象,至少星期五以前幾乎不可能出現。

稍早,涉及亞美雙邊貿易的業界普遍認為美國官方可能強力介入,因為超過一星期仍不開港,亞洲輸往美國的產品必定出現問題,不但貨物延遲到岸,美國商家缺貨,亞美間長期穩定的雙邊貿易也勢必陣腳大亂,從而令美國面臨困境的經濟雪上加霜。

就美國財經立場而言,海外貿易占全美經濟活動的百分之二十以上,若以去年西岸進出口貿易總額五千六百七十億美元計算,美亞實際貿易數字接近全美經濟活動的三分之一。

在進出口貿易的種類與大宗項目方面,從東南亞的製造業原料,日本、台灣的汽車、電腦零組件,中國大陸的玩具、禮品,澳洲的肉類以及南美的生鮮水果等,堪稱琳瑯滿目、不一而足。

事實上,美國近年製造業已不再庫存超過兩週以上的零件與貨品,幾全依賴亞洲簽約生產商的穩定供貨來維持運作。

因此供貨管道一旦不能維持暢通,美方的業者隨時都有停擺的可能。一項具有代表性的最新發展: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M)與日本豐田汽車合資的新聯合汽門裝配廠,因為缺乏零、組件,已決定今日午夜關廠。

若是從亞洲地區十萬家台商的角度評估,這一封港行動,已經對台商出貨、庫存積壓以及資金運轉造成嚴重的傷害。來自對外貿易部門的統計,每日損失金額高達五千萬美元左右。

一些專門生產聖誕節商品運銷美國的台商,近日已經陸續抵達洛杉磯,希望與美國客戶共同解決延遲交貨的損失,其中也包括捷安特越野車等體育用品的供需問題。聖誕購物季一向是美國運動休閒用品的銷售旺季。

另一方面,關心封港事件的旅美台商,連日來也紛紛與駐外經貿單位展開密集連繫,尋求降低損失的最佳途徑。成衣業者范揚隆表示,在他名下已有六十個貨櫃放在洛杉磯、長堤港碼頭,無法如期卸貨供應市場之需。

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商務組說,駐外單位將密切注視封港事件的後續發展,隨時幫助台商協調船公司、貨運業者研擬替代可行途徑。

所謂替代可行途徑,包括空運方式或是將貨物改走加拿大溫哥華、墨西哥下加省的海運路線、再利用公路運輸接駁至美國東、西兩岸。

然而,這些方式的共同缺點是台商勢必為此增加成本支出與延緩交貨,並非毫無風險可言,而最好的辦法仍是美國政府運用公權力,也就是仲裁力量安排勞資雙方化解歧異。

同時,愈來愈多的聲音,包括全美零售聯盟、加州聯邦參議員范士丹在內,公開呼籲美國總統布希引用「塔虎脫-哈特利法案」,早日下達碼頭復工強制令,以避免封港事件對美國與亞洲國家造成貿易與延緩經濟復甦的雙重傷害。

但是截至目前為止,布希僅止於言談中呼籲勞資雙方與聯邦仲裁人員合作,卻無意強行介入,以避免經濟問題出現「政治化」,畢竟布希的當務之急仍然是反恐與針對伊拉克如箭在弦的軍事行動。(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謝長廷分析臺灣選情籲加強團結
美國法輪功呼吁香港終止無理起訴
台灣長榮海運將新加坡航運業務轉至馬來西亞
防治愛滋在中國被捕 萬延海妻救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