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分析:美西封港尚无解套迹象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0月4日讯】(中央社记者褚卢生洛杉矶特稿)美国西岸封港事件的两造双方–太平洋海运协会(PMA)与国际码头工人暨仓储工会(ILWU)今天虽然在联邦仲裁人员介入下,继续展开谈判,但是各界期待早日恢复正常的码头作业,却毫无令人乐观的迹象,至少星期五以前几乎不可能出现。

稍早,涉及亚美双边贸易的业界普遍认为美国官方可能强力介入,因为超过一星期仍不开港,亚洲输往美国的产品必定出现问题,不但货物延迟到岸,美国商家缺货,亚美间长期稳定的双边贸易也势必阵脚大乱,从而令美国面临困境的经济雪上加霜。

就美国财经立场而言,海外贸易占全美经济活动的百分之二十以上,若以去年西岸进出口贸易总额五千六百七十亿美元计算,美亚实际贸易数字接近全美经济活动的三分之一。

在进出口贸易的种类与大宗项目方面,从东南亚的制造业原料,日本、台湾的汽车、电脑零组件,中国大陆的玩具、礼品,澳洲的肉类以及南美的生鲜水果等,堪称琳琅满目、不一而足。

事实上,美国近年制造业已不再库存超过两周以上的零件与货品,几全依赖亚洲签约生产商的稳定供货来维持运作。

因此供货管道一旦不能维持畅通,美方的业者随时都有停摆的可能。一项具有代表性的最新发展: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与日本丰田汽车合资的新联合汽门装配厂,因为缺乏零、组件,已决定今日午夜关厂。

若是从亚洲地区十万家台商的角度评估,这一封港行动,已经对台商出货、库存积压以及资金运转造成严重的伤害。来自对外贸易部门的统计,每日损失金额高达五千万美元左右。

一些专门生产圣诞节商品运销美国的台商,近日已经陆续抵达洛杉矶,希望与美国客户共同解决延迟交货的损失,其中也包括捷安特越野车等体育用品的供需问题。圣诞购物季一向是美国运动休闲用品的销售旺季。

另一方面,关心封港事件的旅美台商,连日来也纷纷与驻外经贸单位展开密集连系,寻求降低损失的最佳途径。成衣业者范扬隆表示,在他名下已有六十个货柜放在洛杉矶、长堤港码头,无法如期卸货供应市场之需。

驻洛杉矶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商务组说,驻外单位将密切注视封港事件的后续发展,随时帮助台商协调船公司、货运业者研拟替代可行途径。

所谓替代可行途径,包括空运方式或是将货物改走加拿大温哥华、墨西哥下加省的海运路线、再利用公路运输接驳至美国东、西两岸。

然而,这些方式的共同缺点是台商势必为此增加成本支出与延缓交货,并非毫无风险可言,而最好的办法仍是美国政府运用公权力,也就是仲裁力量安排劳资双方化解歧异。

同时,愈来愈多的声音,包括全美零售联盟、加州联邦参议员范士丹在内,公开呼吁美国总统布希引用“塔虎脱-哈特利法案”,早日下达码头复工强制令,以避免封港事件对美国与亚洲国家造成贸易与延缓经济复苏的双重伤害。

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布希仅止于言谈中呼吁劳资双方与联邦仲裁人员合作,却无意强行介入,以避免经济问题出现“政治化”,毕竟布希的当务之急仍然是反恐与针对伊拉克如箭在弦的军事行动。(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谢长廷分析台湾选情吁加强团结
美国法轮功呼吁香港终止无理起诉
台湾长荣海运将新加坡航运业务转至马来西亚
防治爱滋在中国被捕 万延海妻救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