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流亡詩人 花甲「黃翔」 吶喊擁抱自由

陳文芬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1月9日訊】六十歲的黃翔,朗誦詩時並非大陸詩人常有的一種戲劇性的嗓音,而是從聲腔咆哮,如一頭獸,怒目圓睜。這位七十年代民運詩刊「啟蒙」的代表人物,昨天(七日)與妻子瀟湘雨蘭從美國來台訪問,在桂冠出版發表「總是寂寞」、「鋒芒畢露的傷口」、「沉思的雷暴」選集。
黃翔過去遭到中共禁毀的詩作數量極多,他從十四歲第一次出版詩集之後,先後入獄六次,主要勞改的地區在貴州,八十年代曾透過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製作「中國抗暴地下文學」專輯;一九七八年他在天安門前發刊油印「啟蒙」的「火炬之歌-火神交響詩」才得以在海外發表。

由於黃翔在大陸勞改時間相當長,當朦朧派詩人早已融入西方的生活,而早於朦朧派的黃翔卻才剛「出土」,遲至一九九三年第一次到美國,一九九七年由美國出版者協會邀請赴美定居,帶出他在貴州勞改營的相片,罕見的詩人囚禁生活形象,成為美國一部人權紀錄片「真實的恐怖」的主人翁,至今他的著作仍無法在大陸出版,所寫抵抗迫害的傷痕清晰。

新世紀他的第一本英文詩集翻譯出版,中文著作則由台灣的唐山、桂冠出版。

黃翔說,他主張地下詩文學形式,要以「一個人就是一場運動」來進行,他不贊成朦朧對待高壓的政治,他的詩要明明白白批判政治,他強調,不贊成高行健「冷」(他的解讀是「逃」)的政治態度;面對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他必定是要反彈、要怒目相向,吶喊著擁抱自由。

──轉自《中時電子報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