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召開“儒家人文精神和當今世界”學術會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27日電】大紀元波士頓記者林之昊報道/2月28日, 在哈佛大學的美國藝術与科學研究所(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舉辦“儒家人文精神和當今世界”為題學術研討會。這次研討會是由哈佛燕京學社与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共同主辦, 并由哈佛大學其他三所東方研究中心協助舉辦的。本次論壇的演講人都是受邀請來自中國大陸的儒學研究教授,評論員是美國東部地區的漢學專家。

儒學扎根于中國人傳統特性中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汝信教授作了題目是“儒學思想在當今中國的影響”的演講。他強調儒家思想在中國產生發展已有二千多年了,它已被中國人民吸收,扎根于中國人的傳統特性中。儒學人文主義中的尊重人,与人為善。第二, 儒學倡導人的自我個性的培養。 它教人守德、自尊、堅韌及公正。 第三, 儒家思想中“仁”是主要的。 它是儒家處理人与人之間關系的重點。“仁” 可以由個人之間延伸到國与人之間, 國与國之間。 孔子說,“求同存异”。也就是說, 即使有不同觀點, 也應該用寬容忍讓來避免戰爭。第四,儒家很講究人与自然的和諧。 它認為人必須不斷調整自己与自然的關系, 從而能在其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并得以生存。

美國儒學家贊孔子用教育提升人格

汝信教授的評論員之一, 波士頓大學歷史系教授墨爾??格德門(Merle Goldman)女士教授認為, 儒學最根本精神就是重視教育。 盡管孔子認為人是有貴賤之分的, 但通過教育可使人升華,而且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力。這种平等受教育的思想是有利于推動中國民主的, 而且儒學中的求學精神也是有利于當今科學發展的。 汝信教授對此也作了很中肯的回答。他認為儒學發展到后期的極端教條, 是孔子所未料到的。

中央民族大學的牟鐘鑒教授作了“孔子的多元文化觀及其現代意義”為題的演講。這篇論文側重講了儒家學說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文化觀。 一切寬容的可能是在“善”的基礎上產生的。孔子說,“道并行而不悖。” 万物可以并行,但要善行。 不同事物既不可屈居,也不可對抗。 中國文化本來就有著和諧的傳統。 中國吸收佛家思想就是歷史上吸收异家思想最成功的例子。 有了儒家的“和而不同”的寬容精神, 中國才有了道教, 接受了佛教。 這种“只要是真理, 哪怕是從异邦來的, 也能接受”的精神确實值得今天人類社會的借鑒

君子動口不動手

在場的听眾向牟教授提出, 這個“和而不同”的“和”會不會發展成“和稀泥”的“和”。 牟教授回答說, “和”不是沒有批判性的“和”,“儒、釋、道”三教在發展過程中一直有著沖突。 但沖突的方式一直是文明的, 非暴力的, 對話型的沖突。 所謂的“君子動口不動手”。牟教授指出, 世界上民族与宗教的沖突在二十一世紀變得更為激烈。 冷戰結束后, 許多人對世界充滿希望, 大家認為世界從此可以大同和平了。 但現在看來情況比以前更為复雜。

在場的上百位听眾中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國問題專家, 也有中國問題的興趣愛好人士。他們提出的問題也十分的尖銳。 其中包括“學者們應該如何用儒家思想去影響中國政府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學者們如何看待中國政府違背儒家的‘和而不同’精神,對西藏佛教徒及法輪功人士進行鎮壓的事實等。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中國通”在哈佛談兩岸經濟与安全 (3/24/2002)    
  • 最年輕香港青年工業家哈佛落網 將引渡返港 (3/17/2002)    
  • 教育界奧林匹亞醜聞 委員要求性招待 (3/14/2002)    
  • 《中國的陷阱》作者何清漣哈佛演講 (3/14/2002)    
  • 何清漣﹕中國改革誰失誰得 (3/13/2002)    
  • 儒學之真諦——記哈佛“儒家人文精神和當今世界”學術研討會 (3/10/2002)    
  • “高峽出平湖” ——記哈佛“長江三峽”講座 (3/10/2002)    
  • 歡樂﹐良宵﹐我與哈佛 (3/3/2002)    
  • 哈佛大學規劃奧斯頓校區 (3/3/2002)    
  • 讀者來信: 火燒《哈佛女孩》后的自白 (2/26/2002)    
  • 陳總統:WTO非唯一對話舞台 (2/26/2002)    
  • 湖南傳奇女神童聲震哈佛 (2/14/2002)    
  • 一個“平凡”的傳奇——冰上玉女關穎珊 (2/7/2002)    
  • 哈佛“死亡博士”收費幫人自殺 (2/4/2002)    
  • 非裔文化學者阿派雅辭哈佛 將至普林斯頓大學任教 (1/28/2002)    
  • 中共黨校腐敗成風 國務院借助哈佛培訓高官 (1/19/2002)    
  • 為期五年每年60名 中國官員將到哈佛鍍金 (1/19/2002)    
  • 華裔父母与美國父母愛子的區別 (1/15/2002)    
  • 在哈佛學習的中國天才們 (1/12/2002)
  • 相關新聞
    在哈佛學習的中國天才們
    華裔父母與美國父母愛子的區別
    為期五年每年60名 中國官員將到哈佛鍍金
    中共黨校腐敗成風  國務院借助哈佛培訓高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