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夢由來已久「航程」仍遙遠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4日訊】中共已故總理周恩來曾說,這一生看不到大陸自製航空母艦,他一輩子感到「不甘心」;一九八八年「中」越南沙海戰發生前,當時海軍司令員劉華清看完敵情資料後也慨然說出,「不搞航母,我死不瞑目」。

中國時報亓樂義3月4日報導,海戰結束後,中共海軍人大代表在一九八九年七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首度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研製航母的議案,算是海軍向中央渴望擁有航母的一次書面表態。

衝擊兵力結構 不敢貿然推動

中共海軍的「航母情結」由來已久,影響並牽動一個世代海軍的思緒。但興建航母不是海軍所能決定,它取決於戰略需要、經濟條件和科技等綜合國力,直接衝擊整個解放軍的兵力結構和建軍方向,因此中共始終不敢貿然推動。

中共興建航母的論證時間始於一九八○年代初,當時外界並不在意,直到一九八五年澳洲以「拆卸廢船」為由,把「墨爾本」號航母(R21)賣給中共才引起西方注目。

「墨爾本」號是二萬多噸的輕型航母,一九四五年服役,曾於一九七一年大修飛行甲板,能搭載少量短距起降戰機和直升機,具有一定的縱深打擊能力。該艦運抵上海後,中共進一步將其拆解,並把飛行甲板移為海航兵定點降落訓練用(因無彈射器所以不能訓練起飛)。

中共取材論證航母的來源廣泛,國際上任何可能的接觸機會都不放過。一九九五年中共和西班牙巴贊造船廠取得聯繫,對方承諾向北京提供輕型航母的設計圖紙,該艦採用十二度傾斜的滑跳式甲板設計(類似俄製航母,省略複雜的彈射器技術要求),能搭載二十五架固定翼戰機和直升機。但該案最後沒有下文。

一九九八年中共從南韓手中取得俄羅斯的「明斯克」號航母,同時又在國際市場競標購得俄製「瓦雅格」號。這兩艘都是「報廢」航母,前者從南韓離境前,遭美國中情局登船的全面清理,不留下任何可供軍事參考的蛛絲馬跡;後者原本就是一艘未完成之艦,無動力亦無電力系統。

除對船體基本結構、設計和焊接技術有所掌握外,中共並不能從上述兩艘報廢航母身上取得太多附加價值。但重點不在這裡,這兩艘航母代表蘇聯兩個不同時代的作戰思維,反映當時蘇聯的戰略觀、軍費資源運用和科技水平,對中共的航母論證乃至海軍建設提供重要的借鏡。

事實上,中共航母論證的取材來自五湖四海,北約、美式或俄製均有取捨,但總體方向師承俄羅斯經驗。

蘇聯研製航母的論證時間比中共短。一九六二年蘇聯推出擔任「戰術角色」的「莫斯科」號航母,該艦一萬四千多噸,僅能搭載直升機,主要任務是反潛,保護俄國核動力潛艇與水面艦隊的安全。這種輕型航母不太被中共海軍接受,因為它缺乏空中防衛能力,並難以把武力投射至南海。

符合戰略要求 傾向中型航母

「明斯克」號是蘇聯在一九七○年代企圖邁向大洋,與美國艦隊一較高下的「過渡性」航母,具有「戰略地位」,任務設計除保持原有的反潛和反艦功能,並被賦予對地攻擊能力,除搭載二十一架ka-27直升機,另增十二架短距起降的Yak-38型固定翼戰機,全艦噸位也因此擴增為四萬三千多噸。

由於經費有限,蘇聯航母編隊的規模和分工不如美國細緻而全面,因此在設計上航母需自備攻防戰力,「明斯克」號上配備反潛和反艦導彈,使它看起來比美國航母「笨重」許多,這套思路至今仍影響中共海軍當局,也是大陸客觀國力限制所使然。

「瓦雅格」號具有更強的攻勢設計,它是蘇聯一九八○年代邁向大洋的具體產物,達六萬七千多噸,配有射程達五百多公里的對地攻擊導彈,海上空中武力明顯加強,除搭載十七架Ka-27直升機,另增二十架Su-27k和四架Su-25固定翼戰機。

諸多限制包袱 建軍困難重重

可以確定的是,中共航母論證不主張搞僅能搭載直升機的輕型航母,興建大型「瓦雅格」號則力有未逮,也不符合「近海防禦戰略」的要求,最可能的選項是接近「明斯克」號的中型航母,並參酌大小航母的優點。不過,中共海軍裝備論證研究中心雖做出四萬多噸航母的提案,在現實上仍存在下列多處瓶頸(不包括艦載機選擇等具體技術性問題),以至於至今未見具體的造艦行動。

一、籌建一艘航母的經費不難,但維持一個足以在前沿地帶,與美國第七艦隊抗衡的航母編隊所需的「維持費用」則異常艱難,幾乎佔據大半的國防預算,勢必衝擊國防預算分配和兵力結構,容易遇到其他軍兵種乃至海軍內部主張搞核子導彈潛艇派的阻力。

二、以中共造艦水平論,從設計、論證、興建至服役,推出一艘中型航母時間最少十年,多則十五年,屆時航母角色是否改變,或被其他武器載台所取代,都是未定之論,尤其在美國檢討航母容易遭導彈攻擊而無續建必要之際,中共內部反對興建航母的聲浪逐漸升高。

三、短時間內中共因缺乏多重通信、定位和間諜衛星提供情報的支援,導致航母編隊在外海巡弋的危險性非常之高,即便購得航母也難以施展。

四、就算中共擁有可搭載約四十架戰機的中型航母編隊,遠赴南海執行任務也未必能對越南等國空軍造成足夠壓力,反而落入「中國威脅論」口實,讓美軍提前進駐南海。政治的負面意義可能更高過軍事意義。(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美國擬增兵 巡弋西太平洋 (2/27/2002)    
  • 深圳八千人聯歡 壓歪“明思克”航母 (2/5/2002)    
  • 美軍出動”雄貓”和”大黃蜂”搜捕拉登 (11/29/2001)    
  • 美國航母戰艦月底訪港 (11/24/2001)    
  • 法國戴高樂航母將前往印度洋協助反恐 (11/22/2001)    
  • 亓樂義: 打擊美航母中共探索新戰術 (11/16/2001)    
  • 尼米茲號核子動力航母接替星座號 進駐加州聖地牙哥 (11/15/2001)    
  • 參与首輪空襲阿富汗的戰斗机及“企業”號航母回美 (11/10/2001)    
  • 美第四艘航母 最快週末馳援 (11/9/2001)    
  • 美將派第四艘航母“斯坦尼斯”前往阿拉伯海 (11/9/2001)    
  • 中國建造航母計畫的內情披露 (11/6/2001)    
  • 中共瓦良格號航母 漂流愛琴海 (11/5/2001)    
  • 美英對阿富汗全境展開軍事打擊 4艘航母集結海灣 (10/10/2001)    
  • 美國防部長:對塔利班實施多層次、大規模的打擊 (10/7/2001)    
  • 小鷹號航母离開橫須賀母港 准備參加“持久自由”行動 (10/2/2001)    
  • 英國軍事調動航母抵阿曼 (9/30/2001)    
  • 似乎無意參与報复行動 小鷹號航母返回橫須賀 (9/30/2001)    
  • 傳美國航母已駛抵巴基斯坦外海 (9/26/2001)    
  • 美英五艘航空母艦包圍中東 (9/21/2001)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