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國工業樣板——大慶油田數万工人集會示威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8日訊】據美國之音報導﹐ 中國大慶油田近日連續發生大規模下崗工人示威集會,抗議當局增加養老和醫療保險費用。在北京舉行人大和政協兩會期間,中國最大的石油基地、黑龍江省大慶油田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群眾示威集會,抗議當局增加養老及醫療保險費。

据香港報紙<<明報>>的報導,示威活動始于上星期五,3千多“買斷工齡”的工人到大慶石油管理局大樓前示威。示威人群一度沖進管理局机關食堂,把大門的玻璃擠破。沒有人員受傷或被當局拘留的報導。星期六和星期天由于机關休息,沒有發生任何示威活動。

星期一,前往管理局机關大樓示威的工人劇增,達到兩万多人。由于發生集會示威時正值北京召開人大政協兩會期間,有關部門指示大慶方面要用溫和方式妥善處理此事,化解矛盾,以免引發更大的示威活動。因此當局只是加強防范,并沒有采取驅赶示威人群的行動,而是派出大批干部做勸阻和說服的工作,沒有發生過激行動。

*下崗工人無力承擔高額保險費*

記者電話采訪了大慶油田石油管理局的有關人員,得到的答复僅僅是,有發生過鬧事的事。記者還電話采訪了一些買斷工齡的工人。他們說,工人集會示威不無道理。他們原來每年最低要交2600,最高交大概3800元的養老和醫療保險費,可現在卻要增加到最高1万多元,下崗工人根本沒有能力承擔這么高的費用支出。而且他們將來退休時究竟能領到多少養老保險金,也是個未知數。

一位買斷工齡的王女士告訴記者說,她的鄰居差不多有90%都呆在家里,人數有好几万。人到中年這個年紀,退不了休,就不能領取養老保險金,而且還上有老,下有小,孩子上大學,一年一万多塊。她買斷后,這個歲數,在大慶油田這個地方,也找不到什么活,只能做個飯,打掃個衛生,賺個兩、三百塊錢。前不久,石油管理局招900多人,有3万多人報名。另据報導,大慶石油管理局目前有离退休及下崗職工7万多人。

記者還采訪了另外一名姓孫的買斷工人。他提出了一個深層方面的問題:“大慶發展到今天,還是老工人他們做的貢獻,這些老工人,要文化沒文化,要學歷沒學歷。讓他們買斷,他們也買了,可各方面的工資也在漲,待遇也在漲,漲到最后,把這些當年的功臣,都甩在一邊了,這能行嗎。”

<<明報>>報導說,大慶20世紀50、60年代因土法上馬,開采出中國工業發展急需的特大油田。毛澤東把大慶樹為工業的榜樣和典范,大張旗鼓地號召全國“工業學大慶”。40多年來的開采,油田已經老化,進入高含水期,可開采儲量日漸枯竭,產量每年遞減160万吨。中國入世后,大慶油田直接面臨國際市場競爭的壓力。此外,油田開采成本過大,效益差,管理落后等原因,使這個有28万職工和离退休人員的大慶油田,在改革中負擔沉重,步履艱難。

*油田要求所有工人買斷工齡*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油田職工在同企業“買斷工齡”時,按工作年限給予補償,每年4500元人民幣。已經同油田買斷工齡的王女士說,一年多前,她所在油田要求所有工人買斷工齡,說不買斷就下崗:“當時不買斷咋的呢,有的單位就說,不買斷就下崗。馬上就下崗,一分錢沒有。這些人一看,不買斷,一分錢沒有,還不如拿回點錢。這一買斷,可上當,坑苦了。”

香港一位學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企業同工人之間雇用關系的買斷,如果是作為讓工人選擇的方法之一,可以接受。工人買斷以后,有能力自己進入勞動力市場,也不?停僧I之一。但如果強制所有人都這樣做,是對工人的利益一种侵犯。在企業解除同工人雇用的關系時,應當給予工人一定的補償。當企業經濟狀況不好,拿不出錢來補償工人時,地方政府有責任進行必要的干預,從財政中拿出錢來,幫助企業解決這個問題。企業為了提高效益,甩包袱,買斷勞資關系,把工人推向市場,什么都不管。這不僅道義上講不過去,在政治上也不符合政府強調的穩定是壓倒一切的大事。

工人買斷同企業的關系后,頭几年因為一次性得到企業的補償,生活還過得去,可是,沒有新的收入來源,這點老本也就夠生活几年,到那時,這些買斷工齡的工人,還不知道該怎么辦。人到中年的王女士說:“年齡越來越大,沒有生活來源了,這點錢,老本花沒了,你說咋整吧,沒法活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大慶油田二萬失業工人抗議 (3/5/2002)    
  • 大慶油田發現新石器時代的遺址 (8/3/2001)    
  • 中國大陸新疆將成新一代石油大王 (4/21/2001)    
  • 大慶法輪功學員王斌被毆打致死的真相 (11/13/2000)
  • 相關新聞
    中國大陸新疆將成新一代石油大王
    大慶油田發現新石器時代的遺址
    大慶油田二萬失業工人抗議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