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國 :IT時代空中長城与空中民主牆的一場對決!

張偉國 :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27日訊】据調查中國互聯网發展的美國夏威夷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教授哈維特介紹:目前中國的网民人數已經超過3千3百万,以中國的代號CN為注冊域名的网站已經超過25万個。而任不寐、楊支柱等中國大陸的知識分子,也已經意識道互聯网的巨大潛力,努力將他們各自創立的网站,建設為自由思想的精神家園,一批以网絡為舞台的新一代思想家和評論家的群體已經綻露雛形。

這种發展勢頭,讓中國執政當局面臨了一种兩難的抉擇:一方面他期盼通過培育网絡經濟的發展,使得中國越過一些傳統經濟發展中的溝溝坎坎,直接躋身世界新經濟的行列;另一方面他又十分擔心网絡發展對于通訊傳播帶來的革命性變化,動搖自己建立在壟斷思想意識形態資源上的統治。前一种期盼,使得中國的网絡硬件技術這些年來有了世界為之刮目相看的進步,后一种擔心則發展出一場具有中國特色的网絡”攻防戰”:

首先,中國在短時間內以極高的效率制定了管制互聯网的法規,其數量之多、懲戒之嚴可能要數世界之最;其次,中國創建了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网絡警察”;中國的監獄里關押著黃琦、綦嚴成、楊子立等一批因為在网絡上進行自由表達的人士,人數之多也創了世界記錄;此外,政府不惜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在海外招聘高科技人才,研制了許多創世界水平的監控軟件;最近又有報道,今秋中共”十六大”舉行前,公安部將對互聯网”大清剿”,以淨化輿論環境。

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如同一切新生事物,互聯网自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動力,在一般情況下超出了任何企圖遏制它發展的阻力。早些時候有美國之音和”三角男孩”軟件的聯盟,旨在突破网絡封鎖的”自由网”也應運而生。法輪功江澤民和中共高壓之下,之所以能夠百折不繞地的堅持抗爭,除了他們自己的精神信仰以外,据信互聯网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海內外的中國民主運動在這方面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和教訓。有人形容,這是IT時代一場空中長城与空中民主牆的對決!

雖然中國的互聯网發展相當神速,但是它的蓋率主要集中在三個大城市,即北京、上海和廣州。而占中國人口80%的農村,几乎還沒有互聯网。盡管有人(中國人權代理執行主任譚競嫦)擔心,”如果互聯网的使用只集中在城市受過教育的男性人口以及中產階級的層面上,那么互聯网就不是推動在中國建立民主和文明社會的真正工具。”但是,包括”中國勞工通訊”、”農民論壇”在內的网站,已經把自己的對象定位在中國社會的基層勞動大眾身上,象哈維特教授更是堅信:如果中國全國的失業工人能夠更經常地上网的話,他們就會得到為反對現政權而組織起來的工具。

發生在中國的互聯网攻防戰,也揭示了网絡技術的兩重性,它即可以成為促進文明進步的工具,也可能變成維護專制獨裁統治的幫凶。有人曾經擔心,希特勒當年如果搶先一步掌握了原子彈,二戰的結果就會截然不同。這种歷史發展的偶然性,應該有助于我們對北京掌控网絡技術的用心,保持高度警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紀元專訪﹕美國各界關注中共网絡封鎖 (4/22/2002)
  • 相關新聞
    紀元專訪﹕美國各界關注中共网絡封鎖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馮睎乾:彭定康仗義執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