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美元溫和貶值呼聲起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7日訊】紐約時報週四(16日)報導,強勢美元曾因有效抑制美國通膨及成功吸引外資流入而居功厥偉,但其重創美國製造業出口、使美國國際收支嚴重失衡、打擊美國部分產業投資意願等負面效應,如今隨著美國經濟復甦減緩,而使其逐漸成為眾矢之的。紐約時報指出,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國內要求美元溫和走軟的聲浪再度升高。

紐約時報表示,要求美元走軟目前具有說服力,強勢美元不利於美國經濟復甦即為首要論據。

按紐約時報分析,美元匯價自一九九五年以來已升值逾四○%,而美國經濟的快速成長,則剛好是始自一九九○年代中期。另外,美元匯價上一次處在目前的水準,是在一九八○年代初期,當時美國製造業的獲利卻正處於低點。美國製造業的獲利是直到一九八○年代後期,即前總統雷根透過廣場協議讓美元遽然重貶約兩年之後,才開始擴增。

美國製造業者協會( NAM)會長傑辛諾斯基(Jerry Jasinowski)日前在國會作證時表示,過去十八個月內,強勢美元使美國製造業增加一千四百億美元的成本,並損?糷迨Q萬個工作機會。他指出,從美元開始升值,同時製造業利潤開始萎縮以來,過去美國企業的資本投資之所以還能維持高水準,是因為資金從海外流入及美股價格上揚,但現在這些優勢不再,而美國出口產品的價格卻較競爭對手平均貴二五%,投資當然無以為繼。

呼籲美元走軟的第二個論據則是,美元根本無法長期維持在目前的匯價。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柏格斯坦(Fred Bergsten )指出,美國現在每天必須有四十億美元的外資流入,才能軋平其經常帳赤字與資金外流所留下的缺口,而美股已不太可能發揮如一九九○年代時的吸金功能。

紐約時報指出,第三個論據常被忽略,即強勢美元在持續一段時間之後,會導致資本錯罝,使部分出口產業受到漠視,而那些從事低價產品進口的,通常是服務業,卻吸引到超出其最適水準的投資資金。

強勢美元使美國產品的價格在全球市場持續居高不下,加上投資資金的錯置,在在都將損及美國企業開發新外銷產品的能力,而貿易赤字也就更難降低。

據 NAM的傑辛諾斯基統計,美國科技密集產業長期以來在對外貿易上都呈順差狀態,但現在其進口金額已較其出口超出達兩百億美元。傑辛諾斯基、柏格斯坦及美國全國總工會(AFL-CIO)政策事務助理主管培理(Thomas Palley)等人一致認為,美元匯價目前約高估二○%到二五%。(工商時報編譯)(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共預計今年大陸外貿環境並不寬鬆
汽車保險的最低自付款部分可能會大幅上漲
新西蘭兩名中國移民被控綁架台灣六歲男童
南斯拉夫獲國際貨幣基金貸款援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