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產物?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7日訊】不少科學家認為,大約6500萬年前,一個巨大的天体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附近和地球猛烈相撞后,极大改變了地球的气候環境,造成當時橫行天下的恐龍因無法生存而逐漸滅絕。從此,哺乳動物逐漸發展壯大起來。那恐龍是怎樣成為地球霸主的呢?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大約2億多年前外來天体撞擊地球對气候產生的影響竟然也是恐龍“興起”的主要原因。

  人民網5月17日引自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這一結論是科學家在考察了北美洲70多個發現的恐龍化石地點的岩石成分后作出的。研究顯示,恐龍從侏羅紀早期幵始在地球上大量繁殖,而在恐龍鼎盛期前,地球生物种類中將近一半相繼滅絕。科學家認為,地球生物的大量消失,為恐龍之類的幸存者提供了机會,讓它們能夠在地球上擴展生存空間。

  這項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研究成果顯示,造成了恐龍繁盛期前地球生物大量滅絕的原因可能就是小行星和地球的一次猛烈相撞。科學家在北美一些岩石中發現了大量稀有金屬銥。由于銥在地球岩石中含量很低,但是在小行星和彗星上卻是一种很常見的物質。從這些岩石中發現的銥表明,地球可能和被某個天外來客“熱烈擁抱過”。

  美國拉特格斯大學的肯特教授說,在礦石中發現銥為研究天体和地球相撞提供了一個“時間記號”,把這一証据和古生代、中生代的地球生物狀況聯系起來,能幫助人們“回想”當時發生了什么事情。有証据表明,巨型恐龍在三疊紀末期(約2.1億年前)幵始以相對較快的速度繁殖。從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來看,恐龍從三疊紀時期的形態過渡到侏羅紀時期的形態衹用了短短5萬年左右的時間。

  肯特教授說,科學家們曾推測大約在2億年前,某顆彗星或者小行星曾經對地球產生了重大影響,并形成了适宜恐龍迅速繁殖的環境,他們的研究正為這一猜想提供了有力証据。肯特表示,宇宙中某一天体對地球的撞擊可能減少了恐龍生存對手的數量,甚至導致其中的一些完全從地球上“蒸發”了,這為恐龍進一步适應地球環境并大量繁衍創造了有利條件。(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英國在研究避免小行星撞地球
「中華恐龍大展」本月二十六日登場
【紀元專欄】沈默: 中共權爭與叛將外逃
完美化石被發現 翼龍不是恐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