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專訪:關于《任逍遙》的幕前幕后

人氣 19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25日訊】 圖﹕賈樟柯和趙濤

  青年導演賈樟柯執導的電影《任逍遙》是入選第55屆戛納電影節正式參評的惟一中國影片。中國青年報5月23日報導﹐ 國內有輿論對這部片子的獲獎前景看好,并認為該片女主角趙濤是角逐今年最佳女主角的熱門人選。本報記者在賈樟柯一行到達戛納后對他進行了專訪。

  記者(以下簡稱記):你當時如何想起拍這部影片的?

  賈樟柯(以下簡稱賈):我對新產生的數碼攝像技術很感興趣,去年買了一部數碼攝像机。我當時就是拿著這部机器到我的老家大同,想在那里拍一些紀錄片。我感覺到那里的年輕人有一种壓力感。一方面,他們的生活環境比較落后,變化緩慢;另一方面,因特网等現代傳媒又讓他們了解到外面存在著一個跳躍和丰富的世界,從而在內心深處產生一种矛盾感和壓力。我便把鏡頭對准了他們。開始的時候拍得很輕松,我只找了當地的兩個男孩和一個女孩,拍攝了一些他們的生活瑣事,后來覺得有必要將它進一部完善成一部正式的電影,我便組成了一個有十來個人的攝制小組,開始這部片子的拍攝。為了保留一份拷貝,我現在又把它從數碼片轉成了膠片。

  記:本屆戛納電影節“正式競賽”單元的入選片中有4部影片是用數碼技術制成的,電影節也希望為推廣數碼電影做些宣傳。你如何看待數碼電影的前景?

  賈:傳統的拍攝對設備、燈光等條件要求很多,拍攝隊伍也很龐大。有了數碼技術后,只要一兩個人便可以開拍。數碼技術用于拍攝電影不僅能節約成本,而且還能產生一种新的電影美學。我拿著數碼攝像机拍攝時感覺更像在寫散文,而不是在拍電影。我相信,它將給電影工業帶來革命性的變革。它有助于電影制作者擺脫傳統的程式化枷鎖,在一种完全沒有壓力的狀態下拍攝,從而使那些受物質條件限制不能拍片的電影人重新投入電影的創作。另一方面,數碼技術有利于“作家電影”的發展,這對抵抗以商業電影為主的好萊塢影片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記:你在拍攝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賈:同拍攝現場當地的年輕人交流存在障礙。我是70年代初出生的,當時的條件雖然不很好,但每個孩子都有很強的自信心和集體感,不會覺得孤獨。現在的小孩很多都是獨生子,比我們那時候更感到孤單。另一方面,由于傳媒給他們呈現的消費世界同他們身邊的客觀環境差距較大,也使他們缺乏自信,不愿意同別人交流。需要指出的是,我通過電影展示的只是我所理解的他們,并不等于真正的他們。

  記:為什么影片的英語名字叫“莫名的興奮”?

  賈:因為該片也希望表現一种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大同的生活條件雖然不太好,但那里的人們經常去舞廳跳舞,表現出一种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這种品質非常重要,這是支撐我們國家和民族能走到今天的重要精神力量。

  記:有輿論認為趙濤很有希望獲得本屆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獎。你如何看待趙濤的表演?

  賈:該片在試映后反應很好,觀眾對趙濤的表現給予了積極的肯定。現在的電影大都商業性很強,包裝太多,那种反映人性本質的東西越來越少見。趙濤的表演很到位,你可以在她身上看到人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這是個立體的形象。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看到這么有生活質感的演員了。昨天我在同法國著名演員朱麗葉.皮諾什聊天時,她對趙濤的表現非常欣賞,還問她學過几年表演。其實趙濤以前是學舞蹈的,根本沒有學過演電影。

  記:你以前是學電影文學的,怎么后來又當上了導演?

  賈:我在電影學院讀書前也喜歡寫小說,有一种創作的欲望。我出生在山西汾陽,當時的大陸電影中卻沒有同我的世界類似的題材,而台灣導演侯孝賢的一些描寫台灣普通人生活的電影卻能讓我產生共鳴。因此,我希望自己拍一部電影來告訴人家,我周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

  記:有輿論質疑,本屆戛納電影節只有《任逍遙》一部中國影片角逐金棕櫚獎,而陳凱歌等第五代導演的片子紛紛落馬,這是否意味著第五代導演在國際上的地位下降?

  賈:輿論的這种說法是片面的。一次電影節根本不能說明問題。我不太同意這种“代”的划分方法。關于第五代導演,這是個創作群體,他們現在仍很活躍。其中不少人都在50歲左右,正是出成績的時候,西方很多導演的職業生涯都是在這個時候最輝煌。我本人對第五代導演中的很多人非常尊敬,而且當初也是因為看了陳凱歌的《黃土地》一片后才對拍電影產生興趣的。我想特別強調的是,我的電影《任逍遙》今天能夠進入戛納是同他們十几年來致力于開拓國際電影市場的努力密不可分的。

  記:亞洲電影在本屆電影節上表演不俗。你對亞洲電影的評价如何?

  賈:自上世紀80年代初期后,亞洲電影便成為世界電影中最活躍的部分。繼日本的“新浪潮”后,1984年和1985年中國的年輕一代導演又讓世界刮目相看。其后,伊朗電影、哈薩克斯坦電影又引起人們的注意。前年,韓國電影异軍突起,在電影界刮起了一陣“韓潮”。亞洲電影這种一波接一波的聲勢讓世界電影界都將目光集中到亞洲來。我們作為其中的一分子,感到非常驕傲。由于西方是電影的起源地,以前我們都覺得只有西方才能產生電影大師,當韓國導演林全則的《一曲悲歌》在上海電影節一炮打響時,我們才意識到,原來大師就在我們身邊。我想,亞洲的這些電影大師將使世界電影藝術變化更加丰富多彩,更有魅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任逍遙》導演賈樟柯攜女主角等亮相戛納
陳凱歌新片日本"栽"了 票房慘敗
入圍戛納最佳女主角 趙濤踏上燦爛星路
《任逍遙》走紅戛納 "黑馬"趙濤難舍最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