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促港府支援環保科技業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11日訊】工商局顧問報告指出,港府是本地環保科技業的最大客戶,佔本地環保科技總支出七成半,建議港府加強政策和科研支援、加快落實徵收堆填區費用等措施,鼓勵環科業發展,但議員卻批評有關建議對商界沒有誘因,無法為環科業帶來商機。

創新科技署去年委託顧問,研究本地環境科技業的發展潛力,上月完成報告,昨日提交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

據明報6月11日報導﹐報告首次披露香港環科業數據,現時從事環科業的機構約三百七十家,僱員共二萬二千七百人,佔本地工作人口百分之零點九。業界有八成九公司屬中小型企業,有六成七公司全年收入少於一千萬元。去年環科業的全年總收入,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約百分之零點六。

顧問報告承認,本港環科業的成本競爭力較低,而且市場小。但香港具備鄰近中國市場的優勢,而且在污染控制技術、廢物回收及循環再造、環境顧問和監察等項目表現優秀。

報告預料未來五至十年間,區內市場發展迅速,建議香港把握機會,例如政府開放採購政策,多採用新科技、加快落實徵收堆填區費用改善環境、加快環境基建私有化等。報告又建議政府優先資助具潛力的環科項目和科研(見表),及加強支援業界,推動環科市場。

但議員梁劉柔芬質疑,港府連屋??廢物分流的基本功也做不來,再徵收堆填區費用會適得其反。她說,政府佔全港七成半環科支出,應為香港帶來新技術,吸引製造商或投資者。

議員周梁淑怡則建議政府充當環科業媒人,研究如何協助商界節省成本,撮合環科生意。她認為現行政策下,看不出環保科技有何商機,若跟從報告建議加強科研,擔心給商界錯覺,以為科研投資很大,令商界卻步。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著名主持人趙忠祥計划出書寫環保
親子和樂 家庭和諧 社會安定   亞太親職課程及成長禮結業式
電磁波影響程度郝龍斌指2006年WTO將有定論
廣東逾六成土地遭酸雨侵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