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胜防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亞琳

人氣 3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7日訊】
最近,在門診工作中碰到這么几個奇怪的病例:病例一,王女士,大便帶血半年,按痔瘡治療很長時間不見好轉,有時不吃藥反而會自動消失;病例二,吳女士,鼻粘膜反复出血3月余,有時連著好几天每天都有鼻衄,出血量也不多,有時候可以十余天不出血,吳女士擔心自己患了血液病;病例三,劉女士,經常性下腔痛半年余,開始以為是受涼,也沒在意,而且痛几天也就不痛了,可令人奇怪的是每個月都要痛上那么几天,對此,劉女士煩惱不已。這3位病人的症狀均在月經期加重,這是她們的共同點。最后經婦科确診,她們患的均是子宮內膜異位症。那么,子宮內膜異位症究竟是一种什么樣的疾病呢﹖為什么這3位女病人患的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而症狀各異呢﹖

何為「子宮內膜異位症」?

所謂「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本來該長在子宮最內層的內膜組織,卻異常地生長在子宮內膜層以外的地方。一般來說,這种長錯地方的子宮內膜組織,多半生長在盆腔的組織器官中,譬如:子宮的肌肉層、卵巢、輸卵管、子宮韌帶、直腸陰道隔膜、骨盆的腹膜、陰道、宮頸、淋巴腺、闌尾及膀胱等部位。醫學上曾經記載,在有些病人的肚臍、胸腔、肺臟、四肢、大腦等處、甚至在腹部手術的疤痕上,也發現過子宮內膜組織。因此,人體中異位的子宮內膜真可說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防不胜防的。過去,醫生們習慣地依發生部位之不同,將子宮內膜異位症分為內外兩類,現在,凡稱「子宮內膜異位症」者,指的就是發生在子宮以外的情況,而生長在子宮肌肉層的則特別稱作「子宮腺肌症」。

哪些人容易得子宮內膜異位症呢?

近20多年來,子宮內膜異位症有增多的趨勢,雖然大多數的研究顯示,75%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年齡在25~45歲之間,但近年來的醫學報告中,也發現不少小於20歲的病人,這是因為診斷方法進步、利用腹腔鏡檢查,而提早發現的結果。日本的一篇報告也證實,因婦科病而做腹腔鏡檢查,證實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至少有10%。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情一般發展緩慢,初期并無特殊的症狀,有時像輕度的慢性盆腔炎,有時會呈再發性陣痛,但無明顯的發熱。妊娠會使病人的月經停止,對此病似有緩解的作用,因此,醫學界相信且同意妊娠可能使子宮內膜異位消退的說法。

一般而言,子宮內膜異位症較常發生於社會地位較高或經濟情況較佳的婦女,不常見於普通貧苦病人身上,故美格博士稱此病為富貴病。在美國,以白种富人患者較多,經濟衛生情況差的黑人很少患此症;此外,也發現患者多半結婚較遲,生育較晚且孩子也較少。近代社會就是朝這种方向發展,難怪子宮內膜異位症日漸增多。

子宮內膜異位症都有哪些症狀呢?

此病最常見的症狀是痛經,病人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痛經。有些病人會因腸道、膀胱或神經被壓迫而出現局部性盆腔疼痛,尤其是子宮頸或陰道受侵害的病人,可能會有性交痛、便秘以及大便痛的症狀。偶爾,輕微的病變會引起較重的疼痛,但嚴重的病變卻可以無病症出現,許多臨床醫師常為這种不一致的現象所困擾,這很大程度上与發病部位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的囊腫可造成血液滲出,造成化學性腹膜炎,而引起嚴重的腹痛,這种情況与宮外孕破裂和闌尾?鴾捰傢瑭{床症狀,故有學者指出,10%的患者會出現急性症侯,需要開腹探查性的診斷及治療。

此症若擴及到腸道,發生部分性腸梗阻,也會有絞痛現象;若病變蔓延到陰道或子宮頸,則可能出現陰道分泌物及性交后出血;若發生在子宮骶骨韌帶或直腸陰道中隔,則可触到小而堅硬的結節;若侵犯到直腸或膀胱,則月經來潮時,可能同時發生大小便排血的現象;也有的病變會擴展到鼻粘膜或皮膚,每當月經期可出現鼻粘膜和皮膚局部充血發紅的現象,嚴重者可致出血。

此外,大約有75%的患者會有不孕症出現。不孕的原因至今未明,可能与卵巢被膜粘連以及正常的排卵機制被干擾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症雖然也可能侵犯到輸卵管,但很少引起阻塞。

為什么會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

自從1921年山姆遜醫師首先發表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第一篇報告之后,醫學界對這种疾病的成因一直持有不同的理論和看法。

山姆遜醫師認為,可能是子宮內的經血由輸卵管回流到骨盆腔中,而發生這种疾病的。他說,這些回流的月經血中,含有子宮內膜組織,會在盆腔中生長繁殖,子宮頸狹窄或子宮嚴重后屈的病人,更容易因月經回流而發生這种疾病。山姆遜醫師的看法在隨后所做的許多研究和實驗中得到了驗證,即月經血無法順利地流出體外,而回流到骨盆腔時,很可能會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五年后男人也能生小孩
人造子宮代替自然媽媽,人類是否還需要女人?
“人工子宮”將孕育出高科技的“怪胎”?
瘋牛病仍由飼料進入英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