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中的“盲點”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7日訊】許多人都很認真地進地自我保健,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人是認識觀念過于陳舊,對自我保健過程中許多重要問題存在著諸多誤解。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八個方面:
  
  一、累了才休息:許多人誤以為累了才是應該休息的信號。其實這是身體相當疲勞時的“自我感覺”,這時才去休息已為時過晚。
  
  二、餓了才吃飯:生活中許多人不是按時就餐,而是不餓不吃飯。相當多的人不吃早餐就去上學上班,其理由之一就是“不餓”。有些人工作忙時,常常是干完活再吃飯。這些做法容易損害胃,也會削弱人體的抗病力。因為食物在胃內僅停留4-5小時左右,人感到飢餓時,胃早已排空,胃粘膜這時會被胃液進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潰瘍。
  
  三、渴了才喝水:平時不喝水,只到口渴時才飲水的人相當多,尤其是青少年和“大忙人”。他們不了解渴了是體內缺水的信號,這時再補充它為時過晚。水對人體代謝比食物還重要,一旦缺水人的身體就會發生故障,甚至引起疾病。所以,即使不渴,晨間、餐前1小時都應該飲1杯水,既可補充體內的水分,洗滌胃腸,又有助于消化,促進食欲,据調查研究,有經常飲水習慣的人,患便秘、尿路結石者明顯少于不常飲水的人。
  
  四、困了才睡覺:不少人不困不睡覺,說什么困倦是應該睡覺的信號。事實上困倦是大腦相當疲勞的表現,不應該等到這時再去睡覺。養成按時就寢的好習慣,不僅可以保護大腦,還容易入睡。并能提高睡眠質量,減少失眠。
  
  五、有便才入廁:多數人都是當便意明顯時才去廁所,甚至有便不解而憋便。殊不知大小便在體內停留過久,容易引起便秘(大便)或膀胱過度充盈而受到損害,甚至也可能使糞便和尿內的有毒物質被人體吸收,導致“自家中毒”。因此,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尤以晨間為好。定時解大便可防治便秘,并可減少大腸癌的發病机會,對痔瘡病人也有益處。
  
  六、無病不求病:有病看醫生已成為人們不成文的慣例。其實,許多疾病光靠自我感覺的好坏是很難發現的,只有定期去醫院進行健康檢查,才能被早期發現,從而早期治療。各地的中老年人體檢和青年征兵體檢,都從自以為沒病的人群中,發現了相當多的嚴重疾病患者,如肝炎、肺結核、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甚至包括一些癌症。可見,無病也求醫——定期去醫院體檢是何等重要!
  
  七、輕信廣告亂投醫:當前虛假和夸大療效的醫藥和保健品廣告特別多。久病不愈的慢性病人和乞求長壽、健美和減肥心切的人們,容易上當受騙。為此,在選購藥品、保健品和保健器械時,千万要謹慎,最好請醫生指導,不可輕信廣告。
  
  八、老了才鍛煉:只要留心一下清晨的公園、草坪和馬路旁,你就會發現在參加晨練的人群中,大多是中老年人,尤以老年人為最多,而青年人甚少。現在青年人不鍛煉已導致十分嚴重的后果:我國近年內,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和骨質增生等老年病已呈年輕化趨勢,青年脂肪肝的增加更是惊人,這些都与他們不鍛煉并吃得過多和喝酒過多有關。青年人應該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講究科學,這是健康的保障。
  
(人民健康网)(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夏日皮膚保健---防紫外線
大陸目前僅百分之十五人口屬于健康人群
音樂是心靈的保健醫生
江澤民掀起中共高官公費整容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