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章擬放寬大專外地生學額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21日訊】為提升本港大學至世界級水平,教統局長李國章說,考慮放寬大專院校的非本地學生比例,以引入更多國際人才。不過他承認,外國學生入讀本地大學耗費納稅人金錢,非本地生可能需要負擔比本地學生高昂的學費。

據明報7月20日報導﹐李國章昨出席電台節目時稱,如要將本港大學發展成國際學術中心,必須放寬現時大學教資會規定,受資助院校只可錄取百分之四、即全港約八百多名非本地本科一年級學生的限制。

現時研究院修課式課程的非本地生上限亦為百分之四,研究式課程則為三成。

香港大學教務長韋永庚歡迎放寬建議﹕「一級大學不能只靠收本地生,否則好極有限。」他舉例指本港一年最多只有二萬人升讀大學,但內地則有一百萬人,讓其中百分之零點一來港,已足夠刺激本地的學術氣氛。

雖然現時的院校仍未用盡百分之四比例,但韋永庚認為這是「雞與雞蛋」的問題﹕「百分之四限制令院校難以大事發展,比如興建宿舍便不划算如果放寬,不排除港大可取錄一至兩成外地生。」

李國章表示,香港有很多出色的學科,例如科大與中大的商學院是亞洲區的「一哥」,而理大的設計學院亦相當出色,亞洲學生可以考慮到本港升讀上述科目。

李局長又引述外國例子﹕「研究生完全無類似限額,牛津、劍橋、哈佛、耶魯,過半數都是留學生,本科生也有百分之五至十是外國學生趨勢是吸引最好的人才來港。」

事實上,現時各大學仍未用盡百分之四的非本地學生名額,大部分非本地生均來自內地。早前科大曾表示,該校的非本地生只佔本科生百分之一點三,遂有意在十年內,將非本地學生的比例增加十倍。

理大今年九月亦會招收四十多名來自內地和東南亞的學生,將一年級生的非本地生比例,提升至百分之二。浸大及城大在新學年亦會取錄內地自費來港的學生。

不過李國章承認,「要香港支持外國來的學生會引起反感,對納稅人亦不公平」。但另一方面,「要他們(非本地生)付廿萬多元,是否太貴﹖」他指可考慮要求非本地生支付部分學費。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巴黎4万學生游行抗議勒龐參選總統
美破產夫婦獲3.3億大獎
監察院將召開諮詢會議瞭解多元入學實施成效
山西大學生畢業前夕上演送禮歪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