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解密中美秘密會談記錄(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31日訊】美國之音今日繼續關于美國解密中美秘密會談記錄的報導﹐以供學者研究。 現全文轉載如下:

1971年,中國總理周恩來和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在北京舉行的秘密會談的記錄,最近几個月來陸續在美國解密。這些新解密的歷史文獻,一方面解答了很多美中關系研究者的疑惑,另一方面,也使公眾得以窺見周恩來和基辛格等人跟新聞報道中不同的真實面目和舉止。

過高估計周恩來

在昨天的報道當中,我們介紹了最近解密的美中兩國早期建交談判的會談紀錄。這些紀錄顯示了中國的首席談判代表,中國當時的總理周恩來所謂的平易近人、謙虛好學、富有個人魅力。但是,在外交談判的實質性問題上,周恩來是否象許多中國人堅信不移的那樣,對外交事務,對談判對手總是了如指掌,總是讓對手感到佩服呢?通過閱讀解密文件,台灣《中國時報》駐華盛頓資深記者傅建中表示,他不得不修改原先的看法,因為他先前跟許多人一樣,顯然過高地估計了周恩來的知識水平和見識。

傅建中說:“周恩來,我的感覺是絕頂聰明。這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他也有一种歷史感,因為他經歷的很多。但是,我覺得他的戰略思考不是很深遠,他絕對不如毛(澤東)。至于魄力等方面,我相信基本上他不是一個很宏觀的人。周恩來對小的細節的掌握非常徹底、仔細、鞭辟入里、面面俱到。但他不是一個有大气魄的人。”

毛澤東气魄更大

傅建中認為,宏觀气魄而言,解密的歷史文件顯示,周恩來遠遠不如毛澤東。例如,對美中關系當中的最大障礙台灣問題,毛澤東表示,他和蔣介石互罵對方是匪,但他和蔣介石的歷史淵源,遠超過他跟尼克松、基辛格二人的新關系。毛澤東還表示,台灣問題過一百年再解決也沒有關系。他說,台灣和祖國的關系要比中國和美國的關系复雜得多,而且他不相信可以和平解決。傅建中認為,毛澤東這些气魄十足又精巧嚴密的話,都不是周恩來所能說得出來的。

周對美了解有限

謙虛好學的周恩來可以說是當時中國對外界,對美國了解最多的人。然而,最新解密的周恩來基辛格秘密會談記錄顯示,周恩來對美國政府行政當局的架构,對美國通訊技術的進步,新聞媒介的運作等重要的基本問題了解有限,甚至几乎完全不了解。例如,他顯然不知道美國中央情報局并不隸屬于美國國防部。他也不知道當時美國可以通過衛星,從世界各地向美國傳送電視節目。

在另外一次會談中,周恩來表現出他完全不知道當時美國電視新聞的重要性,以及美國電視新聞的基本運作方式。基辛格只好對他解釋說,美方要求不遲于北京時間凌晨四點,也就是不遲于華盛頓時間下午四點宣布尼克松總統即將訪問北京的消息,這不是為當天的美國晚報提供方便,而是為當天的電視晚間新聞提供方便。基辛格說,假如遲于四點半,有關的消息就不會上當天主要的電視晚間新聞了。

周恩來大談革命

從1970年代初跟周恩來初次見面,直到今天,基辛格一直表示他對周恩來十分尊敬、十分敬佩。然而,新解密的周恩來-基辛格1971年10月會談記錄顯示,在10月24號的會談中,基辛格多次跟周恩來進行了不客气的頂撞,甚至以教訓的口气對周恩來反唇相譏。

1971年10月24號上午10點半到下午1點55分,周恩來跟基辛格在北京的國賓館舉行會談。周恩來說,他奉中國最高領導人毛澤東的指示來跟基辛格商談尼克松總統訪華公報的文字問題。接著,周恩來滔滔不絕地講起中國當年人人耳熟能詳的話,如“當今世界的總體形勢是天下大亂”,“當今世界的主要潮流是革命,重要的問題是,到底是戰爭引起革命,還是革命阻止戰爭,”等等。

基辛格直率回應

周恩來滔滔不絕地講了一個小時,基辛格洗耳恭听。但到后來,他顯然對周恩來這些在他看來是不著邊際的話失去了耐心。周恩來談到中國支持世界各地被壓迫人民的時候,基辛格插話,要求周恩來說明他所說的种族歧視所指。周恩來說:“例如,在非洲。還有,印度的不可接触的賤民。這也是一种种族歧視。還有,美國過去歧視有色人种。在這些問題上,我們當然同情被壓迫者。”

基辛格立即不客气地回應到:“總理該是在幻想美國方面會容忍在美中公報中討論美國國內形勢吧?”

周恩來回答說:“我不認為我們不能一般性地表示反對种族歧視。”

基辛格說:“那我就得看看你的(公報)草稿到底是什么。”

隨著1971年10月24號開始的談判的推移,基辛格對周恩來的耐心明顯減少,對周恩來也越來越不客气,甚至對他流露出明顯的教訓口气。在周恩來談到歷史教訓值得溫習的時候,基辛格說:“歷史的教訓是,沒有什么和平是永久的,沒有什么社會制度是長久不變的。”

周恩來說:“不錯。這跟我們的原則很吻合。”

基辛格說:“變革看來是生命的規律。”

周恩來說:“問題是變是進步的還是退步的。”

基辛格說:“變革的基礎必須是現實,這才是變革的永久性特征。”

周恩來說:“我們的看法是,關鍵是變革是進步還是退步。”

基辛格說:“假如這是一個抽象的說法,我可以表示同意。唯一的問題是,一個國家不應當說它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是進步的,別的國家做的任何事情都是退步的,因為這樣說道的話,從事外交也就跟教授講課一樣了。”

周恩來難能可貴

台灣《中國時報》駐華盛頓的資深記者傅建中仔細閱讀了新解密的周恩來-基辛格1971年會談文件。他說,周恩來明明知道,基辛格的專業就是西方外交史,他的博士論文就是關于19世紀歐洲外交歷史的,但是周恩來在會談中仍然特意跟基辛格大談西方外交史,大談基辛格所專門研究的外交家19世紀初的奧匈帝國外交家梅特涅,結果招致基辛格的諷刺挖苦,實在是不智之舉。不過,傅建中表示,周恩來在嚴重的知識劣勢,在必須隨時听從毛澤東擺布的不利條件下,能夠勉力跟基辛格應對,也應當算是難能可貴的了。

傅建中說:“周恩來在那樣的環境之下,在SERVE MAO(听命于毛澤東的情況下),在完全是貳臣的地位之下,他還能夠跟基辛格過招,跟他一來一往,也算不容易了,也算難得了。因為老實說,中國那個時候人才也太缺乏了嘛。” 但是,曾經作為美國大報《洛杉磯時報》記者長期報道中國問題的孟杰慕表示,他不能同意周恩來的世界知識相當欠缺的說法。

孟杰慕說:“我認為周恩來跟外國政府接触相當多,我認為說他不了解世界的說法是沒有根据的。”孟杰慕說,周恩來作為資深外交官長達几十年,他跟很多歐洲和亞洲的高級領導人舉行過會談。他參加了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因此,我個人認為,說他對世界事務不了解,這种說法是不正确的。

建立親密個人關系

孟杰慕和傅建中可以說都是老資格的中國問題觀察家。他們在讀過1971年周恩來和基辛格會談記錄之后,對作為一個外交家的周恩來持有几乎相反的看法。但是,孟杰慕和傅建中都不約而同地對美國之音表示,三十年前的周恩來對當時的美國的了解,遠遠超過當今中國領導人對當今美國的了解。孟杰慕特別指出,就走馬觀花到美國一游來說,當今中國領導人當然對美國的感性認識要比周恩來多一些。但是,事情還有另一個方面。

孟杰慕說:“在另外一方面,假如要是談真正地深入了解美國政府的思想,我要說周恩來要(比現今中國領導人)高明得多。周恩來能夠跟亨利基辛格建立親密的個人關系,從而能夠讓他相當了解尼克松行政當局的思想。” 孟杰慕說,事實上,基辛格能跟周恩來講很多事情,那些事情基辛格不會跟蘇聯講,不會跟蘇聯官員講,有時候甚至不會跟美國國務卿講。

中國檔案有待公開

孟杰慕認為,周恩來對美國的了解,遠遠超過現今中國領導人對美國的了解。在發表1971年周恩來跟基辛格秘密會談記錄的時候,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學者波爾指出,美國方面的文件,只是代表了美中复雜關系的一個不完整的記錄。中國方面的檔案大部份還沒有公開。波爾寫道:“人們現在只能希望北京政府不久將公布中國方面的檔案文獻,使中國的學者能夠展開研究。否則,中國將繼續處于一种反常的‘附庸國’地位,因為中國的外交史只能大致通過外國的文件來陳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日貿易戰”的起因
鮑威爾不在意普京核武警告并指中美關系已度過頓挫
中國大使告訴美國 不要把人權“吹的太大”
鮑威爾訪中  眾說紛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