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東部候鳥過境廊道 群鷹飛揚展英姿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9月3日訊】在北方西伯利亞每到九月赤腹鷹就開始集結,大多數循一定路線通過台灣台東南下。每年經過的赤腹鷹約達十萬隻左右,目前所知最佳的觀察點在知本樂山國小後方的山頭,鷹群通過的期間約自九月一日至十月中旬。

據中央社9月3日報導,九月份又是候鳥遷徙的季節,台灣東部是極為重要的候鳥過境廊道,經過台東遷移的候鳥,最壯觀的是赤腹鷹過境景觀,目前在知本山頭和花東縱谷都可以看到群鷹飛揚的英姿。

台東縣野鳥學會表示,每年九月東北季風吹起的時候,北方的赤腹鷹自西伯利亞開始集結,陸續沿著南韓、日本,經過琉球群島,多半切入華南南下,部分沿台灣南下;通過台灣南下的赤腹鷹,各地都有紀錄,如北部的觀音山、新竹、宜蘭、花蓮、屏東、台東等,其中絕大多數的赤腹鷹都是通過台東南下。

自琉球群島切入台灣的赤腹鷹,確實登陸地點仍不清楚,進入台灣後,有些沿花東海岸、有些沿花東縱谷、有些沿中央山脈東麓南下,來到了台東市的南方,三路鷹群在此會合,目前所知最佳的觀察點在知本樂山國小後方的山頭,鷹群通過的期間約自九月一日至十月中旬。

台東野鳥學會會員楊宗瑋表示,鷹群乘著東北季風滑翔,如遇到熱氣流即盤旋升高,隨後的鷹群不斷繼續加入,形成龍捲風一樣的鷹柱奇觀,如果只是單獨一群鷹隨熱氣流上升,則形成一團上升的鷹球,當鷹群到了相當的高度,再又以鷹河或散開的陣式向南滑翔。

每年經過的赤腹鷹約可達十萬隻左右,景象壯觀,知本西川山、樂山,以及往南的羅打結山、鴨子蘭山﹝金針山﹞、大武窟山都是良好的賞鷹點。(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大多數候鳥不适應氣候的變化
生態環境改變候鳥遷移
珠海紅樹林勁減千三公頃  失去生態平衡
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結果可望打破歷年記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