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部長黃榮村訪德收穫豐富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6日訊】(中央社記者劉行柏林五日專電)中華民國教育部長黃榮村、國際文教處長李振清正在德國進行訪問及視察相關業務,在兩天緊湊的行程裡,四日參訪了柏林自由大學,同時也會晤了鴻博大學校長彌里尼克,彌里尼克計劃將於九月底應教育部的邀請,率領五位專家學者訪問台灣,進行交流。

黃榮村今天中午與台灣旅德學者及留學生代表座談,下午出席在柏林工業大學舉行的「中德雙方高等教育座談會」,與德方研討及交換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經驗與趨勢。

黃榮村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此次德國只是歐洲行程中的一站,這次出訪的目的主要是要全面了解教育部駐外單位在業務推動方面所面臨的問題、困難及需要協助的地方,另外會晤訪問國家的文教部門主管、大學校長及高等教育專家,共同交換有關教育方面的經驗與議題。

此外,有關教師團體的權利與規範問題,黃榮村認為歐洲是一個可以實地了解教師聯盟運作及參考研究的地方,有的國家教師聯盟屬於工會的一環,有的是和工會結盟,每個國家的情況不同,像德國的中、小學教師屬於公務人員,不能罷工、罷教,但可以遊行,這和義大利的情況又不相同;黃榮村表示,目前台灣也面臨這個問題,此行正好可以搜集第一手資料參考研究,但是國家重視教師團體的意見還是最重要的。

黃榮村指出,針對教育發展情況和學制改革方面,德國和台灣都面臨一些相同的問題;而因為各國教育體制不同,造成學位授與及學歷認證的差異在所難免。此外,德國在技職教育方面的制度與發展,非常值得國內借鏡學習,今後將會加強雙方在技職教育方面的各項交流活動。

對於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趨勢,德國部分大學也開始新設學士及碩士學位的學制,藉以招收更多的學生,並且與國際接軌。黃榮村表示,台灣加入世貿組織後,面臨更大的競爭與挑戰,需要在各個領域培養更多的人才,教育部計劃從台灣一百六十多所大學裡挑選出七所大學,強化師生陣容,向「世界一流,亞洲第一」頂尖大學的目標邁進。

黃榮村也很關切校園意外及校園安全議題,他指出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學生發生交通事故比較多,特別是學生騎摩托車一定要帶安全帽及放慢速度;此外,有關學生吸食藥物問題,會導致學生發生一些不安全的行為,教育部及學校都會特別注意及預防。

最後,黃榮村強調,為了因應二十一世紀,一定要提升競爭力,教育要多元化發展,在國際社會上有傑出的表現;另一方面,台灣幾十年來,在教育方面致力推行公平正義,不能為了發揮特色而只培養少數,因而忽略了城鄉差距、族群差異、學習能力、社會經濟條件、數位落差等方面的考量,各方面都要兼顧,台灣的教育才能走出更多元、更健康的路。(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外交部表示索羅門首府情勢緊張的報導不符事實
政黨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 台灣法務部完成草案初稿
總統盼振興產業優惠基金能達到一兆台幣規模
網路犯罪問題日趨嚴重 台灣刑事局提出防制對策報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