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宇航局專家預測人類登上火星可能衹要20年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9月9日訊】“人類總有一天會登上火星。我一直夢想著自己能到火星上走一趟,但這已經不可能了。所以我寫點科幻小說,用大腦想象自己登上了火星。” 圖:美國NASA 2001年10月11日發佈的火星圖片(法新社圖片)

  中國青年報9月8日報道,2002年9月7日下午,美國宇航局火星探索計划項目專家杰弗里﹒蘭迪斯博士在北京中國科技館的報告廳里暢談人類探索火星的夢想。現年47歲的蘭迪斯博士不僅是美國宇航局的杰出科學家,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幻作家。眾多的天文愛好者和科幻小說讀者前來聆聽蘭迪斯博士的報告。

  一位八九歲的北京少年在聽完報告后對蘭迪斯說:“博士先生,我希望和你一起登上火星。”

  蘭迪斯笑了:“那非常好。不過在人類登上火星的時候,你的年齡可能正好,而我就太老了。”蘭迪斯曾經表示,未來的火星宇航員可能正在上小學,他們中肯定有人已經幵始擺弄無線電和計算机,并對天上那個紅點感興趣。

  有人提問:“到底人類何時能登陸火星?”蘭迪斯博士說:“目前美國宇航局還沒有把載人飛行列入火星探索計划。但如果載人飛行項目一旦得以批准,那么在10到15年之后就能夠實現登陸火星。”他還介紹,美國宇航局局長丹尼爾﹒戈爾丁曾樂觀預測,20年內,人類可以踏上火星。

  在蘭迪斯博士眼里,火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星球。1992年,蘭迪斯幵始參加火星探索者計划。從此,他确定了自己的人生軌跡───愿意為探索火星貢獻出畢生的精力。1997年,探索者號飛船登陸火星,漫游者探測器在火星表面行走并收集火星資料。蘭迪斯博士在其中負責的工作就是分析火星上的塵埃。“人們通常稱,火星是一顆紅色星球。這是一种小小的錯誤,實際上它的顏色應該是土橙色。”蘭迪斯博士向中國聽眾解釋。同時,他用幻燈片來展示火星的奇特地貌。

  火星表面是明暗分明的,通過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有很多干枯的河床和河流,同時也有平原、高山和峽谷,地貌特征和地球比較相像。現在已經有确切証据表明火星上存在水。科學家認為,火星地表存在大面積的凍土層,而南北兩极有更多的固態水。火山爆發曾經使地下冰層融化并噴出地表,形成了短暫的洪水,從而在火星大地上留下水流沖擊的痕跡。

  火星的地貌奇特而美麗。它擁有太陽系里最大的峽谷和最雄偉的山脈。被稱為水手谷的大峽谷几乎橫貫整個火星的1/3,長約4000公里,深約10公里。而最大的奧林匹斯山高約25公里,這座大火山的頂峰超出了火星大气層而處于真空中。

  蘭迪斯博士的科幻小說《穿越火星》講述了一個令人興奮的火星長征故事。小說中的主人公們用了大量的時間來攀爬火星大峽谷───水手谷。

  談及火星探索,蘭迪斯介紹,美國宇航局几乎每兩年推出一個火星探索新計划。其中2001年的火星“長期探險”計划已經成功實施,發射的飛船正在火星軌道上執行探測任務。2003年,美國宇航局和歐洲宇航局一起發射“火星快車”飛船,同時,自己單獨發射“2003火星探測漫游器”。2005年發射“火星再認識軌道飛行器”,2007年發射“靈巧登陸器”和“長期漫游器”。2009年則計划發射攜帶核動力、比目前大得多飛船登陸火星,該飛船將能返回地球,帶回火星岩石樣本。

  人類正在一步步向火星靠近。2009年的火星探索計划一旦成功,那么人類就邁出了登陸火星的關鍵步伐。蘭迪斯博士認為,把人類送上火星的最困難之處,不是如何送他們去,而是如何讓他們回來。

  蘭迪斯博士此次應邀訪華,還有意請中國青少年為美國2003年發射飛船上攜帶的火星探測器命名。他本人是該探測器的設計者之一。目前,從中國學生中征集并遴選的10多個名字已經送交蘭迪斯博士。1997年登陸火星的探索者號所攜帶的探測器就是由美國學生命名的,一位女生為它取名“漫游者”。据悉,下一個火星探測器的名字很可能就誕生在這十几個名字之中。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金木水火土五星將同現天際
五星連珠奇觀五月可見
后衛射門胜過前鋒--中國國足競爭愈演愈烈火星四濺
曾蔭權認與特首有拗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