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慧姐話中醫 智慧來養生

【慧聊養生】拯救「滅頂之災」(下)

脫髮及頭髮保養。(慧聊養生/視頻截圖)
人氣: 41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0年10月22日訊】沒有人願意發生脫髮的現象,那麼如何預防脫髮、保養頭髮呢?

脫髮與腎氣

遺傳性脫髮,中醫認為是先天不足的原因,與腎氣有密切關係。腎是先天之本,「其華在髮」,也就是說,人的先天秉賦由腎臟決定,外在徵象是頭髮。腎氣充實,頭髮就濃密黑亮;腎氣虛虧,頭髮就枯黃、早脫。

此種脫髮應該以補腎為主。補腎食物包括兩種,一是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豆、桑葚、黑棗、紫菜、海帶;二是堅果類,如核桃、榧子、栗子、腰果、榛子等。

黑色食物。(Fotolia/大紀元合成)

中藥裡專門有一味益腎長髮又好吃的藥材,就是覆盆子。古書記載,覆盆子「安五臟,益顏色,養精氣,長髮,強志。」

覆盆子有安五臟、益精氣、促生髮等功效。(Shutterstock)

脫髮與營養

對男士來說,遺傳性脫髮影響較大,而對女性,營養性脫髮更為常見。

毛髮是需要營養的。「髮為血之餘」,陰血充足時,頭髮就長得好;血虛時,頭髮轉白,且易脫落。

女性由於生理性的原因會出現貧血,如月經過多;還有的女性節食減肥,如果過度,會造成營養不良。

頭髮幾乎純粹是由蛋白質構成,其它還包括銅、鐵、鋅等微量元素。如果蛋白質和微量元素攝入不足,頭髮就會因營養不良而脫落。平時應該加強從飲食中攝取這些營養物質,如蛋、奶、瘦肉等,即便是在減肥期間,也不要缺乏。

 

從食物中攝取營養。(Fotolia/大紀元合成)

除此之外,可以把下面三味中藥當成水果一樣來吃:桑葚子、覆盆子、枸杞子。它們都是養陰血、益毛髮的藥材,而且口味甘甜,使人容易堅持,長期服用,對女性的頭髮非常有益。

當成水果一樣來吃的三味中藥:桑葚子、覆盆子、枸杞子。(Shutterstock,Fotolia/大紀元合成)

脫髮與精神

還有一種脫髮對男士和女士影響都很大,就是精神性脫髮,即壓力、緊張造成脫髮。有的病人跟我說,這段時間壓力山大,一大把一大把掉頭髮,甚至出現斑禿。

大把掉頭髮。(Fotolia/大紀元合成)

精神壓力會導致失眠,夜晚無法入睡;即使勉強睡了,第二天早晨醒來也毫無神清氣爽的感覺。有的人喜歡熬夜,躺在床上看手機、查群聊,錯過最佳的睡眠時間。這些都使得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發生紊亂,頭髮的毛囊受到破壞,頭髮進入休止期,進而脫落。而且手機的輻射對身體也有負面作用。

熬夜。(Shutterstock)

我的一些病人已經認識到,夜晚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去看無關緊要的東西,以自己的頭髮和健康為代價,真是得不償失。

所以,不要在睡眠的時候再用腦,否則就是過度用腦,導致「聰明絕頂」。

脫髮與習慣

生活中的一些習慣同樣可以導致脫髮,需要引起注意。

梳子的選用:牛角梳或犀角梳最好,木梳也行,但不要用容易產生靜電的梳子,如塑料梳。梳齒一定要鈍,不能尖,否則刮在頭皮上,容易破壞毛囊。

梳髮的順序:從髮根往髮梢梳。男士去理髮店作造型的時候,美髮師可能會把頭髮豎起來,從髮梢往髮根打理,這樣會逆向損傷頭髮的毛鱗片,如同刮魚鱗一樣。

梳髮的速度:要輕柔。不要快速,不要大力,否則就是犁頭髮,不是梳頭髮。頭髮跟臉一樣,需要溫柔對待。

梳髮的時間:濕髮的時候不梳。濕髮時,頭髮的毛鱗片還沒有閉合,是最脆弱的時候。一般來講,洗髮前,把頭髮通開,洗完後,等頭髮幹了再梳。

髮型:需要經常變化。女士的頭髮不要總在固定的地方分縫。經常紮馬尾,前額處容易禿。

女士的頭髮分縫需要經常變化。(Fotolia/大紀元合成)

洗髮:不要過頻,尤其是乾性髮質。從髮根往髮梢洗,與水流的方向一致。不要撓、揉頭皮和頭髮,而是以按、捏的方式。水不要太燙,頭髮的蛋白質在高溫下會變性。

洗髮水:著急時,可以用二合一洗髮水,但平時最好避免。如同洗面奶和護膚霜不會同時使用一樣,洗髮水和護髮素也應分開使用,否則護髮素的效果大打折扣。

吹髮:頭髮最好用干毛巾包上,以輕按輕拍的方式吸收水分,等頭髮八成乾的時候,再使用吹風機。絕對不能用高溫,頭髮感覺遲鈍,一旦覺得熱了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傷到頭髮了。使用吹風機前,可在髮上噴或塗抹防熱保護層。吹風機與頭髮保持10公分的距離。從髮根往髮梢吹,且不要固定在一個地方。

防晒:皮膚需防晒,其實頭髮也要防晒,頭髮吸收紫外線的力度比皮膚更強。冬季同樣有紫外線,即便坐在車子裡,紫外線也會通過窗戶照射進來。所以,外出時要保護頭髮,可以戴帽子或用防熱的護髮液。

頭髮也要防晒。(Fotolia/大紀元合成)

平時注意這些小細節,多吃補養頭髮的食物和中藥,就能夠幫助我們保持一頭秀髮,避免「滅頂之災」。

冼慧

中醫師,三十餘年臨床經驗,主治各種中醫疑難雜症。

觀看更多【慧聊養生】視頻

責任編輯:趙明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