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援助 中共表現「淡定」有何隱情

至清

人氣 9044

【大紀元2020年03月28日訊】中共病毒疫情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全球央行出手救市。近日美聯儲和美國政府雙雙出手,美聯儲方面大幅減低利率,大筆購買國債、公司債等向市場注入資金,而美國政府近日通過了2萬億美元的援助法案,對企業和家庭進行現金發放和提供貸款等幫助。

而中共迫於目前經濟狀況,施展貨幣、財政政策空間有限,表現「淡定」。

在貨幣政策方面表現「淡定」

中共央行未跟隨美聯儲降息。有分析指出,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通脹居高不下,貨幣寬鬆政策下資金可能繼續流向房地產,對中共貨幣政策都形成制約,中共央行只好保持表面的「淡定」。

中國今年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仍處於較高水平,通脹壓力大。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2%,實際通脹水平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一方面,中國生產資料價格持續走低,如原油價格大概在20年左右的歷史低位;但另一方面,受疫情衝擊,一些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如抗疫物資、醫療服務、勞動力的價格會持續緊張,豬肉價格也不一定能降下來,這些都對貨幣政策起到制約作用。

中共央行原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稱,「中國現在物價上漲還是比較厲害的,下調存款基準利率在中國不一定能夠起到促消費的結果,有錢的人再怎麼降也跟他無關,沒錢的人降了就更不敢消費了,對老百姓的利益也是受損的。」 他認為:只有物價維持低位但經濟不好的時候,才適合採取降息等措施。

不過,英國《金融時報》本週三(25日)報導說,中共央行為提升銀行利潤空間,鼓勵其對企業貸款,已經就調降銀行業存款利率進行了討論。

目前中共官方通報的通脹水平達到5%以上,實際上更高,存款利率已經是實際上的負利率,繼續降低存款利率是對中國普通百姓利益的進一步剝奪,同時其提升銀行利潤空間的設想也不一定能夠達成。因為中國大部分商業銀行都面臨攬儲難的問題,存款利率降低將引發大規模存款外流,對銀行的信貸能力構成打擊。

儘管未跟隨美聯儲兩次緊急降息,但中共央行出台定向降准舉措,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隨後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降至歷史低位附近,7天期回購加權利率亦創下11年新低。

目前,中國金融市場的人民幣流動性相當寬裕,中共央行擔心,資金可能繼續流向房地產。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盛松成表示,貨幣政策寬鬆是希望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流向中小微企業,但搞不好的話,資金很容易流向房地產,就像2003年薩斯之後房價瘋漲。中國與美國不同,美國的實體經濟都是私營部門,利率下降後會馬上會影響到投資的成本和風險,但在中國,利率下降不一定有用。

盛松成還說,雖然近期貸款利率未下降,但中國實際利率水平是在下降的,而且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在財政政策方面

中共財政部已經在2月份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8480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5580億元、專項債務限額2900億元。加上此前提前下達的專項債務1萬億元,共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8,480億元。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會議又稱,政府將出台包括在2020年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的一系列措施。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這類債券一般用於為港口、鐵路和公路等基建項目籌集資金。

但是中共經濟從地方政府到企業,債務違約的風險已非暗流涌動。據統計顯示,2019年發生違約的債券有178隻,涉及金額達1424.08億元,創下紀錄高點。中共國家統計局3月27日發布數據,2020年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38.3%。企業利潤下滑,拿什麼還債?

除了企業,地方政府也有了麻煩,在目前各品類信用債接連淪陷違約的背景下,除了「產業債」之外,還有地方政府的「城投債」違約。

在2019年12月,由呼和浩特地方政府100%擁有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未能按期償還10億元人民幣的私募債券,儘管還款期限最終被延長,但這件事引起了市場擔憂。

據統計,未來兩年地方政府將有接近人民幣3萬億元債券到期,另據債市專業機構統計,2020年中國各省市地方債還本付息額共計28,187.3億元,城投債還本付息金額共計28,548.4元,再加上銀行貸款和隱形債務,地方政府需要設法進行再融資還債。

隨著經濟斷崖式的下滑,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入不敷出。數據顯示,1~2月份,中共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7688億元,而同期中共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2,879億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7186億元,但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2,773億元。

僅1~2月,中央和地方財政收支資金缺口就高達萬億。可謂財政危機出現。

目前有些地方政府的運轉難以為繼。目前只能依靠政府信譽向銀行貸款用於發放公務員工資等,所以更談不上像川普政府那樣給民眾發現金。

責任編輯:周儀謙#

相關新聞
分析:美制裁如定時炸彈 中國銀行面臨風險
中國房價加速下滑 新房價跌幅創10年來最快
兩大因素導致中國人出境遊遲遲難復甦
小米兩海外總經理涉索賄被解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