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埠居民不易 車隊上街籲洛市政府關注

人氣 53

【大紀元2020年06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綉惠洛杉磯報導)洛杉磯華埠坐落於市中心,但隨著華裔居民逐漸遷移,中國城日益蕭條,去年底華埠最後一家傳統超市熄燈,當地華人要買食品雜貨都變得很困難。

洛杉磯華埠公平發展會(Chinatown Community for Equitable Development,簡稱CCED)成員肖安妮(Annie Shaw,音譯)表示,近年來華埠租金節節攀升,大型開發建商入駐卻不考慮當地的原生態,導致許多華埠老住戶因無力負擔高額租金被迫遷離。

5月30日(週六),CCED組織近50輛車隊遊行,並在百老匯(Broadway)街上鳴按喇叭抗議,旨在敦促政府於中共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取消華埠房屋租金,協助華埠失業人口緩解生活壓力。 在華埠居住廿餘年的李太太表示,疫情爆發後她在餐館工作的先生就失業了,但夫妻倆因不諳英文,也不知道如何申請失業金,至今都未領到政府補助。

5月30日(週六),洛杉磯華埠公平發展會在百老匯(Broadway)街上貼上取消租金的中英文橫幅。(徐綉惠/大紀元)
5月30日(週六),近50輛來自各城市的車主聲援華埠社區。(徐綉惠/大紀元)

李太太說:「一開始我們的租金是400多元,現在已經漲到800多元,撐不下去了。」過去華埠居民可以走路到附近的華資超市購物,但現在都得開車到鄰近城市採購,很多住在中國城的老人都說「生活越來越困難」。李太太諮詢如何申請失業金的電話,打了好幾週都沒有聯繫上。

華埠老住戶李太太(中)因房租節節上漲,擔心生活撐不下去了。(徐綉惠/大紀元)

肖安妮表示,洛杉磯市政府不但沒有著重宣傳失業金發放項目,也沒有提供任何中文文宣,不少華埠居民只能透過社區組織或公益團體協助。目前洛杉磯市政府提供的經濟援助計畫並未提供亞洲語言翻譯,很難在沒有社區擴展的情況下讓華埠居民了解這些福利;中國城的老年住戶們也不擅使用網路平臺諮詢。肖安妮認為,洛市的這些援助實際上「不包括」華埠社區。華埠的老年人被拒絕參加城市就餐計畫,儘管在洛杉磯城市周圍開設了許多食品資源中心,但華埠裡也不存在即買即走的飲食中心。

在華埠工作多年的一間糕餅店員工表示,隨著第一代華裔移民年紀漸長、年輕人出走,當地老店歇業,洛杉磯華埠的情況正逐漸改變;加上租金年年上漲,周邊的餐館也一家家歇業,疫情下經營更加困難,老闆也不知道可以撐到什麼時候。她很支持疫情期間「取消房租」的活動,希望市政府考慮華埠居民和商家的艱難處境。

CCED的志工Patrick從橙縣遷至華埠居住多年,他認為華埠的地理位置優越,且當地多族裔共存生活融洽,但新建的公寓導致近年來房租不斷攀升,許多人被迫搬離。他認為華埠並不需要「高檔」公寓,而是需要可以生存、發展的居住環境。

30日的遊行活動,除了華埠當地住戶,也有來自外地的聲援者參與。Taiji Miyagawa曾在華埠工作,目前居住於伯班克(Burbank),他希望洛杉磯市政府能夠取消華埠居民租金並暫停驅逐住戶;擴大並為華埠社區提供政府服務,包括食品資源、財務援助和失業救濟金;保護為社區服務的小型企業,並為唐人街提供免費醫療保健和無障礙檢測。◇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新聞
華埠居民反對拆停車場 改建24層大樓
洛城淪為「遊民首都」?華埠居民如是說
華埠居民:中國城不能賣
優惠華埠居民 華人博物館門票「隨你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