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網站:企業需「靈敏」應對疫情挑戰

人氣 8

【大紀元2020年07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安清荷蘭報導)受「中共病毒」(俗稱「武漢肺炎」)的影響,世界各地大小企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無論是跨國公司還是中小型私營企業主。迅速適應、調整企業經營方式對於企業度過危機至關重要。那麼,如何在現有的公司或企業發現(或創造)「靈敏性」以確保企業在這種「新常態」下運營並保持盈利呢?

根據Iamexpat網站最近的報導,荷蘭一家律師所根據目前荷蘭經濟形勢對企業如何安全度過危機提出了幾點建議。

首先,創造並保持企業「靈敏性」對各行各業都適用。在商業用語中,「靈敏性」是指企業擁有能夠以一種節省成本,高效生產的方式對外界商業變化做出快速反應的潛力。因此,是否具有這種「靈敏性」是一個企業是否能夠經受住重大變化(例如當前危機)的決定性因素。危機中,各行業、高科技公司、學校、法院、製造業和餐飲業在為生存而戰時都證明了自己的「靈敏性」。

其次,企業的「靈敏性」是建立在穩定的企業架構上。當企業應對外界挑戰必須要做出改變時,強大穩定的企業構架將給企業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以迅速適應並應對危機。那麼企業主應當考慮當前的業務結構是否仍然適合公司在危機中的需求。例如,現有的商業合同是否仍然可以吸引客戶並建立良好關係;現有合同中的條款是否與公司現有的能力相符。

企業的財務狀況是重中之重。危機中首先考慮的是企業現有的財務情況是否可以維持公司長時間的正常運轉。如不確定,企業可以採取一系列保護措施,比如更嚴格的借貸條件及債權人選擇性付款。如果這些還不夠,那麼架構重組、債務重組、(再)融資或提供債權人協議仍有助於企業降低破產的風險。

再次,「靈敏」的員工團隊也是創造及保持企業「靈敏性」的關鍵。正如敏捷的組織能夠應對突然的變化一樣,員工隊伍也應如此。這意味著企業需要有足夠但不是多餘的人員。鑒於荷蘭高昂的勞動力成本和強大的工會,優化員工隊伍關係到企業的存亡。企業應當及時重組,儘可能精簡人員,減少永久合同雇員數量,同時增加合同工的比例。

除此之外,企業主應重新評估員工的僱傭合同和條件。這對確定雇主的權利以及了解可適用的規則至關重要。例如,合同中是否包含雇主單方面變更條款。如果是的話,那麼雇主可以更改員工的工作地點甚至工時。又比如,雇主可以在員工在家工作時暫時中止旅行津貼或租用汽車嗎。

最後,「靈敏性」還體現在企業主在考慮裁員之前,應當提前計算好過渡性補償,遣散費或和解協議的費用。而不至於在實施相應解僱措施時,手忙腳亂。對於因受中共病毒的影響導致盈利受損的公司,荷蘭政府將通過《持續就業臨時緊急過渡措施》(NOW)支付長達90%的員工工資,為期六個月。如果企業能夠提前做好準備措施,員工也可有充足的時間來考慮接受補償或遣散費,或者採取其它行動。

責任編輯:余平

相關新聞
應對中共病毒 荷蘭各項經濟援助措施大全
荷蘭法律專家解析雇員復工權利
受疫情影響 荷蘭4月就業率降至歷史低點
荷蘭連鎖超市Albert Heijn提價明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