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不要普篩? 傳德入境普篩2週瀕臨崩潰

人氣 3110

【大紀元2020年08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中共肺炎(武漢肺炎)蔓延全球,導致各國經濟、生命重大損失。目前台灣對於是否入境普篩爭論不休,國民黨擬聯合十四個執政縣市入境普篩。不過德國入境普篩上路兩週,就傳出病毒篩檢實驗室瀕臨崩潰的消息。德國漢堡市長曾薛爾(Peter Tschentscher)受訪時也指出,德國聯邦政府實施入境普篩是嚴重錯誤。

台灣彰化縣衛生局爆出主動篩檢居家隔離、檢疫者,由於跟中央政府不同調而引發爭議。也有台大公衛學者建議,台灣可以採取冰島模式,用入境檢測來替代14天的隔離檢疫。

不過,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憂心,如果入境者都進行普篩的話,很有可能會出現「12,475個偽陽性」,明明沒有生病卻入住病房檢驗,造成醫療資源浪費。

陳時中強調,病毒有潛伏期,並非隨時隨地都能驗出來,若是檢驗陰性就放行,恐有漏網之魚。他同時指出,冰島原有很長一段時間國內案例非常零星,但自從進行普篩後,短短半個月就造成社區感染。

「偽陰性者」恐造成防疫破口

對於德國入境普篩的政策,漢堡市長曾薛爾接受《明鏡周刊》採訪時強調,德國衛生部長斯帕恩(Jens Spahn)犯下嚴重錯誤,為了不實施隔離而採普篩,恐出現漏網之魚,防疫配套不能缺乏隔離。

他提到,許多入境普篩測試為陰性的人,在篩檢幾天後轉為陽性,偽陰性者也會在入境普篩的政策下造成防疫破口。德國聯邦政府則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可能的解決方案。

德國學者建議終止普篩

根據德媒《時代週報》報導,德國從8月起施行入境普篩,要求自風險地區前往德國的旅客,必須接受強制篩檢。入境普篩上路約兩週後,德國知名病毒學家克德羅斯滕(Christian Drosten)向柏林市長穆勒(Michael Müller)及衛生參議員卡萊奇(Dilek Kalayci),建議中止在德國機場免費的入境普篩政策。

德羅斯滕提到,由於「全世界必要的試劑和消耗品僅有一定額度」,目前產能正在耗盡,檢測實驗室已達到負荷極限。

他還簽署了一份機構內的文件,其中表示「柏林的實驗室在過去幾週內已經無法再對前來德國的旅客進行檢測,呼籲採取其它策略」。

德試驗室瀕臨崩潰  支持普篩者應借鑑

目前台灣有一批公衛學者不斷呼籲中央政府要實施普篩政策。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表示,現在科技進步的德國,用錯誤決策試驗給支持普篩的人看看,結果只試了2週「入境普篩」,篩檢實驗室、醫療資源就已經瀕臨崩潰,結論是「嚴重錯誤」。

責任編輯:林琮文

相關新聞
普篩不具必要性 陳時中:檢疫14天更有效
院會討論「機場普篩」?台政院:尊重指揮中心意見
研究:台全面「普篩」無助降低共肺病患死亡率
普篩有效阻絕疫情? 指揮中心:無其必要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