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世大觀】千古恨!張學良自稱罪人中的罪魁

人氣 14903

【大紀元2020年08月26日訊】觀眾朋友好!歡迎大家再次光顧《欺世大觀》。

75年前的這個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小男孩」和「胖子」。15日,日本向以中英美蘇4國為主的盟軍投降。中國人民在國民政府領導下浴血抗戰8年,犧牲差不多1300萬軍民,終於贏來最後的勝利。然而,僅僅過了4年,中國人民更大的噩夢又開始了,一直到今天70年還沒結束,而且無辜死去至少8000萬同胞。而所有這些,都和兩個人的陣前叛變有著絕大的關係。這倆人就是張學良、楊虎城。

中共有個雙百「英雄模範」人物名單,張學良、楊虎城這兩個國軍將領赫然在上,還被稱作中共「大恩人」,中共稱張、楊為「千古功臣」、「民族英雄」。

然而,大家都沒想到,晚年的張學良卻稱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直接否定了中共的評價。為什麼呢?今天的節目就先說說張學良。

日本入侵東北 張學良親下「不抵抗令」

張學良是奉系軍閥張作霖的長子。1928年5月北洋政府瓦解時,最後一任統治者,也就是人稱東北王的張作霖張大帥不聽日本要他死守燕、冀的命令,撤回東北。6月4日凌晨5點,張作霖坐火車出山海關時,被日本關東軍在皇姑屯炸死。

父親死後,張學良繼任東北保安總司令,人稱少帥。當年底,東北易幟,由五色旗改掛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宣布服從南京國民政府,使中國從形式上走向了統一。張學良被國民政府任命為陸海空軍副司令、東北四省奉天、吉林、黑龍江、熱河邊防司令長官。

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在短短三個月內占領東北,張學良的罪責無法推卸。據他生前唯一授權的《張學良口述歷史(訪談實錄)》披露,日軍進攻東北時,下達不抵抗命令的不是蔣介石,而是他自己。

不過,在中共各種歷史書中,蔣介石卻替張學良背了幾十年黑鍋,被刻畫了不抵抗日軍侵略的不堪形象,以彰顯中共發動西安政變的合理性和其在抗戰中的所謂「巨大作用」。

張學良《口述歷史》中親口承認,是自己在北平下達了不抵抗命令,而且「九一八」晚上,蔣介石也不在南京,在南京去江西的軍艦上,蔣第二天到南昌後才知道東北出事了,還不是張學良報告的,是上海來的消息。就是說,「九一八」不抵抗命令確實和蔣公沒一毛錢關係。

在口述歷史中,張學良也解釋了自己下達不抵抗命令的原因。一是「判斷失誤」,不知道日本人的陰謀很大,以為是小打小鬧;二是不論在武器裝備還是精神素質上,他都認為東北軍打不過日軍。打輸了還得割地、賠款,麻煩很多。

加入中共 發動西安軍事叛變

1931年,蔣介石為了集中精力抗日,制定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並發動了對中共紅軍的五次圍剿。紅軍在國民黨的第五次圍剿中遭到致命打擊而被迫逃亡,卻打腫臉自稱戰略轉移「北上抗日」。在經歷了所謂長征後,在陝北重新建了根據地。

此時中共背後的蘇聯開始面臨東西方戰爭的威脅,因此命令各國共產黨改變策略,謀求與所在國政府建立反對法西斯的「民族統一戰線」,以便「武裝保衛蘇聯」。在中國就是要求中共「聯蔣抗日」。但蘇聯採取的策略沒變,還是既要建立統一戰線,又要通過建立統一戰線實現共產黨的領導,為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而鬥爭。

在蘇聯的指示下,1935年8月1日中共發表「八一宣言」,一面慷慨激昂宣稱要與國民黨共同抗日;另一面又要「大家起來,衝破日寇蔣賊的萬重壓迫,勇敢地與蘇維埃政府和東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組織全中國統一的國防政府……」取代正在抗日和積極準備全面抗日的中華民國政府。

大家注意了:這是紅軍殘部歷經一年多輾轉逃亡後,也就是日本侵華已經四年,中共才在蘇聯的命令下,第一次喊出抗日的口號。從此,開始了借抗日而反蔣、保命和擴張的共產革命「新階段」。現在看來真夠狡猾。

共產黨一直是蔣介石的心腹大患。當時國民政府任命蔣介石擔任西北剿匪總司令,東北軍張學良、西北軍總指揮楊虎城為副總司令,共同剿共。沒料到,在中共策反下,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武裝軍事政變,劫持了前來剿共督戰的總司令蔣介石,並殺死了蔣公衛士排全部67名警衛。「雙十二政變」震動海內外,甚至改變了歷史。

九十年代中國大陸報刊曾公開揭露了一個祕密:當時「張學良決心殺蔣並已選定殺蔣人選」,還有張、楊要和中共紅軍聯合打到南京、建立「西京」,包括事變一旦成功便成立「西安聯合國民政府」;並不是中共史書後來宣稱的,張學良僅僅提出停止剿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等簡單主張。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不等於是在南京國民政府之外新成立一個政府嗎?這是什麼性質的政變呢?按照當下中共的說法,就是「叛亂」、「叛國」。

另據中共黨建雜誌披露,中共中央統戰部原部長閻明復曾就張學良是不是中共黨員的問題,問過張學良的祕書、後來叛變成為中共開國上將的呂正操,呂明確答覆說:「張漢公是中共黨員。」

在口述歷史中,張學良也曾講了一句:「也可以說我就是共產黨。」但對於他如何申請入黨,怎樣被批准為共產黨員的事,他都絕口不提。他還絕口不提自己與中共的關係,以及要成立西北國民政府那件事。

張學良在口述中還透露,西安叛變自己名義上是主角,其實楊虎城才是主角,因為楊的妻子謝葆真和部下大多是中共黨員。

中共幕後策劃 遭遇尷尬

真實歷史是,西安軍事叛變的幕後策劃者不是張、楊而是中共。事變發生當天,毛澤東發電報向斯大林匯報,說西安事變是「根據張、楊、共三角聯盟抗日反蔣的協議而發生的,中共中央已積極推動張、楊堅決與蔣分裂」。

然而,出乎張、楊意料的是,對西安軍事叛變,全國各界一片抗議譴責之聲。清華大學的教授更是一致反對,曾被中共吹捧為戰士的聞一多態度猶為鮮明。他和朱自清、馮友蘭等一群著名教授,起草了「清華大學教授會為張學良叛變事聲明」。平日在課堂上從無多餘之言的聞一多,此時也拋開講義,怒氣沖沖地說道:「真是胡鬧,國家的元首也可以武裝劫持!一個帶兵的軍人,也可以稱兵叛亂!這還成何國家?國家絕不容許你們破壞!領袖絕不容許你們妄加傷害!」曾經態度曖昧的各地方勢力也一致討伐張、楊。

最讓張、楊沒想到的是蘇聯的反應。擔心蘇聯面臨東西線同時作戰困境的斯大林,事變發生後立即親自擬電命令中共:絕不容許殺蔣。結果,希望借張學良之手殺蔣的毛只好派周恩來去說服張、楊,並面見蔣介石開脫中共。在周恩來開口「校長」,閉口「校長」,還動以「天倫之情」,一再向蔣保證能讓被扣留在蘇聯的蔣經國回國,讓他們父子團圓之後,才得到原本決意以身殉國的蔣公的原諒和許諾,即停止剿共、聯合抗日。

西安軍事叛變後果

西安叛變的直接後果,是讓中共獲得了生存空間,從而開啟了之後的中華民族厄運。蔣介石在《西安半月記》中痛心地說:「此次事變,為我國民革命過程中一大頓挫。八年剿匪之功,預計將於二星期(至多一個月)可竟全功者,幾乎隳於一旦,而西北國防交通,經濟建設,竭國家社會數十年之心力,經營敷飾,粗有規模,經此變化,損失難計。欲使地方秩序,經濟信用恢復舊觀,又決非咄嗟可辦。質言之,建設進程,至少要後退三年,可痛至此」。

此外,早已發話「對西安事變絕不坐壁上觀」的日本軍閥,深有「此時不滅中國,將無來時」的感喟,從而提前了全面侵華戰爭的時間表。西安事變後僅半年,1937年7月7日,那一場由中共所一心盼望的「被侵略戰爭」,便終於在日本軍閥的瘋狂發動下,簡直就是在中共的直接誘發下,全面爆發了。

西安兵變的惡劣後果,甚至讓當時共產國際的蘇共領導人季米特洛夫也說中了。他在日記中寫道:「張學良的行動,不論他的意圖如何,客觀上只能損害把中國人民的力量團結在抗日統一戰線中,並會鼓勵日本對中國的侵略。」

自此,中共為避免被國軍一舉消滅,口頭高調鼓動「抗戰」,實則利用日軍進攻中國,自己從中漁利,伺機坐大的險惡陰謀,終於完成,也讓中華民族遭遇了亘古未有的8年巨大戰爭創傷。

可以說,沒有西安軍事叛變,共產黨早就被消滅了,中國現代史也將被改寫。因此,作為政變直接發動者的張學良和楊虎城,理應被視為歷史的罪人。

張學良拒絕回大陸

面對全國的聲討,蘇聯、中共的「背信棄義」,盲從輕信的張學良陷於深深的懊悔中,因此決定12月25日陪同蔣介石飛回南京,以示負荊請罪之意。張學良送蔣回南京後,被國民政府高等軍事法庭會審宣判,以「首謀伙黨,對於上官為暴行脅迫」之罪名,判處有期徒刑10年,褫奪公權5年,次年1月1日國民政府明令公布。張學良隨後被囚禁、軟禁,又隨蔣到台灣。他九十年代在美國定居,2001年去世。

頗有意味的是,張學良有生之年,無論竊國後的中共怎樣「盛情邀請」,再也沒有踏上故土一步。

自稱「罪人中的罪魁」

各位看官,您肯定想知道張學良後來如何思考自己發動西安事變的吧?是這樣的。1954年,張去見過蔣介石之後,寫了《西安事變反醒錄》。張認為自己當時對共產黨認識不清,為實現抗日心願,以致害了國家,害了人民,十分後悔。蔣介石次子蔣緯國生前曾回憶與張學良幾次喝酒的情形:「他酒醉了之後就抱著我痛哭說,老弟啊,我這老哥哥做錯了事啦!」這也真應了那句話:一失足成千古恨!

張學良晚年虔信基督教。他1990年6月1日九十歲生日時,引用《聖經》中的話說:「我是一個罪人,是罪人中的罪魁。」據悉,張從來沒有抱怨過蔣介石對他的囚禁。他1991年到美國後,《紐約時報》曾採訪過他。他在解釋為什麼決定送蔣離開西安並自願接受懲罰時說:「那是叛亂,我不得不負起責任。」

可惜的是,他醒悟得真是太晚了。而更可恨的是,抱憾離世的張學良至今仍被中共用來洗腦中國人,稱他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您看了這期節目,當然會明白他到底是共產黨的英雄、功臣,還是自己說的「罪魁」。

書說完了,我們下集「楊虎城」再見。

欺世大觀》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相關新聞
劉子真:張學良眼中的官二代
張學良晚年拒回中國大陸 在美拒見江澤民
林輝:還原中共「英雄模範」之張學良
張學良園區3週年慶祝活動10月1日展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