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戶外用餐與開放街道永久化引議

華埠社區批項目帶來噪音 外賣郎沒停車位就掉單 埃姆赫斯特社區稱阻礙交通

人氣 189

【大紀元2021年10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為了應付突如其來的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紐約市自去年4月開始,先後推出「開放:街道」(Open: Street)與「開放:餐廳」(Open: Restaurant)等項目;隨著疫情走向不明,市議會在5月立法通過「開放:街道」永久化,下一個目標則是永久化「開放:餐廳」。

伴隨商業活動復甦與交通逐漸熱絡,曼哈頓華埠社區、皇后區埃姆赫斯特(Elmhurst)社區對「開放:街道」,及「開放:餐廳」的使用感受,出現與市府當局相左的意見,其中除了反映項目的選址明顯影響民生外,民間不滿的情緒也含有商家因疫情重創經濟而產生的焦慮感,以及老社區難以根治的經濟問題。

戶外用餐區占車位?

本報接獲餐廳業者投訴,指曼哈頓下城華埠商圈有戶外用餐區在勿街(Mott St)閒置,不僅占用停車位,還導致外賣郎不願冒吃罰單的風險停車接單,餐館也因此丟單。

此前,曼哈頓第三社委會已因戶外用餐區給社區帶來噪音、衛生髒亂問題,在聽證會上大力反對市交通局欲推行的戶外用餐永久化項目。

華埠商業改進區(Chinatown BID)行政總監陳作舟受訪時直言,華埠的經濟問題是近三十年來的積弊;從911恐怖攻擊之後,泊路(Park Row)被封,加上長途巴士被撤點,每年損失六百萬遊客量;而現在到處都有華人社區,民眾已經不一定要搭長途巴士來華埠感受家鄉味了。

陳作舟表示,他了解當地餐館經過疫情重創,經營者對生意受損會有焦慮感,但華埠共有3000多個停車位,絕大多數約1000個停車位事實上都給公務員占用了,而華埠的「開放:街道」與「開放:餐廳」項目總共才占用100個停車位;他曾向市府單位提問:「你們公務員如果要在這裡停車,可不可以三餐都到當地消費?」

至於東百老匯酒吧叢生導致的噪音問題,陳作舟指出,華埠中心商圈沒有這樣的問題,當地商家在意的反而是夜歸不安全;例如今年2月下旬,不過晚上6點多,哥倫布公園外就發生年輕華裔男子遭人持刀重傷,當地許多商店與餐廳因此提早關閉讓員工早點回家。

值得餐飲業者注意的是,「開放:餐廳」永久化項目還在聽證會階段,陳作舟對此表示,市交通局將在這期間制定出更詳細的戶外用餐區建設規範,一旦確定相關規範的罰款,不按照規矩建設的用餐區將要吃上罰單。

傑克遜高地34大道每日封路12小時

皇后區埃姆赫斯特傑克遜高地(Jackson Heights)的34大道(34th Ave)因「開放:街道」,每天自上午8點(現改為7點半)至晚上8點,長達12小時封路;長期下來,當地居民在通勤與道路使用權上,與當局意見相左。

上週六(9日),當地社區與民團、民選官候選人走上街頭抗議,要求將「開放:街道」移出34大道。

10月9日,市議員候選人傑斯瓦爾(Suraj Jaswal)與社區集會抗議反對關閉34大道。
10月9日,市議員候選人傑斯瓦爾(Suraj Jaswal)與社區集會抗議反對關閉34大道。(傑斯瓦爾(Suraj Jaswal)提供)

皇后區埃姆赫斯特選區市議員候選人傑斯瓦爾(Suraj Jaswal),9月22日即投書當地媒體「Jackson Heights Post」,文中指出「開放:街道」適用於紐約市的暑假期間,因為紐約人會外出旅行,不一定待在城裡;但現在商業正在回歸,繼續封閉34大道就不合適。

文中表示:「城市街道是為交通而設計的,這對於傑克遜高地關閉的第34大道的半哩路(從69街到93街的兩條車道)尤其如此。」

傑斯瓦爾14日受訪時表示,當地民眾想要反映心聲,但是民選官並沒有回應;「紐約市是商業城市」,「民眾需要駕駛交通工具去工作」,「如果你想要給居民找個可以放鬆的地方」,「你應該要選擇其它地點」,「(關閉34大道)不是解決辦法」。◇

責任編輯:李悅

相關新聞
紐約市22日迎第二階段重啟  5000餐館可申請戶外用餐
紐約市交通局為戶外餐廳提供免費過冬用品
紐約市府頒緊急行政令 週一禁非必要旅行
【疫情7.12】進入餐廳商場 法要求出示COVID證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