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應鏈陷危機 港口營運商料情況將持續

人氣 1027

【大紀元2021年10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姜琳達洛杉磯報導)世界上最大之一的港口運營商警告,全球供應鏈的瓶頸將持續2年左右的時間,這些問題也將導致貨運運輸成本的上升。

迪拜環球港務集團(DP World)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蘇爾坦·艾哈邁德·本·蘇萊姆(Sultan Ahmed Bin Sulayem)近日接受彭博新聞社採訪時說:「全球供應鏈在疫情開始時就處於危機之中。」他預計這種情況將持續到2023年。

蘇萊姆帶領的集團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運港口和貨運碼頭運營商之一。他表示,中國在出現疫情時不斷關閉港口的策略,導致世界上很多製造商無法及時獲得商品,甚至出現嚴重的拖延現象。因此,他建議擺脫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不管是港口、船舶還是倉庫,當其中一個受到影響時,隨著延誤的累積很快就會導致螺旋式下降的(惡性循環)。」全球最大貨櫃輪集團馬士基(A.P. Moller-Maersk)在9月中旬的一份更新聲明中說,「這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海上航行和運送貨物的能力。」

上週,代表卡車司機、航運和航空工人的多個行業團體也向聯合國大會發出警告,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就會出現「全球運輸系統崩潰」。

港口擁堵、運費飆升致商家陷入困境

王先生所工作的公司位於加州舊金山奧克蘭(Oakland),是一家從馬來西亞進口乳膠、丁腈橡膠手套;從中國進口個人防護設備、口罩、隔離衣等產品的貿易公司。

他對大紀元記者說,目前美國最大的集裝箱港口——洛杉磯港(Port of Los Angeles)以及鄰近的長灘港(Port of Long Beach)異常擁堵、找不到倉位,加上海運費飆升等情況,致使他們陷入可能斷貨的困境。

「從中國和馬來西亞進的貨,租不到倉位。」他說,一些商品、櫃子早已做好,但船務代理從9月份開始找倉位到現在都找不到。「我們還有一個40英尺的手套貨櫃在馬來西亞,找不到可以來奧克蘭港的倉位。船務代理告訴我們,所有承運人拒絕奧克蘭的訂單。」

王先生說,最讓他們為難的是,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航運費飆升了好幾倍。就他們公司而言,「2019年前,正常一個集裝箱的海運費約是1,400美元到2,000美元,現在價錢差不多是2萬美元」。

早在8月份時,中國至美國的40英尺集裝箱費用已經達到超過2萬美元。如果當前的困境持續下去,存貨不多,王先生說「就會斷貨」。

美國最大港港口擁堵已持續數月

在9月15日的洛杉磯港每月更新會議上,洛杉磯港口執行董事塞羅卡(Gene Seroka)提醒消費者,要提前為即將來臨的假期購物季早做打算。

美國玩具工業協會執行副總裁德斯蒙德(Ed Desmond)也表示,由於航運擁堵危機、配銷通路系統效率變低、勞動力短缺等多種原因,在接下來的購物高峰期時可能會出現商品短缺或種類不全的情況。

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擁堵情況在過去數月中一直存在,還出現了上百輛船隻被迫徘徊在附近海域,大量集裝箱船無法按時卸貨。

根據南加州海事交易所(Marine Exchange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海運報告,截至10月5日早上7點,共有144艘船擠在雙港,包括有90艘集裝箱船,其中有63艘在錨地或漂流區等待,27艘船在泊位。「這還不包括聖地亞哥、舊金山或其它地方,只是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總和。」海事交易所執行董事洛蒂特(Kip Louttit)說。

從海洋運輸系統的角度來說,洛蒂特表示,目前港口的擁堵情況並沒有造成安全隱患,因為他們日常的工作就是保持港口和船舶的安全、可靠和無害環境。然而,對於供應鏈而言,港口擁堵帶來諸多嚴峻挑戰。

「貨物沒有像預期那樣迅速到達它應該去的地方。正常情況下,停在錨地或漂泊區船隻數量通常是17艘,但現在卻有88艘(積壓在港口)。」他還說,「對於集裝箱船來說,現在有63艘在錨地或漂泊區,正常時應該只有0艘到1艘,這意味著有62艘集裝箱船被拖慢了進度。」

9月底,長灘港舉行的一次「供應鏈峰會」,主要目的是與聯邦、州以及地方利益相關者討論,如何解決供應鏈瓶頸、航運擁堵、價格飆升的現狀。◇#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新聞
西海岸最大港幾十艘貨船積壓 貨物遭滯留
航運價不斷飆升 大陸外貿企業難以承受
全球供應鏈受阻 運費飆升 或帶累歐美購物季
美西港口擁堵 專家建議消費者為購物季早打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