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圍城兩周年 一位流亡港青的自白(下)

人氣 227

【大紀元2021年1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綉惠洛杉磯報導)參與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因擔心遭「國安法」秋後算帳的Wesley Ho流亡洛杉磯。在理大圍城兩周年之際,他回憶那段抗爭歲月,期待有朝一日能「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

2021年8月31日,為紀念8‧31事件,揭港警打人真相,Wesley Ho赴好萊塢星光大道前聲援香港。(Wesley Ho提供)

Wesley說:「不論是流亡到海外,或留守的手足。每個人都背負不同的壓力,遠赴他鄉不是一個很開心的事,我也想回香港,要諒解,面對挑戰。被定罪、坐牢的手足,要堅持下去,沒有人會忘記你們,至少我不會忘記你們,希望有一日可以『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提起離開香港,Wesley有很多無奈與掙扎,他很佩服留下來對抗的香港人,對遭判刑的抗爭手足們有不捨,也有愧疚感。然而,雖然他幸運的逃離牢獄之災,但流亡海外,面對前景亦充滿迷茫。

2021年8月31日,Wesley Ho赴好萊塢星光大道前聲援香港。(Wesley Ho提供)

反思

儘管中共曾許諾「一國兩制」,香港可以「五十年不變」,但隨著教育改革、逃犯條例,以致後來的國安法、《基本法》第23條立法,香港自由的籠子越來越小,人權情況越來越差。Wesley認為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只是香港社會問題大爆發的一個契機,因為香港人從小受的教育、生活習慣與大陸人不同,在中共高壓統治下香港人一定會「站起來」反抗。

Wesley認為「躺平」是一種很無力的抗議,因為在大陸,無論你怎麼努力也比不過紅二代、官二代,中共的既得利益集團瓜分了所有中國人的勞動成果,中國人與奴隸無異。親中媒體引導輿論,批評香港青年因無法負擔高物價、房價所以才發起抗爭,Wesley說:「香港的高房價、高物價一直存在,大陸人一直跪著不起身,所以奇怪香港人為什麼不跪下,要站起來。」香港人反抗的核心,是要爭取人皆有之的自由、法治與民主。

Wesley認為就算沒有「反送中」運動,中共政府也會逐步收緊香港人的自由,只是時間快與慢的問題,他說:「接受小小的無理要求,以後更大的也會慢慢接受,如果不走出來,就不是香港人,是大陸人。」因為在中共統治下,大陸人慢慢被馴化,儘管沒有自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爭取自由。

很多小粉紅、親共者質疑香港人為什麼要抗爭,Wesley認為這就像鳥籠裡的金絲雀,去問老鷹為什麼要飛上青天,他不會去回應類似的挑釁,但香港人不想重蹈覆轍,不希望香港變成國內的環境。

深圳所見

1997年香港回歸初期,中共仍給予香港人足夠的「自治」空間,當時中港關係如同蜜月期,雙方互動頻繁。許多香港人赴內地工作,年輕人也會到深圳一日遊,Wesley說:「反修例之前,很多香港人去大陸玩,覺得大陸很不錯,但之後就不會去。」中共各種不同措施實行後,香港人開始意識到政治與生活息息相關。

Wesley說:「越來越多的限制、審查,香港電影產業也消失了。」香港開始推行「愛國」教育、香港人說粵語的權力被剝奪,這些事情逐漸累積,成為香港人走上街頭的原因。

Wesley表示過去並未認真思考過香港與內地的差異,去深圳玩時,主要是逛特別的商場、去海邊遊憩。當時覺得兩邊生活模式差不多,一樣的玩樂,可能有一點語言的差異,香港接觸資訊潮流快一些,大陸衛生條件差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可能是網絡限制,他說:「進入大陸以後,沒有Facebook(臉書),沒有Google(谷歌),什麼都沒有了。」

在美國繼續為香港發聲

來到美國以後,Wesley接觸到許多族裔的人,他發現絕大多數人都很支持香港的社會運動與抗爭。在海外與大陸人相處時,Wesley一開始還不敢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但後來遇到海外民運人士,不僅意氣相投,還接受了很多幫助。

2021年10月1日,Wesley Ho赴洛杉磯中領館前聲援香港。(Wesley Ho提供)

儘管中共刻意將爭取「五大訴求」的香港抗爭者醜化為黑衣暴徒,但對世界而言,香港人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這些是基本人權,是普世價值。Wesley說:「走到哪裡都是香港,當一個種子,去傳播這種思想。」儘管香港手足四散流離失所,但Wesley很有信心,期待有朝一日「榮光歸香港」,就像猶太人一樣,可以回到自己的家鄉。

雖然目前香港不能舉辦遊行,有嚴格的言論審查。很多人覺得在香港做不了什麼事。但Wesley認為這是一場持久戰,他說:「或許不是兩三年可以結束,但我們的價值觀、信念,可以告訴更多人,或許有小粉紅看了都可以清醒。」

Wesley在海外仍努力為香港發聲,除了呼籲國際關注香港,他也開始關切其他受迫害的群體。因為仍很多國家都受到集權壓制,古巴、緬甸都還在對抗政府;臺灣、藏族、維吾爾族、蒙古族,很多人都仍受中共迫害。

Wesley說:「有些人獨善其身,他沒有覺得不自由,那是因為社會主義的鐵拳沒有砸到他身上,但遇到問題時,可能就沒人幫他了。」他希望人們可以想的長遠一點,要去爭取發聲,他說:「香港的老人家都會走上街,一定要記住發聲,讓大家記住。要不然就會被忘記,寄望下一代打贏這場仗。」因為那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未來。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流亡港青:要走就趕快 以後可能走不了
洛城流亡港人談香港新聞及言論自由現況
流亡港人:從奧斯卡頒獎典禮談港產片沒落
跨世代流亡港人憂香港未來教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