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史上「最進步」市議會出爐

18名AOC式的進步派進駐 來自多元族裔 最小23歲 參加「黑命貴」運動

人氣 706

【大紀元2021年1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或許是近無懸念的市長爭奪戰讓人缺乏投票興趣,位於華社的幾個投票站昨(2)日顯得冷清,但積極出來投票的人,把更多類似歐凱秀(AOC)的年輕激進政治代表送進了市議會。普選結果顯示,紐約的下一屆市議會將是歷史上最多元化、最進步的市議會。

市議會競選可能是更能衡量紐約市政治方向的晴雨表。今年市議會51個席位中的2/3(32席)重新競選。激進團體背書的候選人昨天獲得極大成功,反映了一種激進的力量,將市議會進一步向左移動。

進步團體本次選舉背書了許多名候選人,其中20名來自工人家庭黨(Working Families Group, WFG),6名來自美國民主社會主義者紐約分會(NYC-DSA),8名來自布碌崙的「新國王民主黨」(NKD)。

昨天普選獲勝的有25人,包括WFG背書的17人,DSA背書的2人,和NKD背書的6人。WFG支持的人幾乎全部勝出,除去三個團體重合背書的部分,18名勝選的進步派非常多元,其中許多是第一代、第二代移民,來自波多黎各、孟加拉、多米尼加等代表性不足的群體。

例如新當選的布碌崙區長雷諾索(Antonio Reynoso)來自多米尼加,今年38歲;新當選的布碌崙公園坡39選區孟加拉裔市議員哈尼夫(Shahana Hanif)是社會主義女權組織者,今年30歲,她是DSA成員但未獲黨組織背書,但她獲得AOC的背書,並利用孟加拉婦女激進社區的力量,首次參選即大獲成功。

23歲的奇奧塞(Chi Ossé)是「黑命貴」運動的一個突出人物,首次參選就在布碌崙皇冠高地的第36區市議員競選中輕鬆勝出,或成為市議會最年輕的議員。他的主要政見是「氣候正義」。

出生於波多黎各的阿維萊斯(Alexa Avilés)是謝爾曼基金會(Scherman Foundation)的項目主管,將接替萬齊家任職布碌崙八大道日落公園區市議員, 她是DSA背書的民主社會主義者。三個月前她曾對政治雜誌City&State說,如果另一名社會主義者卡班競選下一屆市議長,她「絕對支持」。

贏得皇后區22選區市議員競選的卡班 (Tiffany Cabán) 是DSA背書的社會主義者,波多黎各裔,今年34歲。卡班一直是撤資甚至「廢除警察」運動的熱心倡導者,反對建新監獄,她在2019年爆冷勝出皇后區地區檢察官一職的強勁表現,令她成為紐約市DSA的領軍人物,並引發了人們對她接下來將競選什麼的猜測,結果她這次競選包括阿斯托里亞和長島市在內的第22選區市議員輕鬆勝出,這個華人占13%人口的地區也已成為左翼活動的溫床。

共和黨在市議會增加至少兩席

目前市議會只剩三個共和黨在席位上,分別是史坦頓島的第50和51選區,以及皇后區東南的第32選區。昨晚普選結果出爐,不但三個共和黨選區都守住了,華裔聚居的U大道第48選區市議員競選,出生烏克蘭的共和黨候選人維爾尼科夫(Inna Vernikov)勝選。共和黨在皇后區第19選區也有可能增加一個市議員席位。

但灣脊第43選區現任民主黨市議員紀思庭 (Justin Brannan) 遭遇共和黨的強勁挑戰,至昨晚12點40分開票98.25%時的數據,首次參選的共和黨候選人福克斯(Brian Fox)獲得了12145張選票(50.44%),略微領先紀思庭的11890張票(49.39%)。

根據州法,如果後選人的票差距小於總票數的0.5%,就會引發手動重新計票;若進行手動重新計票,將有法官監督計票過程。

新市長如何領導史上最進步市議會

中華公所主席、紐約州眾議員65選區D區民主黨代表于金山說,紐約市政治的左移並不讓他感到意外,紐約一向是激進派的大本營,尤其曼哈頓和三藩市是一東一西相對應,雖然個別地方溫和選民多,但對整個紐約的大局沒有變動的可能。

「共和黨在市議會51個席位裡只有兩到三席,不能形成反對黨的氣候,現在的反對黨,是民主黨中的溫和派系和激進派系之爭。」于金山說,目前看來,激進派占上風,是否以後長久都這樣,還很難說。

他認為市政府會有一個平衡的力量,政局就不會像三藩市或加州那樣,一去不可回復的狀況。「所以我們會看到,即使市議會走向一個非常非常激進的風向,但兩個市長候選人都是溫和派。雖然亞當斯的政策也採取了一些激進派的立場,但他的市政不會太偏頗。」

至於溫和派的市長能否駕馭一群各色版本的AOC?于金山相信,市長會有辦法控制,「市議會在很多情況下是橡皮圖章。因為51個市議員,市長隨時可以買通, 沒有什麼鐵板一塊的事情,大家都需要面對選民的壓力,跟市長妥協是隨時的。政治是眾人之事,眾人之事是妥協之事。」

左派專注於更大的意識型態問題

這些勝選的進步派有共同的政策線索,就是他們背後進步團體推動的議題:例如紐約的氣候正義、綠色新政、非公民投票、刑事司法改革,以及住房正義和租戶團體的「取消租金」運動等。

例如,NKD去年11月為雷諾索背書的網頁上寫道:「這是一場擁擠的競選,許多候選人都在爭奪席位以及黨的支持,這種支持不是免費提供的,通常涉及換取權力的幕後交易,這意味著普通布碌崙人不是優先選項。六名候選人中雷諾索是唯一一個明確符合NKD價值觀的人。」布碌崙新當選區長雷諾索則表示,要讓布碌崙成為世界「進步之都」。

38歲的雷諾索此前是代表威廉斯堡的第34選區市議員,專注於環境正義、警察改革、租戶權利和城市規劃改革等。他在擔任市議員期間和規劃區長願景中,一直想建立一個布碌崙全區範圍的受保護單車道網絡,投入資金來擴大共享單車的規模,將單車作為汽車和公共交通的替代品。

于金山表示,氣候正義不是紐約市單獨一個地方能做到,左派專注於更大的意識型態問題,而不是發展、安全和學校等傳統話題,那些很難實現的口號,就像蔡英文的「用愛發電」希望告別核能,最終大家反多花錢,社會福利導致重稅,對紐約整個經濟造成沉重壓力。

不過他相信,美國的政治像鐘擺一樣,像紐約這樣深藍的地方,一定會向左轉到極點的地方,然後會慢慢擺回來。現在20多歲、30多歲在後奧巴馬時代、社交媒體時代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進入政界,激進的年輕人要等碰釘子才回頭,「沒辦法,你選的誰嘛,選民是要負責任。」

「但美國還不至於走到更極端的情況,至少選票在老百姓手上,雖然老百姓並不珍視這張票的權利,但至少他手上握著這張票,所以政客還不至於走上猖狂的地步,這是美國民主政治的優點。」于金山說。

布碌崙華社的「十月驚喜」

自從紐約DSA的「社會主義明星」成員歐凱秀(AOC)在2018年當選紐約的眾議員後,DSA的成員激增,目前正處於一個成長的時期,向權力衝刺。

但今年普選,布碌崙八大道華人社區也被激活,許多年輕的福州人湧入選舉站投票支持共和黨候選人。「八大道華人被收容所計畫刺激一下,感到要出來投票。這是選舉前的『十月驚喜』。」社區人士凌飛說。

在政治術語中, 「十月驚喜」指的是選舉前發生一個改變游戲規則的事件,可能影響選舉結果。這個詞不僅用於總統大選,也適用於任何選舉。

凌飛說,最近八大道接二連三的被針對,讓當地華人意識到,要保衛華社的繁榮,只能靠華人自己自強。華人在抗議八大道單車道事件上體現了力量,但也只是臨時的聚集,對某一個政策抗議,這個問題解決之後,這個組織就散了。

他希望把華人的熱情鞏固下來,把自己社區的人力物力選票挖掘出來,轉化成實實在在的力量。「把綠卡變公民,公民變選民,選民變選票。利用社區的資源、資金和場所,做社區教育工作和半公益的公民培訓。」他把這稱為「深耕計畫」,此外還計劃做「育種」工作,培養華人的政治代表。

他說,曼哈頓和法拉盛屬於華人政治啟蒙早的,但不幸被民主黨人控制了,華人處於「跟著會贏的人走、跟著大隊走」的心態,他想盡量告訴大家,按理念投票而不是跟著會贏的人走。◇

責任編輯:李悅

相關新聞
皇后區三市議員女性參選人初選獲勝 孟昭文祝賀
布碌崙38選區競選 保守派對決極左派
市議員候選人黃敏儀拜訪台灣會館
29選區市議員候選人邁克:將致力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