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請穿破衣者吃一頓飯 收到的回報超乎想像

嫣華整理
在冰天雪地赴京趕考的秀才。(清·孫溫,Angie/大紀元合成)
font print 人氣: 961
【字號】    
   標籤: tags: , , ,

唐朝時,有一位姓牛的窮秀才,他已經通過鄉試的考試成為一名舉人了,正打算到京都再參加晉升考試,因此遠從家鄉河東(現今的山西省永濟市)前往長安(現今的陝西省西安市,全程約186公里)赴試。

牛秀才一路走到華州時,因下著大雪又天色漸暗,投宿在路旁一家小客棧中。由於天氣寒冷,就請店主為他做了熱騰騰的湯麵;正在用餐時,看見門口走進來一個衣衫襤褸的人。身為一名窮秀才,深知窮困的苦,看著這個人在天寒地凍的雪地裡竟穿著單薄的破爛衣衫,秀才憐憫地招呼他過來一起用餐。

那人感謝地說:「我一身窮苦,還弄不到一點錢,今天空著肚子走了一百多里路了。」說完連著吃了四、五碗,待吃飽喝足了之後,就疲倦地在秀才床前的地上躺了下來,不到片刻就睡著了,他的鼾聲大得像牛叫一樣。第二天一早,那個人跟秀才話別後,就匆匆離開了。

華州離長安還有一百公里的路,牛秀才又走了好幾天,才終於趕到了長安,接著他在客戶坊住下,不過這時盤纏也用完了。

秀才窮困飢餓,如何解困?

隻身赴京(唐代建都長安)趕考,牛秀才在長安舉目無親,無處可以借貸,錢都用光了怎麼辦呢?不但沒錢買東西吃,肚子餓得發慌,考試沒有結束還不能回家,就算要回家也還得支付住宿的費用。而身為一名舉人又不能上街行乞,他似乎已經走到窮途末路了。

陷入一籌莫展的絕境中,秀才在翻找行囊時,無意中摸到了三封書信,這才想起在華州跟他分食的那個人,這三封信是那人在離開前交給自己的。

在華州那天,還不到五更天,那人就把秀才搖醒,連連催促說:「請相公到門外來一會兒,我有重要的事要跟你說。」

秀才走出門後,那人說:「我並不是人,我是閻王的一個使者。昨晚讓相公招待,讓我飽餐一頓,想給你一些報答,現在請相公拿三張紙、筆和硯臺給我。」

拿到紙筆後,那人讓牛秀才站得遠遠的,而他自己往樹下一坐,接著從懷中取出一卷書冊來,他快速的翻看書冊,翻看幾頁似乎找到什麼,然後停下來,再到紙上寫兩行字;再翻找、再寫,很快地寫好了三封信,還慎重地把信件一一封好。

那人還交代說:「如果相公遇到無法解決的災難時,就請焚香後,按信上書寫的次序打開來看;一次只開一張,如果沒迫切需要的話就不要開信!」

他把信交給牛秀才後,往前走幾步,人就消失不見了。牛秀才接過那三封信,接著把信放進書囊中,不過心中不太把它當回事,所以沒多久就忘了。

冥使指路

這回真的無路可走了,總不能坐以待斃,讓自己活活餓死,只好估且試之了;於是焚香後,打開第一封信來,見上面寫著:「可於菩提寺門前坐。」

從客戶坊到菩提寺有三十多里地,牛秀才忍著飢餓,冒著大雪,騎著一匹借來的驢子,從大清早一直走到晚上才到達寺廟的門前。然後他把驢子繫好,接著照信中寫的,在寺門前坐下。

剛坐下,從裡面出來一個僧人,對秀才喝斥道:「如此大雪寒天,你到這裡來幹什麼?如果你要凍死在這裡,我們不是要受到牽連嗎?」

牛秀才說:「我是一個舉人,走到這裡正好天黑了,想借貴寺門前住一夜,明日就會離開。」

僧人說:「原來是個秀才,那就請進到院裡來吧。」

進了寺院後,僧人給牛秀才燒火做飯,還跟他聊了很久,知道秀才的姓名來歷後,僧人問:「不知道晉陽牛長官和相公有什麼關係?」

牛秀才說:「那是我叔叔啊!」

僧人拿出幾張紙,其中有晉陽牛長官的手筆,讓他辨認,牛秀才竟辨認得分毫不差。

僧人很高興地說:「晉陽牛長官從前曾經把三千貫錢寄存在我這裡,我等了許多年也不見他來取;如今我老了,無法保管這筆錢了,不如現在把這些錢交給你吧!」

牛秀才得到這筆錢後,用其中的一千貫錢買了住宅、車馬,又娶了妻子,添了僕人,從此變成了一個富人。

牛秀才參加長安的考試名落孫山,求取功名又沒有門路,一心指望獲得功名的他,於是燒了香,打開第二封信。見上面寫著:「西市食店張家樓上坐。」

按照信中所說,牛秀才果然找到了那個張家食店,登到樓上坐著。後來遇到幾個人,竟得以買官留在長安任職,並一路升遷,最後做到河中節度副使。

升任河中節度副使後,過一年病重,於是再度焚香,打開第三封信,見上面寫著:「可以交待後事了。」 於是沐浴更衣,接著寫遺書,不久就死了。

知道他的故事的親友都說,牛秀才能與他人分食,才能得到那三封信;而張良能為老人下橋取鞋,才能成就漢朝大業;所以不要小看小小的善舉,無所求的純善之心可能化來不可思議的奇遇呢!@

(事據《會昌解頤錄》)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朝正德初年,有一位王姓商人,是安徽人,已經年過三十還沒有子嗣。他的姑父擅長相面術。有一天見到王某,其姑父面露憂愁之色,對他說:「你到十月應該有大難,不能夠逃脫,怎麼辦呢?」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 雷州半島南渡河畔小鎮窯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國家各項運動對個人命運深刻影響下,展現堅強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狀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過河時吟誦的詩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狀元的資格便被褫奪了……
  • 根據《玉壺野史》卷一記載,曹彬滿周歲時,曹家舉行了慶生宴會。曹彬父母把上百的玩具和器物全都擺在宴席上。眾人也都好奇,小曹彬能抓到什麼呢?
  • 故事中的漁民救人不圖名、不圖利、不圖報,既幫淹死鬼修成了正果,自己因救了三個人積了很大陰德。自從淹死鬼做了土地神,漁民就再也不打魚了。而漁民也得到了福報,在神佛的護佑下,不管災年豐年,他家的莊稼年年豐收,家中事事順利,家境也慢慢富裕起來,他活到八十多歲無疾而終。
  • 《壽康寶鑑》裡記載的一個因果故事,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故事中藍潤玉的行為,在現代人眼裡,不僅不算啥錯誤,很可能還會被人以「痴情」「追求愛情」等來看待,會看成一段有「浪漫情愫」的「暗戀」及「美好回憶」。可是,他的行為卻遭到了天譴惡報。
  • 北宋初年,在益津關一地(現今河北省霸州市),名將楊延昭成功運用「火牛陣」大敗韓昌的五萬鐵甲騎兵,重現了這場經典戰役。
  • 鐵甲騎兵,是騎士與戰馬都穿著堅固鐵甲的兵種。他們同時具備極高的防禦與攻擊能力,主要用以前線衝鋒擊破步兵之方陣,在東西方戰史上都有過輝煌戰果的紀錄。在北宋時期的遼國也有著這樣一支精銳部隊,一度讓宋軍陷入苦戰,但這支部隊最後是如何被打敗的呢?這便是在河北當地流傳千年的楊門女將大破鐵甲騎兵的傳說......
  • 傳說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縣城的南門外就有一個。「海眼」有龍、各種神獸或神靈鎮守,不能輕易移動、打開,否則海水就會倒灌陸地,形成洪水災害,江陵城就發生過這樣的事。
  • 唐總督只信鬼話勘案,不重證據,差點造成一樁冤案;而江蘇司郎中紀容舒與刑部主事余文儀,雖遇奇事,仍盡忠職守,詳實勘查案件,最後讓一樁沉冤得以昭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