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5.14】遵循CDC指南 美多州止口罩令

人氣 2457

【大紀元2021年05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徐簡、戴芙若、李言綜合報導)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美東夏令時週五(5月14日)晚上7:00,全球的中共病毒(武漢肺炎、COVID-19)病例總數超過1.61億(161,482,418)例,死亡人數超過334萬(3,351,517)人。

5月13日(週四)單日新增的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部分數據或來自worldometer)

美國38,087例確診,802人死亡;
英國2,663例確診,11人死亡;
德國13,631例確診,402人死亡;
法國19,461例確診,131人死亡;
印度343,144例確診,4,000人死亡;
巴西74,592例確診,2,383人死亡;
俄羅斯8,259例確診,385人死亡;
日本6,367例確診,101人死亡;
韓國747例確診,2人死亡。

以下是有關中共病毒疫情的實時更新:

奧蘭多環球影城週六起戶外無需戴口罩

圖為2020年6月5日,佛羅里達州奧蘭多環球影城主題公園,戴著口罩的遊客在拍照。(GREGG NEWTON/AFP via Getty Images)

奧蘭多環球影城其網站上發布新安全準則宣布,在影城戶外公園時不必再戴口罩。

根據新指南,但在所有室內場所仍將需要戴口罩,包括商店和飯店,以及所有景點,從開始排隊到影城體驗結束為止。

遊客之間仍必須保持3英尺的距離。

遵循CDC更新指南 美國多州廢除口罩令

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修改了其關於口罩的指南後,美國多個州放寬或徹底取消了對口罩要求的限制。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週四宣布,再次修改其口罩指南,稱完全接種疫苗的人不再需要使用口罩,除非在室內人群極為擁擠的環境中。

儘管一些媒體仍對寬鬆的口罩指南持懷疑態度,但全美各地的州官員還是趁機放鬆了限制措施。包括紐約和新澤西在內的一些州已經表示,他們將審查其政策,並等待採用新的CDC指南。

截止目前,對已接種疫苗的人廢除口罩令的州有:康涅狄格州、佛羅里達州、伊利諾伊州、肯塔基州、密歇根州、明尼蘇達州、內華達州、北卡羅來納州、俄亥俄州、俄勒岡州、賓夕法尼亞州、馬里蘭州、特拉華州,以及弗吉尼亞州。

5月3日,佛羅里達州州長羅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已暫停了所有與COVID-19相關的當地緊急命令,包括口罩令。他還簽署了一項法律,限制了地方政府採取各種措施的能力,包括可能的「疫苗護照」。

據《棕櫚灘郵報》報導,德桑蒂斯還取消了在2020年9月實施的對全州範圍內餐廳容量的限制規定。

馬里蘭州取消口罩令 企業可自己決定

馬里蘭州州長拉里·霍根(Larry Hogan)週五宣布,將取消強制性的口罩規定。

霍根說:「整個州的企業和其它工作場所顯然可以自由地制定自己的口罩政策。」「州將不再有任何法律授權。」

他補充說,公共交通、醫療機構和學校將是僅有的例外。

週五該州的陽性率降至1.91%以下,是整個大流行期間的第二低。

完全接種疫苗 部分Costco商店內可購物

圖為位於加州伯班克的好市多(Costco)連鎖店。(ROBYN BECK/AFP via Getty Images)

好市多(Costco)週五表示,在沒有州或地方口罩強制性規定的美國商店,接種了Covid-19疫苗的顧客可以不用戴口罩入內購物。

該公司在週五在其網站上發佈的一條消息中說:「我們將允許完全接種疫苗的會員和客人無需戴口罩或面罩即可進入Costco。」

「 Costco繼續建議所有成員和客人,尤其是那些風險較高的成員和客人,戴口罩或防護罩。」

Costco不需要證明客戶已接種疫苗。而是說,「我們要求會員對此修訂後的政策以負責和尊重的態度合作。」

該公司指出,所有客戶仍將必須在Costco的藥房和其它醫療保健場所佩戴口罩。

明尼蘇達州終止口罩令

明尼蘇達州州長蒂姆·沃爾茲(Tim Walz)辦公室週五發布新聞稿說,明尼蘇達州執行委員會已批准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週四發布的口罩指南,終止全州的口罩規定。

新聞稿稱,沃爾茲週五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以終止該州的口罩令。

該新聞稿稱,該州州長還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以延長該州的和平時期緊急狀態,以維持其測試計劃和疫苗分發。

弗吉尼亞州取消對已接種疫苗人的口罩令

弗吉尼亞州州長拉爾夫·諾瑟姆(Ralph Northam)發布新聞稿,取消了全州範圍內對已接種疫苗人的口罩令。

諾瑟姆在新聞稿中說:「弗吉尼亞人一直在努力工作,我們看到了有效的疫苗數量和大大減少的病例數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安全地按時間計劃加快在弗吉尼亞州實施緩解措施的原因。」

諾瑟姆還宣布,該州將於5月28日放寬所有距離和容量限制,比計劃提前了兩週。

尼泊爾連續第10天報告8,000多新病例

2021年5月14日,加德滿都的一個火葬場,穿著個人防護服裝的員工在火化Covid-19死者。(PRAKASH MATHEMA/AFP via Getty Images)

根據尼泊爾衛生部發布的數據,尼泊爾在週五連續第10天報告了8,000多例新增病例。

截至目前,尼泊爾共有439,658例,死亡4,669人。在過去10天內,尼泊爾報告的病例約占總數的20%,死亡人數占總數的25%。

週三,美國國際開發署Covid-19特遣部隊負責人傑里米·科寧迪克(Jeremy Konyndyk)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聽證會上說,尼泊爾和印度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科寧迪克說:「最近,我們在過去幾週內又投入了1000萬美元,我們計劃提供更多的援助,以及將要運送的任何形式的援助,特別是在診斷和測試方面。」

古巴週五新增病例創歷史新高

古巴衛生官員週五報告了1,277例新增病例,這是自大流行開始以來每天的最高增幅。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迄今為止,古巴的確診病例總數升至120,561例。

衛生官員還報告了至少7例與中共病毒相關的死亡,使死亡總數達到785人。

34名共和黨議員寫信要求佩洛西取消眾議院的口罩令

圖為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在國會。(OLIVIER DOULIERY/AFP via Getty Images)

眾議院共和黨議員給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寫了一封信,要求她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最新建議取消口罩指導。

他們寫道:「我們敦促立即恢復正常的投票程序,並結束眾議院的強制性口罩要求。」這封信是由34名共和黨議員簽署的。

這封信繼續說:「美國國會必須作為一個榜樣,向國家暫時我們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恢復正常生活。讓我們遵循科學並恢復正常工作。」

佩洛西說,直到有更多的成員接種疫苗後,這些限制措施才會保留。

白宮:或修改聯邦建築口罩令

2021年5月5日,白宮新聞祕書詹·普薩基(Jen Psaki)在於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白宮詹姆斯·布雷迪新聞發布會(James Brady Press Briefing Room of the White House)上。(Alex Wong/Getty Images)

白宮週五(5月14日)表示,在整個政府中實施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最新口罩令需要一些時間,但聯邦建築的口罩規則可能很快就會發生變化。

白宮新聞祕書詹·普薩基(Jen Psaki)在新聞發布會上告訴記者:「正如你們所知道的,CDC的指導方針昨天剛剛發布。」她重申這些指導方針是「由CDC制定的,而不是由我們制定的,也不是由白宮制定的,更不是由總統制定的,這一點非常清楚。」

她說,口罩指南立即被白宮採用,作為適用於工作人員和記者的政策。

普薩基在談到新一輪規則時說:「我們正在努力實施它。」但她補充說:「可能需要幾天時間。但是,我當然希望在聯邦土地上,在聯邦建築上,將以這些准則作為一個指南。」

斯洛伐克週六結束為期八個月的疫情緊急狀態

政府發言人週五(5月14日)告訴CNN,斯洛伐克將於週六最終結束其持續了8個月的緊急狀態,因為本國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狀況「正在改善」。

但該發言人說,總理愛德華·赫格(Eduard Heger)呼籲公民「尊重剩餘的措施」並接種疫苗。

該國緊急狀態於去年(2020年)10月1日生效,此後因感染人數上升而多次延長。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斯洛伐克週四報告了328例新增冠狀病毒(中共病毒)病例和39例新增死亡。

印度變種病例增加 德國將英國列為「風險地區」

德國國家疾病控制和預防機構Robert Koch研究所(RKI)週五(5月14日)宣布,德國目前將英國列為「風險地區」。原因是首次在印度發現的變種病例數量增加。

根據RKI的更新,英國和北愛爾蘭,包括馬恩島(Isle of Man),以及所有海峽群島和所有英屬海外領地,現在一律被視為風險地區。

週四,英格蘭公共衛生局表示,本週英國的印度變種Covid-19(中共病毒)病例從520例上升到1,313例,較前一週增加2倍多。

英國首相鮑裡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週四承認,政府對印度變種在英國的傳播情況感到「焦慮」。

美交通部負責人提醒國人旅行口罩要求沒變

美國交通部長皮特·布蒂格(Pete Buttigieg)。(NICHOLAS KAMM/AFP via Getty Images)

美國交通部長皮特·布蒂格(Pete Buttigieg)週五(5月14日)強調,聯邦交通口罩規定沒有改變,並呼籲旅行的人尊重那些執行口罩要求的人。

此前,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週四宣布新的指導意見,即除特殊情況外,完全接種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疫苗的人不需要戴口罩或在室內或室外保持社交距離。CDC主任說,目前人們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仍需戴口罩。

運輸安全管理局週四也表示,9月13日之前,聯邦運輸口罩令將在商業航班、火車、公共汽車、船隻和航站樓內繼續執行。

在《華盛頓郵報》舉辦的一次活動中,當被問及在公共交通和航空旅行中佩戴口罩的規定時,布蒂格說:「這些要求沒有改變,但現在可好好利用這個機會,仔細看看CDC正在發布的內容,看看可能會有什麼新的指導。」

布蒂格還敦促旅行的人尊重執行這些要求的交通運營商和空乘人員。

「與此同時,對於旅行的人和通勤的人來說,非常重要的是認識到那些操作這些系統、這些車輛的工作人員——從公共汽車操作員到空姐,他們正在執行規定、規則和給予他們的指導。」布蒂格說。

他補充說:「當他們在工作中努力保證每個人的安全時,對他們表示尊重和支持真的很重要。」

CDC:學校秋天應該恢復全日授課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主任羅謝爾·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Erin Clark-Pool/Getty Images)

ABC報導,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主任羅謝爾·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博士週五稱,兒童們以及老師們應該期望在秋季能夠返回學校恢復全日授課。

她說:「我相信即將到來的秋天,我們所有的孩子,我們的所有教育工作者,我們的所有老師都應該計劃每週五天全職上班。」

她補充說:「我們現在有能力,從疫苗到測試、篩查,我們相信學校可以而且應該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地方,秋天人們可以回去。」

瓦倫斯基說,需要更多數據來提出關於Covid-19疫苗接種要求的建議,以便重返學校。

國土安全部:疫苗接種的美國聯邦僱員不再需要戴口罩

圖為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大樓。(Jason Redmond/AFP via Getty Images)

CNN報導,美國國土安全部週五稱,完全接種疫苗的聯邦僱員、現場承包商和聯邦建築物的訪客不再需要戴口罩。

國土安全部發言人瑪莎·埃斯皮諾薩(Marsha Espinosa)在一份聲明中說:「與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沃倫斯基更新的《完全疫苗接種臨時公共衛生建議》相一致,完全疫苗接種的聯邦僱員、完全疫苗接種的現場承包商以及完全疫苗接種的聯邦建築的參觀者不再需要戴口罩。」

法新社:疫情導致至少3,346,813人死亡

印度新冠疫情持續延燒,甚至蔓延到周邊鄰國。 (JEWEL SAMAD/AFP via Getty Images)
印度疫情持續延燒,圖為一處臨時火葬場在火化Covid死者屍體。 (JEWEL SAMAD/AFP via Getty Images)

法新社報導,自從中共病毒疫情爆發以來,法新社統計至少有3,346,813人死於Covid-19。

這些數字是根據每個國家衛生部門的每日統計計算的,不包括後來由統計機構進行的重新評估,例如俄羅斯、西班牙和英國。

根據最新一天的死亡報告,印度死亡人數最多,有4,000人死亡,其次是巴西的2,383人和美國的818人。

美國是受中共病毒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有32,852,998例病例中有584,487人死亡。

其次是巴西,有15,433,989例病例和430,417人死亡,印度有24,046,809例病例與262,317人死亡,墨西哥有2,375,115例病例以及219,901人死亡,英國有4,444,631例病例和127,651人死亡。

(註:中共隱瞞疫情,其真實數據遠高於統計數據。)

這些數據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略有不同。

意大利取消對歐盟、英國和以色列旅客入境隔離規定

2021年5月12日,意大利斯通波利:斯通波利島的鳥瞰圖,在海邊的房子,意大利的軍隊正在支持當地衛生機構注射COVID-19疫苗。 當局正在緊急為島上的居民接種疫苗,以期啟動依賴旅遊業的當地經濟。 (Fabrizio Villa/Getty Images)

意大利衛生部門宣布,意大利已經取消了對所有來自歐盟、英國和以色列的旅客的隔離規定。

從5月16日(週日)開始,所有從這些國家到意大利的旅客在抵達後的5天內將不再需要隔離。

去年四月,意大利加入了歐盟成員國名單,對來自歐盟內部其它國家的旅客施加了更多限制,並將這一規定延長至今年的5月15日。

隨著意大利準備重新對遊客開放,意大利衛生部長羅伯托·斯佩蘭薩(Roberto Speranza)週五表示,他已取消了對這些國家的隔離檢疫限制。

斯佩蘭薩說,入境義大利仍需要Covid-19測試結果為陰性。

據意大利安莎通訊社(ANSA)報告,意大利有超過800萬人接受了COVID-19的完全疫苗接種。迄今為止,意大利已註射了約2600萬劑COVID疫苗。

達美航空要求新員工接種疫苗

達美航空
圖為2020年10月5日,猶他州鹽湖城國際機場(Salt Lake City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一架達美航空的班機。(DANIEL SLIM/AFP via Getty Images)

達美航空將要求所有在美國的新員工接受針對Covid-19的疫苗接種,從而成為第一個發布此類要求的大型航空公司。

首席執行官埃德·巴斯蒂安(Ed Bastian)在週四晚間的接受CNN的一次採訪中表示:「將來所有加入達美的人,未來的員工,我們將要求他們接受疫苗接種,然後才能與公司簽約。」

他說,但是,公司並未對現有員工提出同樣要求。

巴斯蒂安補充說,鑑於其它國家可能的入境要求,未接種疫苗的員工可能無法在國際航班上工作。

達美航空週五在一份聲明中說:

「我們知道,疫苗是我們必須相互保護並終結大流行病的最好工具。」

達美航空稱對新員工要求使用疫苗的舉動很重要,因為「我們的業務正在恢復,航空旅行需求持續增長。」

美國防部:完全接種疫苗的工作人員不再需要戴口罩

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空拍圖。 (AFP via Getty Images)

國防部週五表示,如果工作人員已經完全接種疫苗並且已經超過最終疫苗注射時間兩週,則不再需要戴口罩。

在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Kathleen Hicks)週四簽署的簡短備忘錄中,國防部表示已做出此項修改,以符合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最新指南。

新的國防指南規定,對於已接種疫苗的人,不再需要在國防設施的室內或室外戴口罩,但在機場仍然需要戴口罩。

備忘錄中沒有有關社會疏離做法的指導。備忘錄還說,指揮官「不應」詢問某人的疫苗接種狀況,或使用疫苗接種狀況信息來做出有關員工遠程辦公的決定。

印度確診病例突破2400萬

2021年5月7日,印度斯利那加(Srinagar)的送葬隊伍中,身著防護裝備的親屬抬著一名Covid-19死者的遺體。(ABID BHAT/AFP via Getty Images)

根據印度衛生部公佈的數字,印度週五報導了343,144例新的Covid-19病例,使得感染總數超過了2,400萬。

週五還報告了4,000人死亡,死亡總人數累加至262,317人。自4月28日以來,印度每天的死亡人數都超過3,000人。

自大流行開始以來,印度在4月22日的新增病例數最高,為314,835例。 自那時以來,該國每天增加了30萬例以上的病例。

自本月初以來,印度已記錄了超過480萬例病例,當時的病例總數為19,164,969例。

迄今為止,印度已接種了179,177,029劑疫苗。印度衛生部週四發布的新聞稿稱,總共有40,516,082人接受了兩劑疫苗的注射,相當於印度13億人口的3.1%。

美國疫情: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前十州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美東時間週五上午9:00,中共病毒已感染了192個國家和地區的161,270,918人,導致至少3,346,881人死亡。在美國,所有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都報告了確診的COVID-19病例,共記錄了32,853,398例感染病例,至少584,495人死亡。

以下是確診感染病例最多的前十個州:

1.加利福尼亞州:3,764,400例
2.德克薩斯州:2,924,766例
3.佛羅里達州:2,282,613例
4.紐約州:2,079,749例
5.伊利諾伊州:1,361,569例
6.賓夕法尼亞州:1,182,589例
7.喬治亞州:1,113,411例
8.俄亥俄州:1,088,343例
9.新澤西州:1,009,521例
10.北卡羅來納州:987,837例

以下是死亡人數最多的前十個州:

1.加利福尼亞州:62,573人死亡
2.紐約州:52,866人死亡
3.德克薩斯州:50,840人死亡
4.佛羅里達州:35,929人死亡
5.賓夕法尼亞州:26,666人死亡
6.新澤西州:25,906人死亡
7.伊利諾伊州:24,671人死亡
8.喬治亞州:20,450人死亡
9.密歇根州:19,646人死亡
10.俄亥俄州:19,441人死亡

停辦東奧連署獲逾35萬網民響應

日本律師、前東京都長候選人宇都宮健兒將請願書交給東京都政府後,與「停止東京奧運會」標語合影。(KAZUHIRO NOGI/AFP via Getty Images)

一份要求取消東京奧運會的請願書今天提交給了主辦單位,該請願書在數天內已獲得了35萬份簽名,反映出在第四波疫情席捲日本的情況之下,公眾對舉辦東京奧運會的反對意見日益強烈。

據報導,該活動的組織者於5日中午起在連署網站Change.org發起「為了保護眾人的性命與生活,要求停辦東京奧運」的連署,到9日下午2時51分(約100小時後),簽名即突破30萬個,創Change.org日文版2012年上線以來最快連署破30萬人的紀錄。

「停辦東奧」的組織者、日本律師聯合會前會長宇都宮健兒表示,只有在日本能全心全意地歡迎遊客和運動員時,才應舉行國際運動會。

「如果舉行奧運會,寶貴的醫療資源將轉移到奧運會上。」宇都宮健兒說,上午他已親赴東京都廳提出請願書,另外也用電子郵件的方式向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及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IPC)提出請願。

當被問及「停辦東奧」活動時,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表示,她將繼續為舉辦「安全和有保障的」奧運會而努力。她在一次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雖然有全球大流行病,但舉行安全和有保障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是很重要的。」

內閣官房長官的外部顧問、嘉悅大學教授高橋洋一(Yoichi Takahashi)認為,日本的疫情在世界範圍看,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並不是很嚴重,如果採取正確的措施,完全可以召開無觀眾的比賽。現在反奧運的是左派政治勢力在炒作,日本有可能因此繳納罰款,如果奧運停辦,最受影響的將是為了奧運已拼搏多年的各國選手們。

日政府宣布北海道、岡山、廣島三縣亦進入緊急狀態

2020年9月17日,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在東京首相府舉行的記者會上講話。(CHARLY TRIBALLEAU/AFP via Getty Images)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週五表示,將追加北海道、岡山及廣島三縣納入緊急事態宣言。這個舉動顯示,日本疫情令人擔憂。

西村表示,北海道、岡山和廣島將於週日進入與東京、大阪和其它四個縣一樣的緊急狀態,直至5月31日。

政府最初提議對這三個縣宣布更有針對性的「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現在,該措施涵蓋了日本47個縣中的8個縣。

「在(與專家的)會議上有各種意見。根據這些意見,我們撤回了原來的建議,提出了這個新的建議,並得到了批准。」西村康稔說。

在宣布該消息之際,距離東京奧運會開幕僅剩10週。根據路透社的數據,日本的疫苗接種工作是先進國家中最慢的,只有3%的人口接種了疫苗。

英研究:輝瑞疫苗隔12週打 抗體反應更強

示意圖,圖為冷凍的輝瑞疫苗。(ARIANA DREHSLER/AFP via Getty Images)

一項英國研究發現,對年長者施打輝瑞疫苗時,將兩劑施打間隔時間拉長為12週,所產生的抗體比間隔3週施打者竟增加了3.5倍。

這項研究是由英國冠狀病毒免疫學聯盟(UK Coronavirus Immunology Consortium, UK-CIC)等單位支持的。

路透社指出,這是首次比較拉長施打間隔時間對免疫反應有何不同影響的研究。

英國先前建議,將輝瑞兩劑疫苗的接種間隔拉長為12週,讓更多人可先接種一劑疫苗。此前,輝瑞疫苗研發時的臨床試驗是採間隔3週,藥廠也建議間隔3週施打第二劑。

對英國拉長兩劑間隔時間的研究,輝瑞與合作夥伴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都表示,並無資料支持英國的做法,不過,可基於公共衛生考量斟酌使用。

這項研究的作者派瑞(Helen Parry)說:「我們的研究顯示,對年長者施打輝瑞疫苗,兩劑間隔時間拉長至12週,其抗體反應峰值顯著增強。」

這項研究檢視175名80~90歲接種疫苗的長者,結果發現間隔12週施打第二劑,抗體峰值反應較間隔3週施打者高3.5倍。不過,這項研究尚未經同儕審查。研究作者也表示,間隔幾週施打效果最好,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下結論。

台灣製COVID-19疫苗7月底上市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5月13日下午在總統府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後在總統府發表談話。(總統府提供)

台灣總統蔡英文週五說,目前台灣有三種COVID-19疫苗正在研發,其中一種疫苗將在7月底前上市。

在此之前,台灣與世界各國相比,基本上並未受到大流行影響,但由於本土病毒株不足,影響了台灣的疫苗研發。

台灣已預訂了幾十萬劑量的阿斯利康疫苗,並準備在今年稍晚訂購mRNA疫苗。

週五的國家安全會議上,蔡英文表示,一種台灣本地生產的疫苗將在三個月內上市。

蔡英文說,這款台製疫苗的第二階段臨床試驗已幾近完成。台灣當局召開這場國家安全會議,是為了應對目前發生在台灣北部的疫情。近幾天,台灣北部幾個縣市傳出了一起群聚感染,涉及了數十個病例。

當局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目前台灣總共有1,290例確診,其中1,073例為境外移入。週五總共新增了34個確診病例,其中有29例為本土個案。

英媒刊陳時中專文 台灣能幫忙建全球衛生體系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英國《金融城早報(City A.M.)》5月13日刊登台灣衛福部長陳時中的專文。他表示,台灣是全球應變疫情成功的國家之一,籲請WHO及國際社會體認台灣對國際社會的貢獻,台灣能幫忙建立全球衛生體系。

世界衛生大會(WHA)將在24日登場,台灣連續五年未受邀。

陳時中在專文中表示,「台灣因地理位置鄰近中國,曾被預測會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然而,因為有2003年對抗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經驗,台灣對流行肺炎的威脅有高度警覺,也知道何時該敲響警鐘。

陳時中表示,自2019年12月31日起,在大多數國家意識到COVID-19的嚴重性之前,台灣政府即啟動加強監測系統,自2020年1月21日發生首例確診個案後,台灣一直努力不懈遏制病情。至2021年4月,台灣僅有1086起確診案例、11例死亡。在台灣,大部分民眾維持正常的生活及工作,且曾締造2020年4月至12月連續253天無本土傳播的紀錄。

陳時中表示,在全球經濟萎縮的同時,台灣2020年的GDP增長約為3.11%,第四季更增長接近5%。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及合作,是台灣成功抑制大流行的重要因素。台灣政府努力符合民眾知的權利,並同時維護個人隱私與自由。儘管部分國家利用流行疫情作為控制手段,剝奪民眾獲取關鍵資料的方式,但訊息的公開一直是台灣政府處理疫情的關鍵原則。

「台灣在疫情期間從未限制民眾自由表達、集會及參與公共活動等。雖然這是由於台灣的傳染率低,然而保護人民的自由仍是政府的核心目標。」陳時中強調。

「台灣是全球應變疫情成功的國家之一」,他強調,但促使台灣成功的重要因素必須在世界各國推廣,必須建立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新興傳染病威脅的監測及警報系統。

詳請請閱原文

安徽爆發疫情 三地上升為中風險地區

2021年5月13日,中國安徽省阜陽市,準備接種Covid-19疫苗的人們在登記信息。(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病毒疫情在安徽爆發。安徽六安市、合肥肥西縣接連出現確診病例,其中六安兩個地區及合肥一地被調為中風險區。

5月14日,安徽省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辦公室發出通告稱,5月13日凌晨,在六安市裕安區世立醫院的就診患者張某某核酸檢測為陽性,最後確診。

13日上午11時許,與張某某的密切接觸者、合肥市肥西縣李某某核酸檢測結果亦為陽性,最後確診。

據查,李某某為江蘇省無錫市某某集團員工,主要從事攝影營銷培訓,5月1日曾在遼寧省營口市鮁魚圈區停留,後從大連乘航班飛至合肥;2日在六安市某某影樓開展培訓。張某某就職於該影樓,近期一直沒有離開安徽,培訓期間,張某某曾經聽課,並與李某某共同就餐。

根據合肥14日上午新聞發布會的通報顯示,上述李某某(女,27歲)的同事呂某(女,31歲)也確診。

目前,李某某、呂某均被轉移至合肥市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疫情爆發後,安徽六安有兩個地區及合肥一地被調為中風險區。

自2021年5月14日起,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浙東商貿城和裕安區百川明庭小區疫情風險等級被定為中風險,兩區其它區域低風險等級不變。

通報稱,金安區浙東商貿城和裕安區百川明庭小區居民接受管控措施,兩小區所有居民進行核酸檢測。

最新消息顯示,原定於14日在合肥開幕的2021第十四屆安徽國際茶產業博覽會宣告延期。

詳情請閱原文

加州失業金積壓件數達到近兩個月新高

示意圖,圖為加州求職者在就業博覽會上索取工作機會傳單。(David McNew/Getty Images)

加州就業發展部(EDD)積壓的首次失業金申請達到近兩個月新高,約111萬名勞工深受當局的官僚制度所害。反觀全美上週首次申請失業金的人數創下自疫情爆發以來的新低,為47.3萬人。

雖然加州上週首次申請失業金的人數有些微下降,但目前的申請件數仍遠高於中共病毒(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前的水平,這也表明該州大量的失業勞工導致當地的經濟搖擺不定。

根據美國勞工部(U.S. Department of Labor)的報告,截至5月8日的當週,加州有70,744人首次申請失業金,比前一週減少324人。

2020年1月、2月,加州尚未實施經濟封鎖,當時首次申請失業金的人數平均每週有44,800人。目前的申請人數較當時高過57%。

美國勞工部的數據也顯示,全美上週首次申請失業金的人數創下自疫情爆發以來的新低,為47.3萬人,比前一週的50.7萬人減少3.4萬人。這是全美連續第五週下降,遠低於1月的峰值90萬人。

美國喬州宣布經濟復甦計劃 6月停發聯邦失業金

喬治亞州州長布萊恩‧肯普(Brian Kemp)於2020年4月27日在州議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向媒體發表講話。(Kevin C. Cox/Getty Images)

喬治亞州州長布萊恩‧肯普(Brian Kemp)週四在宣布該州的經濟復甦計劃時表示,喬治亞州將結束參與聯邦失業救濟計劃,包括聯邦提供每週300美元的額外失業救濟金。

喬州將於6月26日停止四項聯邦失業救濟計劃,這些計劃是由CARES法案和隨後的救濟方案制定的,包括3月通過最新的1.9萬億美元的2021年美國救助計劃法案。新一輪救助計劃中,除了給每人加發1400美元現金外,還為那些失業者提供每週300美元的額外聯邦救濟金,直至9月6日。

肯普在一份聲明中說,在9月前結束這些福利補助的舉動是「為了建立我們的(經濟)勢頭,加速經濟全面復甦,並讓更多的喬治亞人回到高薪工作崗位」。

州長辦公室表示,一旦喬治亞州退出聯邦救助計劃,州勞動部門將繼續向符合條件的喬治亞人提供常規的州失業金,每週最高補助金為365美元。

該州勞工事務專員馬克‧巴特勒(Mark Butler)說,該部門「在過去的14個月裡已經發放了近220億美元,在喬治亞人最需要的時候,以支持處於這場疫情危機中的家庭支付抵押貸款、電費和食品雜費」。

加國首席衛生官:可能混用兩劑不同的疫苗

加拿大已經有6個省宣布第一劑疫苗停止注射阿斯利康疫苗,但由於很多人已經注射了一劑阿斯利康疫苗,加拿大首席衛生官表示,這些人第二劑疫苗可能會注射不同種類的疫苗。(Alessandra Tarantino/加通社)

截至週四(5月13日),加拿大已經至少有6個省宣布第一劑疫苗停止注射阿斯利康疫苗,加拿大首席衛生官表示,相信加拿大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允許混用兩劑不同製藥商生產的COVID-19疫苗。

加拿大首席衛生官譚詠詩週三晚接受CTV節目採訪時被問及,第一劑疫苗已經注射阿斯利康疫苗的加拿大人在夏天是否可以注射另一種疫苗。她說:「這是有可能的,將非常有幫助,因為考慮到有疫苗供應的情況下,這樣可以使後續劑量更易於管理和預測。」

英國研究的初步結果表明,接受一劑輝瑞疫苗和一劑阿斯利康疫苗是安全的,但可能導致更頻繁的輕度副作用。

這個初步結果發表在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的研究信中,該研究對800名注射輝瑞和阿斯利康疫苗的人進行觀察,並與兩劑都注射同一種疫苗的人群作比較,發現打兩種疫苗的人群副作用的反應更為頻繁,包括發燒和疲勞等症狀。

全美餐飲業招工難 老闆怪失業金

示意圖,圖為加州Another Broken Egg Cafe餐館。(李梅/大紀元)

隨著全美越來越多的州開始放寬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相關的限制,大大小小的餐廳正在努力解決一個普遍的難題:招聘員工。

近日,來自紐約、加州、華盛頓和芝加哥的餐廳業主與店經理們紛紛告訴英文《大紀元時報》記者,在限制室內人流量規定等一連串的挑戰中,招聘員工已經成為一場噩夢。他們說,在疫情期間,聯邦發放的失業補助金更促使人們選擇留在家裡,而不是去工作。

目前,很多餐廳開始進入一個漫長、艱難和代價高昂的恢復盈利過程。過去一年中,全美各地的防疫封鎖禁令已使超過11萬家餐廳停業,其中一些是永久性停業。

當佛羅里達州一家麥當勞需要靠著支付50美元鼓勵人們前來面試時;當其它大型連鎖餐廳,例如需要至少5,000名新員工的塔可鐘(Taco Bell)要在停車場舉辦招聘活動時,招聘的困難程度變得尤為嚴峻。

來自柏林的福克斯(Mark Fox)在紐約擁有四家餐館,如今生意剛出現好轉,但由於招不到員工,減緩了這一勢頭。他認為,招聘困難背後最大的因素是失業補助金,聯邦已將失業補助金的發放時限再次延長到9月初。他強調,雖然在疫情初期這類補助是有必要的,但持續了太長時間。「這對人們重返工作崗位是沒有好處的,由此也讓我們陷入勞動力短缺的危機中。」

福克斯雖支持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做法,但他認為城市的封鎖限制令是武斷的,沒有證據可循。「很多人因此失去了他們的生意、失去了他們的生計和夢想,實話說,我認為這是一個美國的悲劇。」

香港市民從美返港坐七天檢疫監

民主黨袁海文昨日召開記者會,批評政府「疫苗氣泡」執行混亂,質疑政府欠抗疫邏輯,要求「疫苗氣泡」設立追溯期。(宋碧龍/大紀元)

香港政府公布「疫苗氣泡」細節後,已接種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苖人士的抵港檢疫期自12日起可獲放寬。有已接種符合政府要求疫苗的市民於5月初從美國回港後,多次向政府詢問是否合乎「疫苗氣泡」的資格,但一直不獲確認,直至檢疫第11日後才獲食衛局告知「要委屈你坐多7日」。該市民現時被逼隔離21天,而非疫苗氣泡下的14天,變相等於白坐疫監。

香港民主黨醫療政策副發言人、深水埗區議員袁海文昨日召開記者會,批評政府「疫苗氣泡」執行混亂,質疑政府欠抗疫邏輯,要求「疫苗氣泡」設立追溯期,將適用範圍由5月12日抵港的人士,擴闊至5月12日仍在檢疫中的人士。

「疫苗氣泡」下,已接種疫苖人士的抵港檢疫期自12日起可獲放寬。其中美國屬高風險地區,原本要在指定酒店檢疫21天,改為14天指定酒店檢疫及7天自行監察,並在第16及19天強制檢測。

另外,香港衛生署昨日證實,再多兩宗接種疫苗後的死亡個案。一名44歲的菲傭於5月9日中午在雇主西貢住所暈倒,送往將軍澳醫院急症室後不治離世。死者於離世前18日(4月12日)曾接種首劑復必泰疫苗,當局指其逗留在接種中心觀察期間沒有不適記錄,是本港首宗菲傭打針後死亡的個案。經初步解剖顯示死因為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破裂。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國際特赦:Shein潛在IPO將損害倫敦證交所名聲
歐盟高層對新任領導人名單達成一致
擔心美國制裁 中國銀行暫停與俄羅斯實體合作
國際刑事法院對俄前防長和總參謀長發逮捕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