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士紀念日必看的五部本世紀戰爭影片

人氣 1687

【大紀元2021年05月30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Dustin Bass撰文/原泉編譯)美國內戰時期聯邦軍著名將領威廉‧特庫塞‧謝爾曼(William Tecumseh Sherman)將軍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戰爭即是地獄。」的確,他在內戰期間把地獄帶到了喬治亞州(命令聯邦軍縱火燒毀整個亞特蘭大市)。也許記住「戰爭即是地獄」的最好方法之一是通過電影。

世界各地的電影工作者為紀念過去的戰爭,貢獻了美麗而悲傷的作品。人們總是希望,那些創作此類電影的人不是為了美化戰爭,而是為了紀念那些為國效力的將士,並促進反戰的理念。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在執導《血戰鋼鋸嶺》後表示,每一部戰爭電影都是反戰影片,內容本身應該足以阻止任何人想從戰爭中享受樂趣。

以下影片涵蓋上個世紀的五場戰爭或衝突,但電影是在本世紀拍攝的。

《他們已不再變老》——攝於2018 年(一戰)

《他們已不再變老》(They Shall Not Grow Old)是新西蘭電影製片人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 )執導的戰爭題材紀錄片,該片展示了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士兵的生活。這是為紀念一戰停戰100周年的大項目,具有非凡的重要性。當人們觀看這部紀錄片時,其調快的幀率保證播放的流暢,圖像具有超現實的質量。傑克遜的製作團隊通過放慢影片的速度來調整這種幀率的差異,以符合現代的觀看體驗。他的團隊還為圖像添加了顏色,以及聲音和音樂。放慢電影鏡頭、上色、配樂和重現聲音的工作以前也做過,但從未以這種規模和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做過。

錄音師採集炮彈爆炸、步槍射擊、坦克等聲音為畫面重新配音,讓觀眾身臨其境地體驗「一戰」戰場。最重要的是,傑克遜加入了曾經參加一戰的老兵的採訪錄音。影片開始的方式與戰爭本身基本相同,士兵們在充滿希望的焦慮中投身於戰爭——希望戰爭能很快結束,像拿破崙時代的人所經歷的那樣,但又知道這是一場戰爭,因而感到焦慮不安。

傑克遜讓觀眾誤以為士兵日常輕鬆生活將貫穿整部電影。然而,電影慢慢地進入了現實中可怕的部分。這讓人心碎,特別是知道,隨著下一代的崛起,世界將再次經受這種動盪。

《狂怒》——攝於2014(二戰)

二戰電影將觀眾置於前線、指揮所、戰艦和飛機上。《狂怒》(Fury)做了件非常罕見的事,它將觀眾置於坦克內。

坦克裝甲師總是在遠處呈現出來,在電影中,最接近坦克的場景是軍官爬出炮塔,指揮作戰,或者敵方士兵試圖逃離已經變成燃燒地獄的坦克,或者坦克駛過一個被摧毀的城鎮。坦克部隊的裝甲兵變成無名氏,幾乎沒有面孔。這部電影讓人身臨其境,你在任何其它二戰電影中都無法體驗到,僅僅因為它的場景。

布拉德‧皮特(Brad Pitt)、希亞‧拉博夫(Shia LaBeouf)、邁克爾‧佩納(Michael Peña)、喬‧博恩瑟(Jon Bernthal)和羅根‧勒曼(Logan Lerman)在一個可移動的小金屬房裡,建立了一個兄弟家庭,他們互相辱罵,盡他們所能保護彼此,體現了戰爭時期由於極度近距離接觸所產生的壓力。最近還有一些二戰電影獲得影評人好評(不是說拍得不好),但沒有一部像《狂怒》。

《鍋蓋頭》─攝於2005(海灣戰爭)

《鍋蓋頭》(Jarhead)改編自安東尼·斯沃福德(Anthony Swofford)所著《鍋蓋頭:海灣戰爭回憶錄》,講述了一名海軍陸戰隊員從新兵到新兵訓練營再到海灣戰爭的歷程。這是對海軍陸戰隊營房生活的一個未經審查的真實寫照,不是一部展現戰鬥場面的戰爭片,而是關於軍營的日常生活。

傑克‧吉倫哈爾(Jake Gyllenhaal)作為主角,表演出色;傑米‧福克斯(Jamie Foxx )、彼得‧薩斯加德(Peter Sarsgaard)的表演同樣讓人難忘。影片中有些場景很吸引人,這只是導演山姆‧門德斯(Sam Mendes)電影的特色,不是那些過於生動的畫面,而是那些微妙的令人不安的瞬間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電影的結尾,在穿越城鎮的巴士上,門德斯導演了戰爭片歷史上最有力的時刻之一。嚴酷地著提醒人們,無論在何種衝突中,士兵們在返回家園時應該如何被對待。決定戰爭的不是士兵,士兵只是盡其所能地進行戰鬥。

《孤獨的倖存者》——攝於2013 (阿富汗戰爭)

《孤獨的倖存者》(Lone Survivor)已成為阿富汗戰爭題材的權威電影。該片根據馬庫斯‧盧特雷爾(Marcus Luttrell)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海豹突擊隊的四名成員潛入阿富汗,為刺殺塔利班領導人艾哈邁德‧沙赫(Ahmad Shah)而進行的命運多舛的任務。刺殺變成了一場在阿富汗崎嶇地形上的生存之戰,除了馬克‧沃爾伯格(Mark Wahlberg)扮演的盧特雷爾(Luttrell)之外,所有的海豹突擊隊成員都被殺害。

當盧特雷爾準備打卡時,就要準備觀看最激烈的槍擊和戰術動作了。寡不敵眾的海豹突擊隊成員們努力保護彼此並生存下來。這是一個用戰火磨鍊出兄弟情誼的故事,在各種艱險的情況下生存,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人性。

《危機13小時》——攝於2016年(班加西)

這部電影改編自米切爾‧朱可夫(Mitchell Zuckoff)的同名小說。雖然嚴格來說這不是一場戰爭,是一場美國士兵在美國領土上(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館)進行的戰鬥。當需要幫助的時候,觀眾被置於官僚主義的挫折之中。這部電影對「什麼是正確的決定」提出了質疑,而當時正確的決定是如此顯而易見。這事關保護無辜的生命,以及執行這樣一項艱難的任務所需的代價。

邁克爾‧貝執導了這部電影,他極力克制自己,不把它拍成一部愚蠢的特效電影。打鬥場面讓人難忘,約翰‧卡拉辛斯基(John Krasinski)的領銜表演也非常出色。

這部電影捕捉到了一個小範圍的瞬間,很容易被遺忘或記錯。《危機13小時》(13 Hours)在現實的絕望時刻證明了軍人的勇氣。

這遠不是一個最全的名單,也不是我的目的,還有許多本世紀拍攝的其它戰爭片更值得觀賞,如《1917》、《敦刻爾克》、《我們曾經是戰士》和《黑鷹墜落》。

原文5 War Films From This Century to Watch This Memorial Weekend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達斯汀‧巴斯(Dustin Bass )是《歷史之子》博客的聯合主持人,也是「透過思考」(Thinking It Through)YouTube頻道的創建者。他還是一位作家。

本文所表達的是作者的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責任編輯:高靜 #

相關新聞
網民製作《網癮戰爭》影片批諷審查制度
組圖:陣亡將士紀念日活動彰顯美國精神
2021陣亡將士紀念日 全美有哪些主要活動
美陣亡將士紀念日 週末票房料破1億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