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被下架後 又有三家中概股遭北京審查

人氣 4611

【大紀元2021年07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玉潔綜合報導)大陸網約車平台「滴滴出行」7月4日被當局下架app,7月5日中共官方再宣布審查「BOSS直聘」、「運滿滿」、「貨車幫」三家平台。這四家平台都剛剛於今年6月在美股上市。

中共網信辦的微信公眾號「網信中國」7月5日發公告稱,啟動對「BOSS直聘」、「運滿滿」、「貨車幫」三家平台的網絡安全審查,理由是「為防範國家數據安全風險」,審查期間這三家平台停止註冊新用戶。

「BOSS直聘」是大陸最大的線上招聘平台,今年6月11日在納斯達克交易所(NASDAQ)上市。

聽新聞: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平台)

運滿滿(江蘇滿運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和貨車幫(貴陽貨車幫科技有限公司)是大陸知名的貨運調度平台,2017年11月共同成立滿幫集團。滿幫集團在業界有「貨運版滴滴」之稱,剛於今年6月22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掛牌上市。

上述三家平台被宣布審查的前一天,「滴滴出行」app被下架。此前7月2日,滴滴出行被告知進行網絡安全審查,原因是「為防範國家數據安全風險」,審查期間停止新用戶註冊。

滴滴出行剛於6月30日在紐交所上市。北京當局宣布審查的當天,滴滴出行股價大跌,一度跌11%,公司預計該消息也將對其大陸市場的營收產生不利影響。

外界質疑:為何企業赴美上市後才宣布審查?

根據路透社報導,滴滴出行在赴美上市前,並不知道當局對其進行網絡安全審查,也不知道會被下架。

滴滴副總裁李敏7月4日說:「和眾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一樣,滴滴國內用戶和道路的數據都存放在國內服務器,絕無可能把數據交給美國。」

網絡評論人士張寧對自由亞洲電台分析表示,最近幾年美國的股市興旺發達,中國股市一直低迷,中國的新興產業湧向美國股市上市,主要還是想去圈錢,但是中國網信辦究竟為何等這些企業在美國上市後才出手?值得深思。

公開資料顯示,滴滴出行在美股的IPO籌集了大約44億美元,滿幫集團和BOSS直聘的IPO分別籌集17.7億美元和9.12億美元。

中共突襲審查 令海外投資者巨損

日本軟銀集團是滴滴出行和滿幫集團的第一大股東,持股均超過20%。7月5日,軟銀集團在日本股市一度大跌逾6%,是5月份公布財報以來的最大跌幅。

滴滴出行的第二大股東是其創始人程維,第三大股東是騰訊。騰訊同時也是「BOSS直聘」的第三大股東。7月5日,騰訊在港股的股價一度跌4%,創今年以來新低。

彭博社引述香港開源資本(Kaiyuan Capital)首席投資官布羅克·西爾弗斯(Brock Silvers)的分析表示,這對投資者非常不公平;北京一紙命令,就能讓科技巨頭上市瞬間喊停,甚至直接下架,投資的錢有去無回,若外國金主因此減少投資,對中國未來的科技網絡產業發展,也只是有害無益。

受到上述四家平台被查的影響,5日當天大陸科技股的港股股價普跌。盤中,騰訊、百度、嗶哩嗶哩一度跌逾4%,美團跌逾5%,快手跌逾6%,阿里巴巴和京東一度跌逾3%。

分析:中共愈發感到不安

英國《金融時報》7月4日引述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地緣科技主管魯曉萌(Xiaomeng Lu)的分析表示,「這(滴滴出行被審查下架)是另一個信號,表明北京當局至少不會讓科技公司的融資計劃妨礙當局對他們的監管。這些舉措也可以被視為北京當局對企業赴海外上市感到不安的一個跡象。」

今年6月,中共發布《數據安全法》,將於9月1日正式實施。屆時,中共將通過《數據安全法》、《網絡安全法》,以及正在立法進程中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全面管控數據信息。

當時《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中披露,中共政府已要求騰訊、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等大型科技公司,向政府開放社群平台、電子商務和其它業務中的用戶數據。

報導引述分析表示,中共政府這樣做的原因之一是,中共官方認為這些民營企業掌握的數據應該是「國家資產」,政府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利用和限制,中共政府擔心這些科技企業可能利用個人和企業數據形成另一個權力中心,威脅一黨專政的共產黨地位。

此前,中共曾於2020年11月叫停了馬雲旗下螞蟻集團在香港和上海的IPO計劃,並要求螞蟻集團變成由官方完全監管的金融控股公司,隨後重罰阿里巴巴182億人民幣,數次約談騰訊、美團等大陸科技巨頭。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滴滴赴美IPO 暗藏「國家隊」權鬥魅影
赴美IPO不到一週 滴滴出行遭當局網安審查
滴滴在美上市後即被中共審查 股價大跌
赴美IPO不到一週 滴滴App遭勒令下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