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元算高收入 會成共同富裕調節目標?

人氣 9785

【大紀元2021年09月01日訊】中共提出要通過三次分配對高收入人群進行「規範與調節」,但未給「高收入」定出標準。日前,中共官媒發文稱,年收入5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可以認定為高收入家庭。此說法引來網民質疑。

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社旗下的《中國經濟週刊》8月31日發表題為「共同富裕新路徑:多高收入會成為調節目標?」的報導稱,到底多少錢算高收入?2019年,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曾表示,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中等收入群體的標準是,以中國典型的三口之家的年收入在10萬元至50萬元之間。

報導指,「言外之意,年收入50萬元以上,可以認定為高收入家庭。」

報導也引述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所長楊宜勇的話指,高收入是相對的,一般說來超過當地平均收入3倍的人就算是高收入。

在微博上,「年收入50萬元以上就算高收入家庭」的説法引起網民的熱議和嘲諷。

「50萬算高收入?這真是要拿中產開刀啊!」

「搞來搞去還是對中產割韭菜。」

「現在官方版的高收入群體定了,一個三口之家年收入超過50萬,那麼就算是高收入群體了!那大部分人都不擔心自己被認定為高收入群體了!」

「按年收入50萬元以上的標準,中國有大半人口、約數億人都將成被調節的目標。」

此前,曾有網民指出,在大陸那些官僚資本家、地產集團、奸商集團,特大利益集團家族成員,以及很多隱藏在社會背後的幕後大佬,才是真正的富人,他們一天可能坐擁幾億到數十億的資本收入。

財經評論人士秦鵬日前曾表示,中共這波「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對特別富的人,幾百億上千億財產的這批人,他背後有一些龐大的政府勢力,以及太子黨權貴勢力,對他們來講中共不會下手特別狠。

8月1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提出了「三次分配」、「共同富裕」問題,此說法一出,立即受到廣泛關注,也引發大陸富人們的恐懼,「共同富裕」成為近期大陸輿論關注的熱詞。但如何實現「共同富裕」是難題。

鑒於中共打天下時用的是「打土豪分地」辦法,騙取農民支持,這是中共的拿手好戲。現在中共再提「共同富裕」,民間疑慮中共要再次「殺富濟黨」,儘管官方否認這點,但還是難以打消一些人的擔憂。

除了「高收入」這一概念,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還提及「過高收入」一詞,提出「合理調節過高收入」。截至目前,學界及官方尚未對「過高收入」標準有界定。

《中國經濟週刊》的報導稱,在經濟領域,一些相似的「過高收入」概念或可提供參考。例如招商銀行聯合貝恩公司發布的《202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淨值人群數量達262萬人;預計到2021年底,中國高淨值人群數量將接近300萬,而這部分人掌握的可投資資產總規模接近84萬億元人民幣。

而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1世貿港珠澳口岸城——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中國擁有10億美元的企業家達到1058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1000位已知10億美元企業家的國家。

報導還稱,在促進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對高收入調節的手段和措施備受關注。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稱,要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等。

人社部原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稱,調節高收入群體,首先就是稅收。「對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一定是應徵盡徵,要徵收到位;財產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應該進一步優化調整,不能只按固定的20%稅率徵收;還要適時開徵房地產稅、遺產稅、贈與稅等。」

關於房地產稅,目前已在上海、重慶等地進行試點,開徵只是時間問題。

關於遺產稅和贈與稅,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宋曉梧認為,目前中國具備了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的條件,建議「十四五」期間研究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這有利於提高全社會的消費水平。

責任編輯:方明#

相關新聞
【拍案驚奇】北京提「共同富裕」毛孫婿忙捐錢
專家:習近平猛喊共同富裕 如在富人頭上敲警鐘
高危職業 中共證監會三任主席被指下場可悲
消息:中共發動灰色地帶策略脅迫台日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