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酸療法DIY:有助強化自我保健

作者: 施銘

人氣 1029

編者按:酸性體質會影響細胞的新陳代謝,這些酸性廢物會堆積在血液、汗、肌肉及腰腎等處,是導致危及人體健康的萬病之源。面對許多疑難雜症,《排酸療法》這本書的作者施銘老師經常拿自己的身體做實驗,以檢證排酸療法的臨床成效。實證結果,「排酸療法」就好像是人體血管的清道夫,可將道路中阻礙的廢棄物質清除,確保暢通就能維持身體良好的循環,對於提升身體免疫及保養有極大的幫助。 

認識排酸療法簡單的自然療法改善病痛 

在這個科技發達的社會,不管是什麼人都離不開3C,如成天使用電腦滑鼠的上班族或年輕族群,甚至連銀髮族都人人離不開手機,雖然這些人沒有什麼勞動,但每天日復一日的重複動作,就容易造成肩頸的過度緊繃與痠痛。

還有某些工作族群,如教師每天上課寫黑板,一整天手舉高的時間比放下來還要多,或是花店工作者長期剪花修草,尤其到了旺季更是一刻不得閒。

近年來,一種稱為「肌肉骨骼傷害」的職業病,在我國勞工保險業給付中所占的比率越來越高。這種疾病是因為勞工長期執行重複性動作,因過度施力及工作姿勢不當,導致局部的慢性傷害。這些職業傷害對於廣大勞工跟勞保資源都有嚴重的影響,因為它們將會導致勞工無法勝任工作,造成個人的心理壓力及家庭經濟等問題。

我的排酸療法可有效改善骨骼肌肉痠痛問題,只要參考書中學習簡單步驟,調理一些因勞累工作所造成的日常肌肉痠痛,就可達到自行保健的效果,不需要因骨骼肌肉痠痛問題就跑醫院就診,這樣不但可以節省個人的時間,也可減低健保的社會支出成本。

回想四十多年前,資訊業不發達,我因為研究排酸需要了解人體的生理結構,但在那個年代,除非上醫學院,否則很難在教科書或出版社找到我所要的學習教材,所以經人介紹還遠赴美國奧勒岡州北加哥大學生理學系進修。

假如當年能像現今的科技資訊時代,隨時都可上網查閱,或上開放式的線上課程,或購買各種國內外專業翻譯書籍,就可以輕易學習到所需的知識,也無需像我當年為了解深入生理解剖學而如此大費周章遠渡海外學習。

所以我一直鼓勵大家學習這種調理法,最好是與家人一起學,這樣才可以互相調理保養全身。不僅可以保健自己的健康,更可以幫助他人。

話說一九八○年,我旅居巴拉圭的亞松森市約半年,在那裡看到許多女性因膝蓋問題而不良於行,其大部分問題都來自內分泌失調,因拉丁民族思想較開放,可以接受婦科侵入式調理,所以效果特別快速,這段期間,我大約調理了兩、三百位女性因坐骨神經或婦科引起的問題,累積了許多婦女骨盆腔調理的經驗。

最近看到二○一五年六月十八日的《蘋果日報》報導,三十多年前以一首〈如果〉走紅的五十七歲民歌手邰肇玫,去年發生陰道連續出血四個月的情況,剛開始她以為是更年期、女性荷爾蒙紊亂,不以為意,一直到流出巴掌大小的血塊時,才趕快就醫,後來確診罹患子宮內膜癌第二期。

此病好發於六十歲以上以及停經後十年內的女性,目前西醫的治療方式是以移除子宮為主,通常會一併移除雙側的輸卵管和卵巢(稱為雙側輸卵管及卵巢切除術),對於較為嚴重的個案,則會使用放射治療、化療和賀爾蒙療法。至於我這邊的個案,若是使用我研究多年的骨盆腔調理法來調理,可以改善經期不順、預防更年期的不適症狀、延遲更年期的到來、預防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甚至可以改善加齡臭(俗稱老人臭)的狀況。

經過中華五千年歷史,慢慢彙整出龐大的中醫系統,著重在調整體質治百病。而近代西醫發展快速,抗生素的發明對於傳染病、消炎、殺菌等急病治療更是第一把交椅,結合科技的檢查方式,使疾病的判斷更為精準。經過多年經驗的累積,東西方在醫學治療方面各有千秋,令人敬佩,不僅增加了人類的壽命,也使我們度過歷史上許多與疾病相關的重大事件。

但是,臺灣的部分中西醫師似乎不太能放寬胸懷,去接受或試著了解對方,或是另類療法在某些棘手疾病上的特殊突破醫術,就如我這些年來幫助許多跑遍中西醫、求診多年都無法痊癒的個案,我以排酸調理手法改善了困擾他們許久的問題,之後有些人因其他疾病再回醫院就診時,醫師都會驚訝地發現個案原本無法根治的疾病已大有改善。

但也許是觀念閉塞或工作忙碌的關係,他們幾乎都不會好奇詢問患者為何得以改善。真的,只要他們有興趣願多了解自己領域以外的技術,我一定願意公開分享,互相砌磋,達到「醫療無國界、醫術無界限」的理想境界。

今年四月份的《好健康》雜誌,有篇臺大鼻喉科主治醫生的專訪〈耳朵突然聽不見,怎麼了?〉提到「突發性耳聾」就是突發性的聽力損失,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單邊耳朵,其程度可分輕、中、重度的聽力損失,患者以中年人居多,臺灣一年約有四千到五千名的病患,患者最常主訴單側耳朵聽不到。

導致突發性耳聾的真正原因,醫學上未有定論,不過有可能的兩個病因是血管循環阻塞或病毒感染,因此在治療上的主要方式,都是併用類固醇藥物和血管循環改善劑。但是,使用類固醇藥物可能有其他併發症,也會影響體內的荷爾蒙系統。也有醫師會使用高壓氧治療突發性耳聾患者,但需自費,效果也沒有定論,並非主流療法。

在統計上,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完全恢復,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部分恢復,其餘三分之一的患者完全無法恢復。而根據我多年來調理過的數十個單側聽力受損或幾乎耳聾的案例,他們都求診過無數的中西醫或長期服藥仍不見改善。我的經驗判斷是,他們的單側身體肌肉累積過多的酸性廢物,導致神經、肌肉發炎,只要從腳到身體、肩膀、脖子、耳朵、頭部,將酸性廢物排除後,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得到改善。

我的排酸療法的理想,就是要消除人類對藥物的依賴,用簡單的自然療法來改善中西醫難以治癒的病痛。⊙

本文摘自:《排酸療法DIY:找回你的自癒力》,書泉出版社提供。

●拉筋調節自律神經、改善痠痛!2招動作隨時做
●一天20步就能瘦!日醫師這樣走路 告別肥胖痠痛
●肌力不足易胖老得快?4週減肥增肌、甩掉痠痛

責任編輯:曾臻◇

相關新聞
58招去痠痛:複印文件時 放鬆肩膀與背
超級滾筒運動放鬆筋膜 滾動健康痠痛滾開
中醫穴位按摩招式  緩解手部痠痛麻不適
上班族健康殺手 按摩改善痠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