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中驚現奇特天體 天文學家大惑不解

人氣 10514

【大紀元2022年11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達編譯報導)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神祕的中子星比以前設想的要輕得多,這打破了人們對恆星物理學以及恆星演化的理解。有趣的是,它可能主要由夸克組成。這一新發現可能會改寫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正如10月24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一篇新論文所詳述的,這顆中子星的半徑只有6.2英里,質量為太陽的77%。這就比之前研究過的任何中子星都要輕得多,一般中子星的質量(在相同半徑的前提下)是太陽質量的1.4倍。

因此,德國圖賓根大學(Eberhard Karls University of Tübingen)的天文學家團隊認為,這可能是一種全新的恆星。該團隊由維克多·多羅申科(Victor Doroshenko)領導。

「質量估計使其成為迄今所知最輕的中子星,並且可能是一個更奇特的天體,一個奇怪的恆星。」論文這樣寫道。

中子星是已知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體,通常是在超巨星變成超新星之後形成的。然後恆星的核心會內爆,將所有質量壓縮成一個極其緻密的物體。根據科學家的計算,一茶匙中子星的質量將達到2.2萬億磅。

這個新發現的天體打破了人們已知的定義和界限。

多羅申科及其團隊使用歐洲航天局蓋亞(Gaia)航天器獲得的數據發現,這顆恆星實際上比人們想像的要近得多,這使他們能夠重新計算這顆神祕星體的質量。

然而,據該團隊稱,由此產生的質量和半徑根本不符合目前對中子星的定義,因此,這可能是一顆「奇異的新星」。奇異星是一種假設的天體,被認為主要由「奇異夸克」組成。

天文學家還提出,奇異星體可能是快速射電爆(fast radio burst)的推手,這種爆發神秘而強大,迄今仍未得到解釋。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天體,很可能會改寫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多羅申科及其團隊在一份聲明中寫道:「這樣一顆輕型中子星,無論其內部成分如何,從天體物理學的角度來看都極其有趣。」◇#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沉睡海底80年 美二戰傳奇潛艇「哈德號」現蹤
裁員持續 微軟谷歌這次裁撤瞄準雲端部門
為保護青少年 紐約擬限制社交平台算法
科學家恢復了因遺傳缺陷而受損的腦細胞功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