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影響消費 中國白酒市場低迷

人氣 1708

【大紀元2022年02月13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李蓓綜合報導)在剛剛過去中國新年假期裡,通常熱銷的白酒卻銷售低迷,顯示中國疫情爆發和中共嚴格的清零政策,對經濟和民眾消費能力的直接影響。

用糧食釀的高度數白酒(常見的含酒精52%~54%),在中國人親朋好友聚會時不可或缺,被認為是中國新年期間民眾消費的主要指標之一。

疫情影響民眾節日消費

近日,包括搜狐財經、新浪財經和第一財經在內的多家中共財經媒體,經過對消費者終端的實地調查發現,中國白酒市場低迷。

2月10日,中國門戶網站搜狐發表文章稱,記者在中國新年假期後走訪多處白酒市場發現,今年中國新年期間白酒動銷與去年相比下滑幅度較大,最高跌幅高達四成。其中高端白酒銷售相對較好,而中低端的區域品牌白酒銷量下滑最嚴重。

據多家白酒經銷商給搜狐網的反饋,今年白酒市場旺季不旺,主要是因為疫情爆發。當局嚴格實行清零政策,不准許民眾回家團聚、過年,而且通常過年時的家庭、朋友聚會大大減少,使得白酒市場低迷。而且除了白酒動銷不佳,終端店鋪基本都在消化庫存,多數經銷商在過年前根本就沒再備貨。

受疫情影響最大、銷售量下滑最多的,是普通民眾節日期間消費最多的中低端白酒。中國酒業智庫專家劉立清表示,這顯示消費者購買力在降低。

直接受到疫情影響較多的,是次高端白酒。按照中國傳統,這類白酒一般是過年時年輕一代送給長輩的禮物,會在家族正式聚會上打開飲用。

今年因為疫情在全中國超過一半省市爆發,各地官員都如臨大敵,要求民眾就地過年,且要減少過年期間的拜年和聚會等傳統慶祝活動,使次高端白酒的消費大減。

而高端白酒,如原裝飛天茅台,在中國一瓶至少賣3000多元(472美元),這是中國6億人口每月收入的3倍(中共總理李克強給出的數字),基本都是用來給官員送禮或打通關係用的,這部分消費受到疫情影響比較小,只是在數量上和價格上均有下降。

一位白酒終端店鋪老闆高飛舉例說,如往年要贈送2000元左右的酒,今年可能就改為購買1000多元的;如往年要贈送一箱酒,今年可能就只送兩瓶了。

他說,「這就導致很多經銷商往年可以賣兩、三百萬,今年估計也就百十來萬吧。」銷售額下降約三分之二。

除了疫情,今年影響高端白酒銷售的,還有不斷爆雷的房地產行業。往年,這個行業都要在中國新年時送掉很多茅台酒給相關方,以圖搞好關係;但今年,有的地產商工資都發不出,當然也就沒錢買茅台送人了。

中國白酒業下降拐點來臨

與基於消費終端的媒體研報不同,2月11日,包括中信證券、開源證券、中信建投和東吳證券等多家券商,發佈中國新年白酒市場動銷調研稱,新年旺季白酒動銷整體表現符合預期、良性穩健。

這個觀點受到中國一位網絡大V董寶珍(網名「否極泰董寶珍」)的質疑。他認為,中國白酒業已進入大周期下降的拐點,券商們僅根據釀酒廠商的庫存數據看好白酒業,未免太早也太樂觀。

董寶珍被認證為通盛泰投資管理董事長、否極泰基金經理。他在微博上有60多萬粉絲。他認為,相比媒體觀察到終端市場動銷不足,這些機構的研究員並未深入終端調研,只是著重在管道庫存、回款等數據,從而看好白酒行情。

另外他說,雖去年全年白酒收入是正增長,四季度卻是負增長,這表明管道庫存已經填滿,全年的高增長只是酒廠過度提價催生的泡沫。

他表示,中國白酒業下降拐點已經來臨。由於中國整體經濟環境出現通脹和經濟減速,導致人們收入水準下降,消費能力降低。而消費能力下降,「歷來都是一輪白酒泡沫破裂的外部誘因」。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中國白酒產量已經連續5年下降。中國白酒產量在2016年達到高峰,年產量為1358萬千升,此後就開始連年大幅降低,到2021年,年產量只有716萬千升,幾乎下降到2016年峰值的一半(52.7%)。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大陸白酒牛欄山宣布漲價 多家酒廠相繼提價
A股三大股指集體收跌 白酒及軍工板塊領跌
【內幕】中共官場的茅台劫
大陸白酒新年銷售平淡 茅台銷量不如去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