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危機加劇 專家:如何站隊 北京進退不得

人氣 1303

【大紀元2022年0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駱亞採訪報導)烏克蘭危機升級考驗中、俄之間的新合作關係,專家分析稱,北京如同走鋼絲、小心衡量利害關係。

俄羅斯與烏克蘭和北約的衝突地區是中共「一帶一路」和商品貨物運輸途經之地。相當大的一部分中歐班列從俄羅斯經過白俄羅斯,再從波蘭進入歐洲腹地。

從2013年開始,中共的「一帶一路」項目瞄準東歐。烏克蘭作為東歐的一個大國,一直是北京重點投資和貿易的地方。2019年,中國首次超過俄羅斯、成為烏克蘭第一大貿易夥伴,2020年,中、烏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規劃,中國已經在烏克蘭投資了非常多的項目。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長蘇紫雲表示,如果北京這次對烏克蘭採取比較敵視的立場,或是支持俄國立場的話,那麼中共在烏克蘭甚至其它東中歐國家的「一帶一路」投資的效果勢必會進一步遞減。

因為這些國家已經發現,跟中方合作的計劃最終不一定總是能完成,而完成的計劃又總是會帶來一些問題。

支持俄 中共或在東歐陷入嚴重地緣政治矛盾

更嚴重的是,北京很可能在東歐的前蘇聯地區陷入非常嚴重的地緣戰略矛盾。

台灣國策研究院執行長、國立中山大學教授郭育仁表示,北京支持俄羅斯宣布的這兩個烏東共和國獨立的話,就等同不認同烏克蘭的主權與完整,那麼它首當其衝地就會遭到前蘇聯國家的外交抵制。

因為北京如果表態支持俄羅斯,東歐這些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都會擔心他們的國家主權跟領土的完整性日後遭到俄羅斯侵略。

「那會讓中國在過去幾十年跟東歐這些國家的交往努力,等於是完全付之一炬了。」郭育仁說。

烏克蘭危機升級 北京是進退不得左右為難

此外,以美國為主的西方民主國家開始聯合制裁俄羅斯,如果北京倒向俄羅斯,那中共也可能會連帶遭受二級制裁,其它西方國家可能聯合起來同時對中俄進行經濟制裁。

「這對習近平還有中國來講,完全是池魚之殃,所以他也不敢表態支持或不支持」,郭育仁補充說,「中國(中共)對於這次烏克蘭的危機,他是進退不得、左右為難。」

週一(2月21日)晚,在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上,當大多數外交官譴責俄羅斯升級與烏克蘭的緊張局勢時,中國(中共)特使似乎小心翼翼地避開了提及「俄羅斯」三字。

「各方必須保持克制,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加劇緊張局勢的行動。」中共駐聯合國大使張軍週一晚些時候在發出的一份六句話聲明中說,「烏克蘭目前的局勢是許多複雜因素的結果。」中方聲明避開點名俄羅斯。

北京的簡短講話與本月初中俄兩國首腦發表的長篇聯合聲明形成了鮮明對比。因COVID-19疫情,那是習近平和普京兩年來首次在北京會面。

習近平和普京在2月4日會晤後發表的中俄聯合聲明稱,雙方關係超越冷戰時期的軍事政治同盟關係模式,「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

值得注意的是,中、俄領導人會晤是在北京冬奧會開始前,而普京21日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分離主義共和國是在冬奧會結束之後。

中共寄望俄維持對烏軍事高壓 勿動武

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軍事專家李正修說:「中共應該會希望俄羅斯不要動武,就對烏克蘭維持軍事高壓的姿態就好,因為雙方對峙狀態可牽制美國歐盟的力量,(令其)無暇顧及亞太地區。」

他表示,目前無法得知北京是否曾私下與莫斯科有協商,但中共現在確實不願兩邊都得罪,所以中方代表在聯合國安理會的發言只是外交辭令,因為習近平知道自己無法影響普京及拜登。

他分析說,普京希望把烏克蘭納為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不讓基輔成為北約對抗莫斯科的最前線,以免俄羅斯直接面對北約的軍隊。再加上,普京依舊對蘇聯念念不忘,認為只要強勢,不想打仗的歐盟、美國都會選擇妥協,讓俄羅斯予取予求。

李正修表示,普京不急著跟烏克蘭開戰,只要先藉由掌控兩個分離主義地區,看看基輔及各國如何回應,然後再進行下一步行動。

「普京也必須思考如何結束這場戰爭,畢竟一個對俄羅斯懷有高度敵意的烏克蘭,就等於蘇聯時期的阿富汗,屆時恐怕會成為莫斯科的惡夢。」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分析:烏克蘭危機 俄羅斯或置中共於困境
分析:美歐對中俄聲明反應激烈 北京退縮
普京下令俄軍進入烏克蘭東部兩分離地區
李強訪澳 反共網紅與其同住一酒店 中使館緊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