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天下】中共遭美國警告 8000億能源大單怎麼辦?

人氣 2348

【大紀元2022年03月16日訊】目前,美國等西方制裁正在打擊俄羅斯經濟命脈,而中共還沒有出手相救,就已經遭到美國的多次警告,同時,隨著全球油氣價格的高企,美國正在考慮解除對委內瑞拉石油制裁的可能,那麼,中俄在冬奧會時簽署的8千億能源大單,會因此發生變數嗎?而中共,在能源安全上,除了中俄協議,其實還有一條陸地「輸血」線,那麼,在美國開啟的能源戰中,中共想用什麼樣的對策來應對呢?

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內容。

美國再度警告中共 助俄將要承擔後果

大家看到,美國、歐盟等針對俄羅斯的制裁,主要集中在能源和金融領域,能源領域是俄羅斯的經濟命脈,而金融,卻是俄羅斯的短板。

俄羅斯的能源不僅是對俄羅斯重要,對全球的供應鏈也至關重要。儘管俄羅斯的GDP只占到了全球GDP的不到2%,但是,俄羅斯卻供應了全球11%的石油和17%的天然氣。所以我們看到,各種制裁措施一出來,俄羅斯國內的金融系統很快就被打殘了,但是對俄羅斯能源領域的制裁,卻反映在了國際上,那就是各地的油價大漲,這一點,我們每個人應該都有所感受了。不僅如此,面對持續高企的油價,意大利的卡車司機們,已經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罷工躺平。

這次對俄羅斯的制裁,已經讓俄羅斯的經濟岌岌可危,而美國等西方國家,也在警惕著誰可能會給俄羅斯「輸血」,這個焦點落到了中共身上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此前,在冬奧會期間,中共已經表態過,中俄兩國「友誼無止境,合作無禁區」。

14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對美國媒體表示,現在白宮正在密切關注北京是否向俄羅斯提供經濟或是物資援助,以幫助俄羅斯逃避西方制裁。而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了,北京將要面臨嚴重的「後果」。沙利文說,不會允許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在這些經濟制裁中給俄羅斯提供生命線。

這之前,美國商務部長已經警告過中國企業,如果幫助俄羅斯逃避制裁,美國會讓那些中國企業關門。

中俄的8000億能源大單

而同時,我們也看到,14日的時候,俄羅斯財長西盧阿諾夫(Anton Siluanov)也向北京發出了求助信號,希望北京能夠幫助俄羅斯抵禦西方對其經濟造成的打擊。西盧阿諾夫說,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夥伴關係,仍然可以允許中俄兩國維持現有的合作,不僅僅是保持,甚至還可以增加,尤其在西方市場關閉的環境之下。

一邊是美國的連番警告,一邊是莫斯科的緊迫求助,北京會怎麼做呢?大家知道,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的北京冬奧會期間,普京已經和習近平在2月4日簽署了多個關於原油、天然氣的購銷協議。根據披露出的消息,其中兩個石油和天然氣的大單,合計有8,000億人民幣。

那麼,這個協議會不會要涼了呢?

在評估這個可能性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中共在能源方面有多麼依賴俄羅斯。

中共一直把能源稱為社會的「血液」,還不僅僅是工業的「血脈」。我們之前也提到過,中國在能源方面的對外依存度非常高。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數據,在2020年,中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度高達73.5%,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是42%。

俄羅斯這個能源大國,恰恰是給中共輸送「血液」的重要合作夥伴。目前,俄羅斯是中國第一大能源進口來源國、第一大電力進口來源國、第二大原油進口來源國和第二大煤炭進口來源國。去年,2021年時,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能源產品,就大幅上升了47.4%,超過3,300多億元人民幣,占到了當年中國自俄羅斯進口總值的65.3%。

中俄是鄰國,有這樣的貿易額也無可厚非,但是善於算計的中共,以前在採購俄羅斯能源的時候,也都是選好了「趁火打劫」的時機,因為每一次大型合作都是在俄羅斯出現危機的時候。

例如,2008年金融危機,俄國經濟遭重創,中共藉機和俄羅斯簽下了一個為期20年,年供應原油1,500萬噸的原油管道貿易合同,而中國給出的好處是,向俄羅斯提供250億美元的貸款。2014年,在俄國占領克里米亞的事件發生後,西方制裁俄羅斯,俄國經濟再次遭重挫,中共又藉機和俄羅斯簽了一個30年的供氣協議,據俄方透露,合同金額達到4,000億美元。

到了今年的2月4日,中俄又簽署了最新的8,000億大單的多個原油、天然氣購銷協議。以石油為例,根據俄羅斯石油公司官網在2月4日發布的消息,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 Oil)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簽署了一分向中國供應1億噸石油的協定,協定期限10年。這相當於中國每年原油進口量的2%。

有意思的是,習近平和普京在2月4日簽的協議,已經明確了結算貨幣不是美元,更不是人民幣和盧布,而是歐元。為什麼是歐元呢?如果只是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使用人民幣結算就好了。中共的算盤打得很精明,就是北京當局既想和俄羅斯做生意,也不想得罪歐洲,所以用歐元作為結算貨幣,明擺著是在向歐洲示好,也不忘拉攏歐盟。

拜登政府擬放鬆委內瑞拉制裁

那麼,在美國的一再警告下,中共還要不要買俄羅斯的油氣呢?

大家看到,3月7日,《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俄烏戰爭讓全球油價暴漲,美國拜登政府,正尋求放鬆對委內瑞拉的石油制裁以抑制油價上漲。

根據2017年的數據,委內瑞拉是全球探明石油儲量最高的國家,高於沙特、伊朗、加拿大等,委內瑞拉曾是美國的重要原油供應國。現在,委內瑞拉則是俄羅斯在南美最重要的盟友。

從2017年起,美國加大了對委內瑞拉的經濟制裁,並從2019年,對該國的石油行業實施制裁。2020年的時候,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etroleos de Venezuela SA)的日產量大約是30萬桶。不過,委內瑞拉石油行業協會估計,他們的石油日產量可以在8個月內達到120萬桶。

這就是美國的戰略了,美國知道短期能源價格肯定漲,但是,如果給委內瑞拉鬆綁,對全球石油的供應是很大的一個補充。

並且,美國不僅接觸了委內瑞拉,還接觸了伊朗。不過,最近的情況來看,伊朗只是美國戰略中的一個後備選項,如果委內瑞拉談妥了,伊朗也就不用談了。

那麼,這和中俄協議有關係嗎?有。如果美國放鬆了對委內瑞拉的石油制裁,今年下半年石油價格真的回落了,那中俄的原油交易,8,000億的這個大單出現變數的可能性會很大。更重要的是,就算中俄想繼續生意,在美國等西方社會的這種前所未有的制裁力度之下,也會讓中共望而生畏,所以,中共勢必會尋求更多出路。

中共能源戰略和緬甸的能源

面對這樣的局面,中共會作出怎樣的對策呢?

記得5日時,中共總理李克強剛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說,中國今年的能源原材料供應仍然偏緊。不過僅僅在3天之後,中共新華社提到,人大會議決定,這一次的中共政府工作報告,準備修改92處。聽說,要修改的原因,是5日的報告沒有考慮俄烏戰爭的影響。雖然還沒有看到最後的版本,但隨著全球開啟了能源爭奪戰,想必中共不會不把俄烏戰爭對能源的影響列入考慮。

其實,很多人應該觀察到現在市場的氣氛,隨著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制裁不斷升級,美國多個部門已經向中共發出警告,不排除美國下一步會對中共動手,想必中共也感覺到了這種危險的臨近。中國是「富煤、貧油、少氣」的化石能源結構,所以,近一兩年中共也在不停的喊,能源和糧食的飯碗都要端在自己的手上。

在近日中共央視的一個財經節目中,中共工程院院士、國家能源諮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杜祥琬,就講出了中共在能源方面的完整的能源策略和布局。杜祥琬主要提到了煤,核電和風能等。思路是,依靠中國自有的化石資源和發展新能源,來減少對外部的依賴度。

在他看來,中國的能源現狀存在一個不可能的三角,即要安全可靠,又要經濟可行,還要綠色低碳。而且改變這個三角,至少要十幾年,幾十年的時間。

雖然中共自己心裡清楚,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擺脫對外部原油和天然氣的依賴,但是從中共的戰略思路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共一直在有所盤算和行動。

在能源的運輸方面,中國有接近4/5的從中東進口的原油要途經馬六甲海峽。如果美國封鎖了該海域,相當於卡斷了這條能源「血管」。那麼中共就只能依賴陸地運輸。俄羅斯是中共陸地上的一條「輸血線」。不過,除了這一條,中共還有另一條後路,那就是緬甸。

緬甸,是全球第十大天然氣儲藏國,已探明的原油儲量估計能有1.39億桶。

大家記得,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最後一次出國已經是兩年前了,也就是2020年1月,他就是去了緬甸。當時外界有猜測,或許習近平突然訪問緬甸,所商討的事情中,就包括如何在中國與伊朗和緬甸之間,打造安全的輸油線路。在確保中共能源安全的同時,也是為中美可能的脫鉤做準備。

早在2009年6月,中共就和緬甸,簽署了一個期限30年的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協議,2013年,這條管道開始輸氣。

石油方面,中緬原油管道於2015年1月「試投產」後,直到2017年才開始輸油。根據中石油的信息,到2019年6月底,中緬原油管道累計輸送原油1,930多萬噸。其輸送能力尚未達到設計的每年可提供2,200萬噸原油的水平。相信,在目前的局勢下,中共也一定會更加重視中緬的這條陸地「輸血線」。

可以看到,美國對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制裁,已經衝擊到了中共,而且,美國的戰略也已經開始奏效,而與此同時,在美中概股幾天前也剛剛迎來了又一波打擊,中港股市也都出現集體下跌,下一步,隨著對俄羅斯金融的制裁,會不會也會嚴重衝擊到中共的金融呢?

目前的這場俄烏戰爭,已經導致了俄羅斯的潰敗,而且,作為隊友的中共,一招走不好,很可能也會迎來一場意想不到的加速潰敗。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李沺欣
顧問:李庭千
編輯:蔚然、宇文銘
剪輯:曲歌
監製:文靜
訂閱財商天下:http://bit.ly/3hvUfr7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財商天下】亂世黃金 分析:人民幣避險是笑話
【財商天下】制裁不斷加碼 中共救不了俄羅斯
【財商天下】倫鎳逼空大戰 誰是操控黑手?
【財商天下】中國股債市齊跌 外資信心瓦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